用低度白酒怎么做黃酒,怎么樣用白酒制造黃酒

1,怎么樣用白酒制造黃酒

料酒和黃酒一樣的,只是料酒各地區(qū)分不一樣。料酒包含:白酒(做菜時只能放少量,多了酒味很重,影響菜的質量),啤酒(啤酒鴨等),紅酒。黃酒在做菜時用的最多,所以習慣稱為料酒。
焦糖色+香精+水+白酒=假黃酒,因為黃酒和白酒的制作工藝完全不不同。
白酒變黃酒肯定是實現(xiàn)不了的,因為兩種酒的原料不同,沒必要一定得把白酒處理掉,白酒留著不會壞掉,燒菜的時候可以代替黃酒
那是不可能的。不過可以頂替黃酒用下,比如魚肉碼味加點白酒一樣

怎么樣用白酒制造黃酒

2,制作料酒中沒有黃酒該用什么酒代替

在制作料酒時,發(fā)現(xiàn)沒有黃酒了,可以用低度白酒代替,白酒具有去腥除異味的功能,它可以代替黃酒來制作,但是由于現(xiàn)在酒駕查的比較厲害,一定要注意不能多放,而且一定要用低度白酒,不然酒味過濃也不好,會影響食材本來的味道
做料酒的時候,如果沒有黃酒,可以用米酒來代替
沒有黃酒情況下,可以用啤酒,白酒,葡萄酒來代替
料酒與黃酒的最大區(qū)別為,黃酒是一種飲料酒,而料酒是在黃酒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品種,它是用30%~50%的黃酒做原料,另外再加入一些香料和調味料做成的。與黃酒相比,炒菜時放料酒不僅味道好,而且價格還比較便宜。料酒只有在做菜的時候才可以用。

制作料酒中沒有黃酒該用什么酒代替

3,怎么樣制作黃酒

黃酒營養(yǎng)豐富,是理想的低度飲料酒和烹調菜肴的好佐料。 1、鮮紅薯50公斤,花椒、茴香籽各50克,神曲和小麥曲5公斤,水瓶1個,長搟杖一根,做豆腐用的口袋1條。 2、將紅薯洗凈煮熟,涼后倒入瓶內,用搟杖搗爛或用手揉爛成泥狀。先把花椒、茴香籽對水22.5公斤于鍋內,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熬半小時。然后將曲壓碎,同冷卻后的花椒、茴香籽水一起倒入瓶內,并搟杖攪拌成稀粥狀,蓋上塑料布,瓶口封嚴,置于25℃左右的暖屋里或爐旁,每隔1—2天攪動一次。黃酒漿內有氣泡不斷溢出,當氣泡消失再經反復攪拌,則有清澈的酒汁浮在酒漿上,同時產生濃厚的黃酒味。發(fā)酵好的酒漿,應立即搬進冷室或室外使其驟然冷卻(溫度0℃—5℃)。 3、把發(fā)酵后的黃酒漿放入口袋內,架在盆上,擠壓去渣,然后澄清酒汁,裝入壇或罐內密封。采用此法,每50公斤紅薯可制黃酒35公斤。酒渣可做豬飼料。(
沒有酒曲是做不成功的,我過年做了很多,你來我家我請你吃個夠,還給你帶些回家。

怎么樣制作黃酒

4,黃酒是如何釀造的

選好米,選好水糯米浸泡后蒸熟熟米飯加上水和酒曲,落罐發(fā)肖發(fā)肖結束后壓出酒液并過濾用老壇泥封罐
黃酒是我國特有的傳統(tǒng)飲料酒,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低度酒,因酒色澤黃亮而得名,屬于低度的發(fā)酵原酒。黃酒是用糯米、大米或黍米為主要原料,通過酒藥、麥曲的糖化發(fā)酵,最后經壓榨制成。根據釀造選用的主要原料曲藥和釀造的方法不同,黃酒大致可分為紹興酒、紅曲黃酒、黍米黃酒、吉林清酒等四種類型。黃酒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份。除可飲用外,在烹飪方面可作調味料,有去腥提味的效果。在醫(yī)藥方面,中藥常以黃酒配制藥酒或作藥物炮制用。唐朝大詩人李白作詩贊美黃酒曰“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每次都用糯米4 ~6 天。先將糯米放入大水缸中浸透,淘凈,然后撈起濾干,倒入 大飯甑里蒸熟成飯。復將飯甑移到大陶缽上,淋半桶清涼水,促飯降溫,然后將甑中之飯盛入酒缸,俟溫度降至20 度左右時,則均勻地拌入酒餅(一種發(fā)酵的酵母,系用米糠、中藥細辛等制成),旋即反復攪拌,接著把飯扒平, 從飯的中央挖一小井,蓋好缸蓋,移放到放有稻草的竹簍里,,以利于保溫發(fā)酵。夏天氣溫高,24小時后,啟開缸 蓋,小井中即涌出香氣四溢的酒液,謂之酒娘。繼用杓子翻動酒娘糟,再蓋上缸蓋,但不宜蓋得過緊,須留一氣孔 出氣,否則酒易變酸。4 ~5 天后,注入醴泉水約300 斤,浸泡酒娘槽;又4 ~5 天后,把酒糟倒入酒簍里,壓榨 出酒液來。然后,把酒液裝入酒壇,密封壇口,送入溫室用蒸汽局沸。這便是當時市肆中出售的黃酒了

5,家庭如何自制黃酒

酒可以飲用,也可作料酒。家庭自制方法簡便易行。自制的黃酒雖然不能與名牌酒媲美,卻也芳香可口,別具風昧,而且成本低廉。 自制黃酒的原料配方是 米(江米、大米均可)10公斤,水9.3公斤,培養(yǎng)曲(酒廠或腐乳廠有售)1公斤,酒藥(副食店有售)0.28公斤。 制作方法: ①泡米。選擇較好的江米或大米,經過淘洗;用普通涼水浸泡8—10小時,瀝干后備用。②蒸飯。將瀝干的米上鍋蒸至九成熟離火。要求米飯蒸到外硬內軟,無夾心,疏松不糊,熟透均勻 熟后不要馬上掀鍋蓋,在鍋內把飯放至快涼時再出鍋;出鍋后將假打散;再攤盤晾至28℃以下人缸。③前期發(fā)酵。把準備好的水、培養(yǎng)曲和酒藥倒人缸內與蒸好的米飯攪拌均勻,蓋好蓋,夏季置干室溫下,冬天放在暖氣上或火爐前,經3天左右,米飯變軟變甜,用筷子攪動,即可見到有酒滲出。此時缸里的溫度達到23℃左右,即可停止前期發(fā)酵。④壓榨。將經過前期發(fā)酵的物料裝入一干凈的布袋中,上面壓上木板、重物,榨出酒液。⑤煎酒(加熱殺菌)。把壓榨出的酒液放人鍋內蒸(各種蒸鍋均可),當鍋內溫度升到85度 ,即停止加熱。6.過濾。用豆包布做成一個布袋,把蒸過的酒液倒入袋中過濾,將濾液收存起來。7.封存。把濾液裝進一個干凈的壇子里,用于凈的牛皮紙把壇口包好,再用稻草或稻殼與上和成稀泥把壇口封嚴,然后把壇子放到適宜的地方,兩個多月后即可開壇飲用。
黃酒制作 1.糯米若干,浸泡5小時. 2.把水濾去,把浸泡后的糯米倒入飯甑. 3.把飯甑蓋好,放到大鑊中,大鑊底部放水. 4.鑊底生火,蒸上2~3個小時,直致米變成軟熟的飯粒. 5.把蒸好的飯粒扒松,倒進非常干凈的大水缸. 6.水缸內加入少量的干凈水. 7.加入適量酒餅[發(fā)酵劑,可買到],不同酒藥可釀出不同的酒.有的甜,有的濃.甜酒酒藥少,濃酒酒藥多. 8.把酒缸蓋好,冬天等6-8天,夏天等3-4天,香淳的米酒就出來了. 9.這時的酒是生的,要加熱.有些則把酒糟用漏斗狀的竹編濾器濾出酒,再把酒放到密封的壇子,把壇子放到悶燒的谷糠里加熱. 10.有的人把釀好的酒又加到下次釀酒的飯粒上重釀.....最多的我聽過是九重酒. 11.米酒也可以浸泡些熟地,黨參,當歸......等中藥,成了藥酒. 釀酒過程關鍵是 干凈.殺菌消毒重要,不然可能成醋也.

6,用酒曲制作黃酒怎么做

酒曲制作黃酒流程:1.糯米若干,浸泡5小時. 2.把水濾去,把浸泡后的糯米倒入飯2113甑. 3.把飯甑蓋好,放到大鑊中,大鑊底部放水. 4.鑊底生火,蒸上2~3個小時,直致米變成軟熟的飯粒. 5.把蒸好的5261飯粒扒松,倒進非常干凈的大水缸. 6.水缸內加入少量的干凈水. 7.加入適量酒餅[發(fā)酵劑,可買到],不同酒藥可釀出不同的酒.有的甜,有的濃.甜酒酒4102藥少,濃酒酒藥多. 8.把酒1653缸蓋好,冬天等6-8天,夏天等3-4天,香淳的米酒就出來了. 9.這時的酒是生的,要加熱內.有些則把酒糟用漏斗狀的竹編濾器濾出酒,再把酒放到密封的壇子,把壇子放到悶燒的谷糠里加熱. 10.有的人把釀好的酒又加到下次釀酒的飯粒上重釀.....最多的我聽過是九容重酒. 11.米酒也可以浸泡些熟地,黨參,當歸......等中藥,成了藥酒. 釀酒過程關鍵是 干凈.殺菌消毒重要,不然可能成醋也.
非工業(yè)大生產,自己家庭式的只能做出酒釀來。。至少過濾就沒設備。自家要做黃酒是很難的。黃酒有一部煎酒的過程。。還有后熟的過程。建議想要黃酒的話,還是不要自己做的好。自己可以做點白米酒或者是甜酒釀。這些沒什么技術含量。
糯米500克,紅曲米50克,甜酒曲5克 現(xiàn)在正值冬季,是制作紅曲米酒的好季節(jié),因為夏天氣溫高,紅曲的發(fā)酵速度快、不易控制,一個不小心就會酸掉,弄不好就釀酒不成反倒成醋啦~~~ 紅曲米酒。糯米1斤洗干凈,挑去雜質,加清水浸泡24小時,就可以撈出來控水了,然后放到蒸鍋里蒸熟。 紅曲米用涼開水浸泡,蒸好的糯米要過一遍水,目的是讓它散開,易于和曲子拌和,有利于發(fā)酵。曲米的量就按一斤米50克紅曲米的比例放就可以啦!同時還要放5克的甜酒曲,量是參照做酒釀的比例放的,可以比那個比例少放點,但一定不要比它多放。一層糯米、一層甜酒曲的放,最后放曲米,拌勻。還有重點要提醒一下的就是溫度,一定要在米30—35度之間拌曲,過冷不易發(fā)酵,過熱曲菌會給燙死! 接下來就把拌好曲的米飯放到密封容器里,壓一壓米飯,讓它實一點,量不要多,占容器的三分之一就可以啦,然后象做甜酒那樣,在中間扒個眼兒。然后就把它放到溫暖的地兒(30—40度左右)發(fā)酵啦! 過一兩天后打開蓋子,當看到中間那個孔里有清亮的酒水淅出后就成功一半了。 當過上個月余后,瓶中的原料已融為一體,顏色已由清紅逐漸變成深紅…… 紅曲所固有的微生物將糯米的蛋白質為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yǎng)后,這酒就算是初步釀好,可以食用啦!之所以用初步釀好這個詞,是因為要想得到超級醇香的口味,那可得釀上它幾年了! 接下來就是用篩網過濾了,過濾后得到的紅曲酒就可以作料酒或直接飲用啦! 過濾出來的酒糟用食品處理機打成糊狀,就成為紅糟了。福州菜把這紅糟用到了極至,衍生出了“扛糟”、“爆糟”、“燴糟”、“炸糟”、“煎糟”、“醉糟”等十幾種作法…… 制成的菜肴營養(yǎng)非富,色澤艷麗,特別適合喜慶的氛圍~~~

7,如何自釀黃酒

1選料:黃酒選取糯米為原料,晚季稻更好,一定需要帶米皮的糙米;2浸泡:把糯米浸泡一天左右,夏天半天即可;3蒸米:入甑進鍋蒸,黃酒又稱蒸酒,蒸米環(huán)節(jié)很重要,先用大火加熱,沸后再用文火,將米蒸熟蒸透,而又不糊不焦;4冷卻:將蒸熟的米起鍋攤開晾涼;加入酒曲:在糯米內拌入酒曲;5發(fā)酵:將拌好酒曲的糯米放入陶器壇中發(fā)酵,大約24小時后,壇內溫度自然上升, 淀粉開始轉化為糖分,冬天則用棉被或者稻草包裹壇子保溫。自然發(fā)酵七日左右后轉入大缸中,封好口放置兩三個月。(其實發(fā)酵兩周左右就可以取酒,但為了讓糖份更好轉化為酒精,保存稍久酒質會更好。)6壓榨酒糟,分離汁和酒糟,把酒汁盛入壇中,用碗蓋住,再用另一個碗反扣,以防雜物落入。7封壇飲用:自然冷卻,放置一周后,淘汰沉淀物,封好酒壇放置,待隨時飲用。
一、原料選擇:可選擇自產或市銷的葡萄,以含糖、含酸量較多,香味濃、色澤美為宜。如山葡萄系列品種則更好。 二、汁液制備與調整:1、破碎與去梗:破碎前對原料進行分選,除去霉爛果粒,在破碎前或破碎后的同時除去果梗,葡萄粒破碎要徹底,但不傷及種子和果梗,破碎時凡與果汁接觸的部分,不能使用鐵、銅制品,以使用硬木質、純鋁及不銹鋼為宜。2、果汁糖分調整:破碎后的果漿每公斤1--2兩,可先將糖溶解在少量果漿中,然后再加入全部果漿中去。也可將果漿加熱至60℃(不能超過此溫度),以提高糖的溶解度。也可以采取分次加糖的方法。 三、發(fā)酵。將發(fā)酵容器洗凈并進行消毒,倒入已破碎的果漿,數量不超過發(fā)酵容器容積的4/5,然后就在室內任其自然發(fā)酵。發(fā)酵容器最好是可以密閉的,安裝發(fā)酵管,使容器內的二氧化碳可以散發(fā)出去而外面的雜菌及空氣不能進去。在發(fā)酵期中,每天定時觀察,發(fā)現(xiàn)溫度升高,有大量二氧化碳氣泡產生,皮渣上浮,形成酒帽,這時每天要攪拌一次,將酒帽壓下,以后,發(fā)酵逐漸減弱,發(fā)酵液溫度逐漸下降至室溫。二氧化碳氣泡減少接近平靜,酒帽下沉,汁液開始清晰。此期溫度高時間短,溫度低時間長。 四、壓榨取酒及后發(fā)酵:發(fā)酵完畢后,酒呈澄清狀態(tài),先行過濾,任酒自然流出。剩余的渣滓用壓榨法壓榨取酒,將自然流出的酒和壓榨取出的酒分別貯藏。將容器裝體積95%左右的酒液,室溫20℃左右,時間一個月,完成后發(fā)酵。 五、陳釀:將經過后發(fā)酵的酒,過濾后裝在能夠密封的容器中,應添滿。放在室溫℃--12℃的房間內,最后放在地下室或果窖中陳釀,時間最少半年,最好兩年以上。在陳釀期中應加強管理,主要有:1、添酒:發(fā)現(xiàn)容器中有空隙,必須及時用同批酒添滿。2、換桶或倒缸:取出澄清的酒,除去沉淀物,一般是第一個冬天,翌年春夏秋季各倒換一次似后,每年的10--12月份再倒換一次。 六、成品調制:在飲用時可根據個人習慣,添加適量的糖進行調制。
一般家里做個30斤的糯米酒就夠喝了,糯米先清洗干凈,浸泡一天,第二天撈起瀝干,蒸熟,攤涼至38度左右,就和備好的酒曲拌勻,放入發(fā)酵缸內,中間打個窩發(fā)酵,至第三天左右酒釀出來了,接著下紅曲、水繼續(xù)發(fā)酵
一般家里做個30斤的糯米酒就夠喝了,糯米先清洗干凈,浸泡一天,第二天撈起瀝干,蒸熟,攤涼至38度左右,就和備好的酒曲拌勻,放入發(fā)酵缸內,中間打個窩發(fā)酵,至第三天左右酒釀出來了,接著下紅曲、水繼續(xù)發(fā)酵。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