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酒年審自查報告中的出廠檢驗報告兩批次和全項檢驗報告是由廠家自己做
需要送檢的,一般在市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做樣。廠家自己做的檢驗報告只適合出廠參考標準用。全項檢驗報告,包括鉛、錳、氰化物這些。
2,94年開的小酒廠96年辦的白酒許可證和QS認證2000年停產再也沒檢過證
第一步,向技術服務機構咨詢相關事宜;第二步,按照QS要求,完成硬件改造,形成質量管理所需的一系列技術文件;第三步,向技術監(jiān)督局遞交申請材料;第四步,接受現(xiàn)場審核;第五步,產品抽樣檢驗;第六步,生產許可證發(fā)證。 申辦生產許可證的費用包括:審核費用最低2200元,每增加一個單元增加400元,該費用交技術監(jiān)督局。生產設備費用:企業(yè)自己確定。實驗室儀器費用:3000-15000元,不同產品類型價格不等。儀器檢定費用:500-2000,不同產品類型價格不等。產品抽樣檢驗費用:1000-2000元,不同產品類型價格不等,該費用交質檢機構。
3,誰有葡萄酒所有指標的檢驗方法
GB 15037-2006《葡萄酒》中規(guī)定葡萄酒檢驗是以組批,即同一生產期內所生產的、同一類別、同一品質、且經(jīng)包裝出廠的、規(guī)格相同的產品為同一批,抽樣后部分封存,其他進行感官、理化和衛(wèi)生等指標的檢驗。產品出廠前,應由生產廠的質量監(jiān)督檢驗部門按本標準規(guī)定逐批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并附上質量合格證明的,方可出廠。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可以放在包裝箱內,或放在獨立的包裝盒內,也可以在標簽上或在包裝箱外打印“合格”或“檢驗合格”字樣。出廠檢驗項目包括:感官要求、酒精度、總糖、干浸出物、揮發(fā)酸、二氧化碳、總二氧化硫、凈含量、微生物指標中的菌落總數(shù)。葡萄酒是葡萄榨汁發(fā)酵釀成的酒,酒度不底于8.5%(V/V)。紅葡萄的顏色來源是紅葡萄的果皮,即帶皮發(fā)酵后,再分離掉皮渣,得到紅葡萄的原酒。目前舉世公認的做紅葡萄酒的最好品種是赤霞珠、蛇龍珠、品麗珠,這三種葡萄統(tǒng)稱為“解百納”(Cabernet),這三種葡萄色澤穩(wěn)定,耐貯藏,越陳釀色香味越好,如經(jīng)過橡木桶數(shù)年陳釀,其口味會變得細膩、雅致而濃郁,目前國內享有盛名的為張裕牌“解百納”干紅,曾在國際上屢獲殊榮。白葡萄酒顧名思義,是以白葡萄為原料釀造而成,其最大特點是,必須在釀造前,先將葡萄皮和葡萄汁分開,葡萄皮廢棄不用,葡萄汁單獨進行發(fā)酵,其優(yōu)點是果香較濃,口味細膩,但缺點是將葡萄中的主要養(yǎng)分,尤其是對人體健康有很大作用的“單寧”和“多酚”等也喪失殆盡。酒的品評人們運用感覺器官(視、嗅、味、觸)來評定酒的質量,區(qū)分優(yōu)劣,劃分等級,判斷酒的風格特征,稱為品評,人們習慣地稱為評酒,又稱為品嘗、感官檢查、感觀嘗評等。對酒類品質優(yōu)、次、劣的確定,僅根據(jù)理化分析結果制定的指標是不夠的。因為至今為止,尚未出現(xiàn)能夠全面正確地判斷香味的儀器,理化檢驗還不能代替感觀嘗評。酒是一種味覺品,它們的色、香、味是否為人們所喜愛,或為某個國家、地區(qū)的人民、民族所喜愛,必須通過人們的感覺進行品評鑒定。品評是一門科學,也是古代留傳下來的傳統(tǒng)技藝。據(jù)《世說新語·術解》記載,“桓公(桓溫)有主簿善制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明代胡光岱在《酒史》中,已對“酒品”的“香、色、味”提供了較為系統(tǒng)的評酒術語。由此可見,對酒的芳香及其微妙的口味差別,從古到今,用感官鑒定法進行鑒別,仍具有其明顯的優(yōu)越性。任何理化鑒定是代替不了的。酒好、酒壞,“味”最重要。在評酒記分時,“味”一般占總分的50%。蘇東坡認為,評判酒的好壞,“以舌為權衡也?!贝_是行家至理。1、對酒品色澤的鑒定各種酒品都有一定的色澤標準要求:如白酒的色澤要求是無色,清亮透明,無沉淀;白蘭地的色澤要求是淺黃色至赤金黃色,澄清透明,晶亮,無懸浮物,無沉淀;黃酒的色澤要求是橙黃色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澤,允許有微量聚集物;葡萄酒的色澤要求是白葡萄酒應為淺黃微綠、淺黃、淡黃、禾桿黃色,紅葡萄酒就為紫紅、深紅、寶石紅、紅微帶棕色,桃紅葡萄酒應為桃紅、淡玫瑰紅、淺紅色,加香葡萄酒應為深紅、棕紅、淺黃、金黃色,澄清透明,不應有明顯的懸浮物(使用軟木塞密封的酒,允許有不時應有潔白泡沫;淡色啤酒的色澤要求是淡黃,清亮透明,沒有明顯的懸浮物,當注入潔凈的玻璃杯中時,應有泡沫升起,泡沫潔白細膩,持久掛杯。對這些色澤標準要求,必須利用肉眼來看酒的外觀、色澤、澄清度、異物等。對酒的觀看方法是:當酒注入杯中后,將杯舉起,白紙作底,對光觀看;也可將杯上口與眼眉平視,進入觀看;若是啤酒,首先觀泡沫和氣泡的上升情況。正常的酒品,應符合上述標準要求,反之,為不合格的酒品。2、對酒品香氣的鑒定人的嗅覺器官是鼻腔。嗅覺是有氣味物質的氣體分子或溶液,在口腔內受體溫熱蒸發(fā)后,隨著空氣進入鼻腔的嗅覺部位而產生的。鼻腔的嗅覺部位在鼻粘膜深處的最上部,稱為嗅膜,也叫嗅覺上皮,又因有黃色色素,也叫嗅斑,大小約為2.7~5平方厘米。嗅膜上的嗅細胞呈桿狀,一端在嗅膜表面,附有粘膜的分泌液;另一端為嗅球與神經(jīng)細胞相聯(lián)系。當有氣味的分子接觸到嗅膜后,被溶解于嗅腺分泌液中,借化學作用而刺激嗅細胞。嗅細胞因刺激而發(fā)生神經(jīng)興奮,通過傳導至大腦中樞,遂發(fā)生嗅覺。酒類含有芳香氣味成分,其氣味成分是釀造過程中由微生物發(fā)酵產生的代謝產物,如各種酶類等。酒進入口腔中時的氣味所揮發(fā)的分子進入鼻咽后,與呼出的氣體一起通過兩個鼻孔進入鼻腔,這時,呼氣也能感到酒的氣味。而且酒經(jīng)過咽喉時,下咽至食管后,便發(fā)生有力的呼氣動作,帶有酒氣味分子的空氣,便由鼻咽急速向鼻腔推進,此時,人對酒的氣味感覺會特別明顯。這是氣味與口味的復合作用。酒的氣味不但可以通過咽喉到鼻腔,而且咽下以后還會再返回來,一般稱為回味?;匚队虚L短,并可分辨出是否純凈(有無邪、雜氣味),有無刺激性。其酒的香氣與味道是密切相關的,人們對滋味的感覺,有相當部分要依賴于嗅覺。人的嗅覺是極容易疲勞的,對酒的氣味嗅的時間過長,就會遲鈍不靈,這叫“有時限的嗅覺缺損”。我國古人說,“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指的就是嗅覺易于遲鈍。所以人們嗅聞酒的香氣時,不易過長;要有間歇,籍以保持嗅覺的靈敏度。據(jù)說國外對威士忌酒的評級分類,完全靠鼻子聞香。在英國有一個專門用鼻子檢查威士忌的機構。他們共有六個人,對鑒嘗威士忌都有經(jīng)驗。其中有五人專門用鼻評麥芽威士忌,一個人專門評硬谷類威士忌。他們每天評威士忌樣品可以達到二百個。他們提出的意見,生產單位和勾兌單位都是作為第一手參考意見。3、對酒品滋味的鑒別人的味覺器官是口腔中的舌頭。舌頭之所以能產生各種味覺,是由于舌面上的粘膜分布著眾多不同形狀的味覺乳頭,由舌尖和舌緣的蕈狀乳頭、舌邊緣的葉狀乳頭、舌面后的輪狀乳頭所組成。在味覺乳頭的四周有味蕾,味蕾是味的感受器,也是在粘膜上皮層下的神經(jīng)組織。味蕾的外形很象一個小蒜頭,里面由味覺細胞和支持細胞組成。味覺細胞是與神經(jīng)纖維相聯(lián)的,味覺神經(jīng)纖維聯(lián)成小束,通入大腦味覺中樞。當有味的物質溶液由味孔進入味蕾,刺激味覺細胞使神經(jīng)興奮,傳到大腦,經(jīng)過味覺中樞的分析,各種味覺就產生了。由于舌頭上味覺乳頭的分布不同,味覺乳頭的形狀不同,各部位的感受性也就各不相同。在舌頭的中央和背面,沒有味覺乳頭,就不受有味物質的刺激,沒有辨別滋味的能力,但對壓力、冷、熱、光滑、粗糙、發(fā)澀等有感覺。舌前2/3的味蕾與面神經(jīng)相通,舌后1/3 的味蕾與舌咽神經(jīng)相通。軟腭、咽部的味蕾與迷走神經(jīng)相通。味蕾接受的刺激有酸、甜、苦、咸四種,除此之外的味覺都是復合味覺。舌尖的味覺對甜味最為敏感。舌根的反面專司苦味。舌的中央和邊緣對酸味和咸味敏感。澀味主要由口腔粘膜感受。辣味則是舌面及口腔粘膜受到刺激所產生的痛覺。味蕾的數(shù)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一般十個月的嬰兒味覺神經(jīng)纖維已成熟,能辨別出咸、甜、苦、酸。味蕾數(shù)量在45歲左右增長到頂點。到75歲以后,味蕾數(shù)量大為減少。酒類含有很多呈味成分,主要有高級醇、有機酸、羰基化合物等。這是與釀造原料、工藝方法、貯存方法等分不開的。人們對酒的呈味成分,是通過口腔中的舌頭、刺激味蕾,產生感覺,才能鑒定出酒質優(yōu)劣,滋味好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