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見的藥酒配制的方法有哪些
配制藥酒的方法甚多,概括起來,目前一般常用的有如下幾種:冷浸法:冷浸法最為簡單,尤其適合家庭配制藥酒。采用此法時可先將炮制后的中藥材薄片或粗碎顆粒,置于密封的容器中(或先以絹袋盛藥再納入容器中),加入適量的白酒(按配方比例加入),浸泡14天左右,并經(jīng)常搖動,待有效成分溶解到酒中以后,即可濾出藥液;藥渣可壓榨,再將浸出渡與榨出液合并,靜置數(shù)日后再過濾即成。或者將白酒分成兩份,將藥材浸泡兩次,操作方法同前,合并兩次浸出液和榨出液,靜置數(shù)日過濾后,即得澄清的藥酒。若所制的藥酒需要加糖或蜜矯味時,可將白糖用等量的白酒溫?zé)崛芙?、過濾,再將藥液和糖液混勻,過濾后即成藥酒。熱浸法:熱浸法是一種古老而有效的制作藥酒的方法。通常是將中藥材與酒同煮一定時間,然后放冷貯存。此法既能加快浸取速度,又能使中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浸出。但煮酒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既要防止酒精燃燒,又要防止酒精揮發(fā)。因此也可采用隔水煮燉的間接加熱方法。此法適宜于家庭制作藥酒,其方法是:將中藥材與酒先放在小砂鍋內(nèi),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放在另一更大的盛水鍋中燉煮,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酒精揮發(fā)。此時一般可于藥面出現(xiàn)泡沫時離火,趁熱密封,靜置半月后過濾去渣即得。工業(yè)生產(chǎn)時,可將粗碎后的中藥材用紗布包好,懸于白酒中,再放入密封的容器內(nèi),置水浴上用40~50℃低溫浸漬3~7天,也可浸漬兩次,合并浸液,放置數(shù)日后過濾即得。此外,還可在實驗室或生產(chǎn)車間中采用回流法提取,即在浸藥的容器上方加上回流冷卻器,使浸泡的藥材和酒的混合物保持微沸,根據(jù)不同的中藥材和不同的酒度,再確定回流時間?;亓鹘Y(jié)束后即進行冷卻,然后過濾即得。煎煮法:此法必須將中藥材粉碎成粉末,全部放入砂鍋中,加水至出藥面約10厘米,浸泡約6小時,然后加熱煮沸1~2小時,過濾后,藥渣再加水適量復(fù)煎1次,合并兩次藥液,靜置8小時后,再取上清液加熱濃縮成調(diào)膏狀,待冷卻后,再加入等量的酒,混勻,置于容器中,密封,約7天后取上清液,即成。煎煮法,用酒量較少,服用時酒味不重,便于飲用,尤其對不善于飲酒的人尤為適宜。但含揮發(fā)油的芳香性中藥材不宜采用此法。釀酒法;先將中藥材加水煎熬,過濾去渣后,濃縮成藥片,有些藥物也可直接壓榨取汁,再將糯米煮成飯,然后將藥汁,糯米飯和酒曲拌勻,置于干凈的容器中,加蓋密封,置保溫處10天左右,爿盡量減少與空氣的接觸,且保持一定的溫度,發(fā)酵后濾渣即成。滲漉法:滲漉法適用于藥廠生產(chǎn)。先將中藥材粉碎成粗末,加入適量的白酒浸潤2~4小時,使藥材粗粉充分膨脹,分次均勻地裝入底部墊有脫脂棉的滲漉器中,每次裝好后用木棒壓緊。裝完中藥材,上面蓋上紗布,并壓上一層洗凈的小石子;以免加入白酒后使藥粉浮起。然后打開滲濾器下口的開關(guān),再慢慢地從滲漉器上部加進白酒,當液體自下口流出時關(guān)閉上開關(guān),從而使流出的沼體倒入滲漉器內(nèi),繼續(xù)加入白酒至高出藥粉面數(shù)厘米為止,然后加蓋,放置24~48小時后打開下口開關(guān),使?jié)B漉液緩緩流出。按規(guī)定量收集漉液,加入矯味劑攪勻,溶解后密封,靜置數(shù)日后濾出藥液,再添加白酒至規(guī)定量,即得藥酒。
2,藥酒的具體制作方法
(1)浸制法:①冷浸法。系將藥材碎成片或粗粉,置于帶蓋的陶、瓷罐或帶塞玻璃瓶等容器中,加處方量白酒(如未規(guī)定酒的用量,則一般酒量為藥材量的8~12倍,可根據(jù)藥材性質(zhì),適當增減)密閉放置。每天振蕩或攪拌1~2次,浸漬7天后,改為每周1次振蕩攪拌,攪拌次數(shù)多一些,浸出效果更好。避光在常溫下靜置20天左右(冬季則放置時間更長一些)。然后傾出上清液,并壓榨殘渣。榨出液與上清液合并,靜置澄清,紗布過濾即得。如連續(xù)浸制,殘渣則不必壓榨,可再添加新酒浸漬。調(diào)補之品如人參、黃芪、當歸及陳皮等多系如此。若所制藥酒需加糖、蜜矯味著色,可將糖用等量白酒溫?zé)崛芙猓^濾,將藥液與糖液混合,攪勻,再過濾即成藥酒。如自制五味子酒:取五味子500克,沖洗干凈,裝入細口瓶中,加入60度白酒500毫升,再封嚴瓶口,然后每日振搖1次,15天后可開始飲用。其飲用數(shù)量為每日3次,每次3毫升。此藥酒主治神經(jīng)官能癥,以及失眠、心悸、健忘、乏力、煩躁等。②熱浸法。藥料和酒同煎一定時間,然后再放冷,貯存。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既能加速浸取速度,又能使藥的成分容易浸出。制作方法基本上與冷浸法相同。先將原料粗粉置壇中,加一定量的酒,可采用隔水燉煮的間接加熱方法,即把藥材加酒先放在小鋁鍋、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再放在另一盛水的大鍋里燉煮,以有利藥材成分的浸出,隔日1次。熱浸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酒易揮發(fā)散發(fā)。見到藥酒表面出現(xiàn)泡沫時,立即端起離火,并馬上趁熱密封。靜置15天左右,吸取上清液,壓出殘渣中的余酒,和上清液合并,靜置澄清,濾過即得。如自制青梅煮酒;青梅30克,黃酒100毫升,按熱浸法隔水蒸燉20分鐘。飲用劑量為每次溫飲10~30毫升。此藥酒主治食欲不振、蛔蟲引起的腹痛,以及慢性消化不良引起的泄瀉等病癥。(2)釀制法:先將原料加水煎煮,過濾去渣,濃縮成藥汁(有些原料如桑葚、梨、楊梅等,可以直接壓榨,取得藥汁)。再將糯米蒸煮成飯,然后把糯米飯、藥汁和酒曲拌勻,置于干凈的容器內(nèi),加蓋密封。盡量減少與空氣的接觸,保持一定的溫度,放置4~6天即成。(3)煎煮法:將原料碾成粗末后,全部放入沙鍋。加水量高出藥面10厘米,浸泡6小時,加熱煮沸1~2小時,過濾取汁。加水再煎煮1遍。2遍煎出液合并后過濾,靜置8小時,取上清液,加熱濃縮成稠狀清膏(比例為生藥5000克煎成清膏2000克)。待冷卻后,加入與清膏等量的酒,和勻,放入壇內(nèi),密封7天,取上清液過濾即得。本法用酒量少,服用時酒味不重。古代醫(yī)家認為,酒能使藥力盡快抵達病所,迅速發(fā)揮治療作用,因而對一些急性病變,多半采用此法。煎煮法可視為酒劑的一種速成法。易揮發(fā)的芳香物質(zhì)受熱后會加速揮發(fā),因此芳香類藥物不宜采用煎煮法。(4)滲漉法:將切制后的中藥材用白酒等潤濕膨脹后,裝入滲漉柱中,然后不斷添加白酒,酒自上口流入,緩緩滲過藥材,從下口滲流而出。集滲出液,并榨取藥渣中汁液,與滲漉液合并靜置沉淀,過濾即得。此法操作相應(yīng)比較復(fù)雜,從自制藥酒角度,不如浸漬法簡便易行。(5)加藥釀制法:這是古時常用的方法,近代應(yīng)用不多。這種方法是以米、曲加藥直接發(fā)酵成酒。依據(jù)處方備好適量的糯米或黃黏米、曲和藥物,將藥材、曲粉碎。米以水浸泡,令吸水膨脹,然后進行蒸煮,使內(nèi)無白心或成粥狀,使其糊化。將蒸煮好的米冷卻至30℃或略高的溫度,然后再加入事先已經(jīng)加工好的藥材、曲末,拌均,置于缸內(nèi)糖化發(fā)酵。已糊化的米,在酒曲中真菌分泌的淀粉酶作用下,轉(zhuǎn)化成可發(fā)酵糖類,又在曲中酵母的作用下,進行酒精發(fā)酵,產(chǎn)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發(fā)酵過程中,必須維持適當溫度。如溫度升高,應(yīng)開耙攪拌,使溫度降下來,并可排出二氧化碳,供給酵母氧氣,促進繁殖。7~14天發(fā)酵即可完成,然后經(jīng)壓榨,過濾,取澄清酒液。酒液盛入存貯容器后,應(yīng)隔水加熱至75~80℃,以殺滅酵母菌及雜菌,保證質(zhì)量和適于貯存。古人采用該法時,有的先以水煎藥取液,后冷漬曲,待發(fā)后再加入蒸好的飯發(fā)酵成酒。加藥釀制法可制備低度藥酒,在其制法、使用效果等方面有研究的價值。除了上述幾種方法外,近年還有回流加熱法等。
3,藥酒怎么制作啊
家庭藥酒的制作主要涉及四個方面:酒的選擇,中藥材的選用和加工,藥酒的制作方法,以及藥酒的儲藏 一、酒的選擇 藥酒,用白酒、米酒或黃酒加入相應(yīng)的中藥材經(jīng)過浸泡加工配制而成。藥酒按照其作用大體可分為治療性藥酒和滋補性藥酒二類。滋補性藥酒雖然對某些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但其主要是對人體起滋補保健作用,促進身體健康。此類藥酒多具有較好的色、香和獨特風(fēng)味,可作為一般飲料酒,可以佐餐或隨量飲用。治療性藥酒是以治療或防治疾病為主要作用的藥酒,在配方上多有一定的要求?! ∷幘剖蔷坪椭兴幑餐庸ぶ瞥傻囊环N飲品,其中酒主要起溶解、析出、穩(wěn)定、調(diào)和味道等作用。藥酒的酒精度根據(jù)選用的酒種而有高有低。部分外用藥酒,還可以用藥用酒精來配制。在制作藥酒時,選擇何種類的酒作為溶媒是炮制藥酒的頭道步驟?! ≡缭谔拼?,我國第一部官修的藥典《新修本草》就指出:“諸酒醇醨不同,唯米酒入藥?!彼蚊鲿r期,都是用米酒作為配制藥酒的原料,至清朝始,漸漸普及使用白酒來浸泡藥物?,F(xiàn)今,大多數(shù)藥酒仍然以白酒作為溶媒,這是因為白酒酒精濃度較高,容易將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析出。制作藥酒時,不論選擇何種酒作為溶媒體,都應(yīng)注意酒的質(zhì)量、濃度和用量。所謂酒的質(zhì)量,主要指在購買酒時,要注意酒的色澤、氣味、口感等。一般說,炮制藥酒使用質(zhì)量優(yōu)等的酒為佳。以白酒為例,好的白酒應(yīng)是無色透明,不混濁,無沉淀物,氣味芳香,口味甘醇濃烈。而黃酒的質(zhì)量則要求色黃褐而透明,氣味濃郁淳厚,口感柔和爽口。制作藥酒時,根據(jù)所需藥酒的性能和功效,把握好酒的濃度,十分重要。如果酒的濃度過高,藥物中的水分容易被滲出,而藥質(zhì)變硬,有效成分反而難以溶解析出。如果酒的濃度過低,則藥物可能因吸收水分而體積膨脹,同時一些苦味質(zhì)及雜質(zhì)等易被溶出,影響藥酒的氣味。一般來說,配制滋補類藥酒時,應(yīng)用的原料酒的濃度可以低一些;配制祛風(fēng)濕,、活氣血、疏經(jīng)絡(luò)的藥酒,則原料酒的濃度可高些?! 《?、中藥材的選用和加工 配制藥酒時,要按照其主治和功效,選用適當?shù)闹兴?,特別注意同名但不同種藥材,或同一藥材不同使用部位或不同加工炮制的功能差異。如牛膝有淮牛膝和川牛膝的不同,淮牛膝產(chǎn)于河南,含有多量鉀鹽和皂甙,功能以補肝腎,強筋骨為主;川牛膝則產(chǎn)于四川,不含皂甙成分,臨床應(yīng)用以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為主,兩者有較大區(qū)別。另如,地黃有生地、熟地之分,生地擅長清熱涼血養(yǎng)陰,而熟地偏于養(yǎng)血滋陰補腎;當歸用須活血,用身則補血;小麥分淮小麥和浮小麥,前者安神,后者斂汗;黃芪用于固表、利水、托瘡等應(yīng)生用,用于健脾補中氣應(yīng)炙用。凡此種種,選用均應(yīng)加以注意。 選擇好藥材之后, 在制作藥酒之前,還應(yīng)進行適當加工處理, 如洗凈泥沙、揀去雜質(zhì)、切片軋粉、裝袋包扎等。此外,有些藥材還要進行炮制加工,以減輕毒性,使適于用來制作藥酒。早在唐代,孫思邈就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凡合藥酒,皆薄切藥?!币话阏f,用來浸泡藥酒的中藥都應(yīng)或切成薄片、碎片,或軋成粗末、小塊,有的礦石類及介殼類藥還需碾成細粉狀,這樣做的目的是擴大藥物與酒液的接觸面,有利于中藥有效成分的擴散、溶解和析出。但也要注意碾末不宜太細,過細則破壞藥物的細胞,可使細胞內(nèi)一些粘液質(zhì)或不溶物質(zhì)進入酒液,不但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擴散、溶解,還會使藥酒混濁。有的藥物帶有毒性,如附子、半夏等藥物,使用之前應(yīng)進行必要的炮制加工后再使用?! ∪?、藥酒的制作方法 我國已經(jīng)有上千年藥酒制備的歷史, 方法由簡到繁, 多種多樣, 各有所長。最初的制備方法是將中藥直接放入酒中浸泡,如唐代孫思邈就說:“凡漬藥酒,藥皆切細,生絹袋盛之,納酒中,密封頭,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為度,去渣,服酒。”李時珍則另有方法,他在《本草綱目》中指出:“或以藥煮汁和飯,或以藥袋安置酒中,藥入壇密封,置大鍋中,水煮一日,埋土中七日,出火毒乃飲?!本C合歷代醫(yī)家制作藥酒的方法,按生產(chǎn)方法的不同,主要有浸漬法、滲漉法、釀造法等方法。 浸漬法是家庭藥酒制作時最常用的方法,具體又有冷浸法和熱浸法的不同。對那些有效成分容易浸出的單味藥,或味數(shù)不多的藥物,或有較強揮發(fā)性成分的藥物,多采用冷浸法。如果藥酒的處方配伍眾多,酒量有限,用冷浸法有效成分不易浸出,就應(yīng)當選用熱浸法。對酒精度數(shù)較低的酒,如黃酒、果酒,不容易將藥物中某些有效成分溶解出來,也常常利用加溫的方法使藥物的有效成份能盡可能多的析出?! ±浣ǎ簩⑺幬镞m當切制加工,若泡用的酒量不多,可將切片或粉碎的藥物用干凈紗布、絹布袋包裝,扎緊袋口,放入酒器中;大劑量制作則不用袋盛,直接將藥物置于容器內(nèi),然后加入適量的白酒或黃酒,密封浸泡。浸泡時間根據(jù)處方需要和酒量多少而定,一般經(jīng)1個月左右, 最短不少于7天。密封后的酒器應(yīng)放置在陰冷避光處,適當攪動或晃動,使酒與藥物能充分接觸。開始每天攪動或搖晃1次,7天后可改為每1周攪動或搖晃1次。待藥物有效成分浸出后,取上清酒液,藥渣壓榨后棄去,酒液靜置過濾澄清,貯存在酒瓶中,慢慢飲用。有些藥酒需浸泡較長時間,如龜蛇酒、三蛇酒、虎骨酒等均需浸漬3個月至半年,才可飲服。另有一種冷浸方法,不需壓榨去渣,而在浸泡到一定時間,即開始取上清酒液服用,服去一半藥酒液時,再加入適量原料酒,如此往復(fù),直至藥味清淡為止。余下藥渣,可研為細末,用第二料藥酒送服。如參茸酒就可用此法泡制。 熱浸法:將藥物軋粗末,或切薄片,放進酒器內(nèi),加入適量的酒,密封瓶口,然后隔水蒸煮至沸,取出候冷,放置于蔭涼處,繼續(xù)浸泡至規(guī)定時間,濾取上清酒液,藥渣則壓榨后取液過濾,兩液合并,經(jīng)澄清后,裝瓶慢慢飲用。 另有一種方法也屬于熱浸法,即將藥物放陶器(如砂鍋)中,加入適量酒,用厚紙將酒器口封固,浸泡數(shù)小時后,上文火慢煮至沸,取下候涼,靜置2~3日,濾取上清酒液,藥渣壓榨取汁,過濾澄清,兩液合并,裝瓶備用?! B漉法:滲漉法適用于大量藥酒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設(shè)備。滲漉法使用的工具稱滲漉筒,是一種呈上寬下窄,上面敞口,下面有水龍頭開關(guān)控制的滲出小口的筒式或缸式裝置。這種方法利用酒液自上而下,緩緩滲過藥粉,形成良好的濃度差,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擴散和析出,其浸出效果優(yōu)于浸漬法,成份提取也較浸漬法完全。制作時,先將藥物軋成粗粉狀,加適量白酒浸漬2~3小時,使藥物充分浸潤膨脹,然后分層均勻裝入底部墊有脫脂藥棉或濾過紙的滲漉筒中。每次裝藥都用木棒將藥壓緊,注意不要將滲漉筒過于裝滿,以三分之二容量為宜,藥物上面蓋以干凈紗布,再在紗布上鋪一層洗凈的細小石子,以免加入酒時,藥粉浮起。倒入酒前,先打開下面的開關(guān),放出筒中藥物內(nèi)的氣體,再慢慢加進白酒,當液體自下口流出時,關(guān)閉開關(guān),將流出的液體倒回滲漉筒,繼續(xù)加酒至高出藥物表面2~3厘米,蓋上筒蓋,密閉放置數(shù)天。打開下口開關(guān),使經(jīng)過滲漉的酒液緩慢流出,流速要控制,不宜太快,如以10公斤藥粉計算,每分鐘流量在30~50毫升左右。同時還要注意隨時在上面補充加入白酒,使酒不低于藥物表面,至原料酒加完。當滲漉出的酒液達到所需藥酒量的80~85%左右時,停止?jié)B漉,取藥渣進行壓榨取液,與滲漉液合并,澄清過濾后,裝瓶密封備用?! ♂勗旆ǎ罕痉ㄊ怯妹住⑶退幬?,通過直接發(fā)酵的方法釀取成酒。古代常用此法,而近代民間還有應(yīng)用。其方法為:根據(jù)處方取用適量的米(糯米或黃粘米)、酒曲和藥材。先將藥材撿洗干凈,打成粗粉狀;米淘洗干凈、曲粉碎。以水浸米,令膨脹,然后蒸煮成干粥狀,待冷卻至攝氏30度左右,加入藥粉和酒曲,攪拌均勻,置陶器內(nèi)發(fā)酵。發(fā)酵時應(yīng)保持適當?shù)臏囟?,如溫度升得太高,可適當攪拌以降溫。經(jīng)過7~14天,發(fā)酵完成,經(jīng)壓榨、澄清,濾取酒液。將濾取的酒液裝瓶,再隔水加熱至75~80攝氏度,以殺滅酵母菌及其它雜菌,保證藥酒質(zhì)量并便于貯存。另一種方法是先煎煮中藥,取藥汁與米攪拌同蒸煮,然后加入酒曲發(fā)酵成酒。用釀造法制作出的藥酒,酒精度較低,適于不會飲酒者?! ≈谱魉幘茣r,為了緩和藥性,調(diào)和口味,便于服用,還常會使用一些矯味劑或著色劑,常用的如紅糖、冰糖、白砂糖、蜂蜜等?! ∷摹⑺幘频膬Σ亍 ∨渲扑幘茣r,在準備工作階段,除了購買藥材外,還要選擇合適的制酒用的器皿。選用合適的酒器對浸制藥酒,保證制酒質(zhì)量以及貯藏藥酒都十分重要。制酒容器應(yīng)以陶瓷制品或玻璃制品為宜,而不宜使用鋁合金、錫合金或鐵器等金屬制品。使用的酒器應(yīng)有蓋,以防止酒的揮發(fā)和灰塵等污染。陶瓷容器具有防潮、防燥、避光、保氣,以及不易與藥物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等優(yōu)點,而且外形古樸美觀,具有文化特色。但在防滲透方面要比玻璃制品差。玻璃酒器經(jīng)濟價廉,容易獲得,是家庭自制藥酒常用的容器。但玻璃有吸收熱的特點,且透明透光,容易造成藥酒中有效成分的不穩(wěn)定,影響貯藏。一般應(yīng)選用深色玻璃酒器為佳。藥酒制作完成后,應(yīng)及時裝瓶或盛壇,酒器上口要密封,勿使酒氣外泄,防止空氣與藥酒接觸,以免藥物氧化和污染。封好瓶口的藥酒應(yīng)放置在陰涼干燥和避光的地方。服用時,隨飲隨倒,倒后立即將瓶口或壇口封閉。 此外,如果配制的是外用藥酒,還要注意應(yīng)做好標記,放置到安全合適的地方,以免被誤作內(nèi)服藥酒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