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貢進士(鄉(xiāng)貢進士相當于什么)

1. 鄉(xiāng)貢進士

從隋朝開始,萌芽出科舉這一制度,到唐朝唐太宗時,尤為突出,因需要寒門子弟削弱世家。產生了科舉的制度,科舉分為幾個階段,秀才,是參加縣試、 府一級的童子試考試通過的(第一名叫案首)

舉人:通過在省城貢院的考試(鄉(xiāng)試)取得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貢士:通過在京城貢院的會試取得貢士資格(第一名叫會元)

進士:貢士通過殿試取得進士資格(第一甲的第一、二、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賜為進士及第

2. 鄉(xiāng)貢進士相當于什么

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yōu)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jiān)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細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yōu)貢和例貢。清代貢生,別稱“明經”。

會試考中的考生被稱做“貢士”,第一名為“會元”

貢生相當于舉人副榜。貢生有幾種,蒲松齡是“歲貢”,又叫“挨貢”。就是做廩生時間長了,排隊挨號挨上了貢生。做了貢生以后理論上可以當官了,蒲松齡得到一個虛銜“儒學訓導”。儒學訓導是什么意思呢?當時封建社會的學校分好幾級,國家一級是國子監(jiān),省里面是府學,縣里面是縣學。這個儒學訓導就是縣學的副長官,相當于現(xiàn)在一個中學副校長了。

3. 鄉(xiāng)貢進士是什么意思

全稱肯定是”歲進士、候選儒學訓導“。

“歲進士”不是殿試進士,是對于“歲貢(生)”的一種雅化的別稱,不是真正的進士。

“歲貢(生)”是“貢生”的一類,“貢生”是什么?明清科舉時期,按期選拔各地府、州、縣學的“生員”(俗稱秀才),貢入中央國子監(jiān)(俗稱“出貢”),稱“貢生”。

實際上是從地方學校進入最高學府讀書的學生,是享受教育的一種待遇,不是功名。

“歲進士”不是舉人,沒有參加會試、殿試的資格。

貢生畢業(yè)后取得了出仕做官的資格。

按例,開始只能做“候選儒學訓導”,就是候補州、縣學的副學官。

在清代后期,絕大多數的“候選儒學訓導”只是一種虛銜,終老無望實授。

對于歲貢生來說,最美的稱呼便莫過于“歲進士”了

4. 鄉(xiāng)貢進士賈

1、古代的學歷以明清兩代為準。

2、由于十來來的連續(xù)高校擴招,今天的學歷以2016年的中國社會為準 通過府一級考試的稱生員,即秀才,登記注冊,有專門的官員負責管理,見官不跪,成績優(yōu)秀者可以享受政府發(fā)的生活補貼。至少相當于本科學歷?;蛘呤菙U招前的中專(有國家干部身份,可分配工作) 舉人:通過省級國考稱為舉人,同時獲得科級公務員任職資格。比今天的公務員考試還牛。勉強相當于省部級機關的國考吧。貢士:通過中央的考試稱為貢士,不出太大意外,可成為國家處級公務員,成績最優(yōu)秀的甚至可以直接副廳級。相當于中央黨校干部培訓班畢業(yè)。

5. 鄉(xiāng)貢進士 虞

駕車路線:全程約18.7公里

起點:永濟市

1.從起點向正東方向出發(fā),沿市府街行駛150米,直行進入市府東街

2.沿市府東街行駛1.2公里,右轉進入東環(huán)路

3.沿東環(huán)路行駛1.3公里,左轉進入S336

4.沿S336行駛15.3公里,過左側的土橋家電精修約200米后,右轉

5.行駛41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終點:虞鄉(xiāng)鎮(zhèn)

6. 鄉(xiāng)貢進士褚

褚組詞有:chǔ和zhǔ。

褚組詞有:褚衣、褚幕、歐褚、褚囊、傾褚、褚薛、虞褚等。一、褚衣 [ zhǔ yī ] 綿衣?!缎绿茣だ類鍌鳌罚骸安汤趔@曰:‘城陷矣!’元濟尚不信,曰:‘是洄曲子弟來索褚衣爾。’” 二、褚幕 [ zhǔ mù ] 古代棺飾名,覆蓋在棺材上面的布幕?!抖Y記·檀弓上》:“子張之喪,公明儀為志焉。褚幕丹質,蟻結于四隅?!编嵭ⅲ骸耙缘げ寄粸轳?,葬覆棺?!?三、歐褚 [ ōu chǔ ] 1、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與褚遂良的并稱。宋·梅堯臣《觀宋中道書畫》詩:“鐘王真跡尚可睹,歐褚遺墨非因模?!?2、指歐褚的書體。清·陳維崧《永遇樂·丁巳夏日壽吳靜安太史》詞:“楸枰茗椀,笛牀書幌,棐幾閑摹歐褚。” 四、褚囊 [ zhǔ náng ] 即褚橐。宋·歐陽修《送方希則序》:“夫良工晚成者器之大,后發(fā)先至者驥之良,異日垂光虹蜺,濯發(fā)云漢,使諸儒后生企仰而不暇,此固希則褚囊中所畜爾?!?h2 id="鄉(xiāng)貢進士與舉人什么區(qū)別">7. 鄉(xiāng)貢進士與舉人什么區(qū)別

1、難度不同。進士錄取的比率遠遠低于舉人,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道出了進士科的難度。

2、享受的福利待遇不同。舉人可以當官,地位等于縣級,最差也可以當一個教渝;進士的地位更高,最差者起步為正縣級,而升遷速度和空間遠高于舉人,并且壟斷了高級官職。

3、考試的時間地點不同。進士考試時間通常在陰歷二月份地點在京城,甚至是皇宮;而舉人考試在陰歷三月,考試地點多在地方。

8. 鄉(xiāng)貢進士是不是舉人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是古代的官,秀才在古代的時候沒有擔任官,舉人在古代的時候擔任稅目,司庫,巡檢,貢士在古代的時候擔任知縣,進士在古代的時候八九品。

秀才之所以在古代的時候沒有擔任,因為秀才在古代的時候,如果秀才沒有錢,那么他們就無法去考官,有大部分的秀才都無法當官,只有小部分的秀才會有機會當官。舉人在一些部分地區(qū)可以擔任稅目之類的官職,其實這些不同的人才他們之間都有著不一樣的官職,他們的學問也有著不一樣的。他們之間的官職大小也是不一樣的,秀才的官是最小的,進士的官是最大也是最難的。

以前歷史老師也跟我們講過,秀才與舉人,貢士,進士之間的區(qū)別,他們就是一個比一個學問更高一點,因為在古代的時候,都是一層一層的考上。他們之間也是有一個關系,我如果在古代的時候,我也原因多學習點知識,肯定想當個進士,進士是當中最難以考的一個官職,秀才算是最容易的,不過我在古代的話,我也想當個大官,不想一輩子都只是個秀才,雖然說秀才也是一個很不錯的,但是人都是往高處爬,要往高處想。官職越高的話,權力就會越高,肯定就會很厲害,別人就會對自己看法不一樣。

所以說,這四個官職都是挺好的,在古代的時候都值得去試試,去考考說不定還考起了。

9. 鄉(xiāng)貢進士及第

金榜題名

【解釋】金榜:科舉時代稱殿試揭曉的榜;題名:寫上名字。指科舉得中。

【出處】五代·五王?!短妻浴肪砣骸昂畏?,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絕寄舊同年曰:‘金榜題名墨上新,今年依舊去年春。花間每被紅妝問,何事重來只一人?!?/p>

【示例】旬月之間,~,已登三甲進士。(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

【近義詞】金榜掛名、名列前茅

【反義詞】名落孫山、榜上無名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指科舉得中

10. 鄉(xiāng)貢進士和進士的區(qū)別

沒有區(qū)別。這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均表示考中進士。

登進士第:

登:上,升

第: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

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進士及第:

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科舉殿試時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tǒng)稱進士。通俗的講,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進士及第。

其中,科舉考試的第一名“狀元”這個稱號,也一直保留到了現(xiàn)在。凡是在文科理科考試中考得第一名的人,都成為“狀元”。

11. 鄉(xiāng)貢進士李道龍說明什么

李進士,名叫李先芳(1510~1594年),字伯承,號北山,是明朝嘉靖年間的進士。祖籍湖廣監(jiān)利,其先祖李文益于明正統(tǒng)五年(1440年)因官投籍遷山東東昌衛(wèi),次年定居于濮州李莊(今山東鄄城縣李進士堂村)。

李先芳早年聰慧,風度翩翩,20歲中舉,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進士,翌年任新喻知縣。新喻縣貧窮落后,風俗不正。李先芳到任后,先安撫民眾,再輔以嚴明法令,他恩威并施寬嚴適度,奸邪者為之折服,境內逐漸呈現(xiàn)繁榮景象。

嘉靖二十九年(1550)升為戶部主事,不久因父親病故,回鄉(xiāng)守孝,后補為刑部侍郎,累官至尚寶司丞、陛少卿。后因性格耿直,不善逢迎巴結而得罪權要,被降為亳州同知。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任寧國府(今安徽宣城)同知,萬歷年間辭職回歸故里。1594年去世,享年84歲。

回歸故里的李先芳急公好義,熱心鄉(xiāng)里事業(yè),曾聯(lián)絡郡人名士祝堯煥、孫忠翰、蘇濂、桑紹良等,編修《濮州志》,萬歷十八年(1590)志成?!跺е葜尽饭擦?,主要記述了濮州的沿革、疆域、山川古跡、物產、風土、人物等,文本考證有據,記述有法,考據博而精,事辭簡而賅,為私人成功編纂地方志第一人!

清朝知濮州邵世昌評價說:“明符卿北山李先生,其纂州志發(fā)凡起例,一準于史,后此者無人能達到他的水準?!鼻寤概_榮相鼎亦說:“北山以瑰奇磊落之才,著作等身,仕途坎坷沒有完全施展自己的才華,一旦出其緒余,以成一州之志,特龍爪豹斑之偶露耳,然已超越群乘矣,其書在規(guī)范、格局方面學習聲名極高的人。”

李先芳喜詩文,以詩著稱,“未第時,詩名籍甚齊魯間”。入仕前在北京與李攀龍首倡詩社,因詩社中人多為山東人,稱之為“魯籍詩社”,名噪一時。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李先芳授官為新喻(今江西新余)知縣,離開北京,“魯籍詩社”解體。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李攀龍為了張大詩社的旗幟,延納徐中行、梁有譽等人入社,聲勢愈加盛大。及至“后七子”(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七人)勃興,李先芳卻被踢出而不在七子之列。

他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著作頗豐,除詩歌外對醫(yī)學、道教、佛教等研究均有一定造詣。其著作有《東岱山房稿》三十卷、《李先芳雜篆》四十卷、《來禽館集》、《讀詩私記》、《江右詩稿》、《李氏山房選》、《周易折衷錄》、《清平閣集》、《春秋辨疑》等書傳于世,共計四十余本五千多卷,涉及哲學、宗教、歷史、地理、醫(yī)學、藥學、天文、音樂、堪輿、歲時人物、戲曲、雜劇、話本、史志、民俗等近20個門類。學術界有人考證,《金瓶梅》的作者就是李先芳。此外,他還通曉音律,尤精于琵琶,就連當時的琵琶名家都折服于他。

李先芳性格秉直,崇尚信義,樂善好施,世人非常敬仰他,家鄉(xiāng)父老為有他這樣的才子而自豪。李先芳中進士后,曾經在本村建有孝祠堂,他去世之后,后人將李莊改名為李進士堂。這就是現(xiàn)今李進士堂村的來歷:“堂”即祠堂,也就是說李進士堂意為“由李進士修建的孝祠堂”。村因人名,彰顯其節(jié)。

現(xiàn)在,李進士堂鎮(zhèn)的大辛莊,以及向北過黃河不遠隸屬于河南省的范縣均有李先芳后人,范縣的濮城鎮(zhèn)王刀村東北2華里尚有李先芳墓,是范縣文物保護單位。李先芳被其后人譽為“一盤棋走遍天下,一桿筆蓋壓山東”,字里行間飽含著李氏后人對其祖先李先芳才華的自豪。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