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銷售酒類企業(yè)如何做報價 是否包含消費稅
一般來說對外報價應該是總價,包含消費稅和增值稅有些情況可以分別報不含增值稅價和含稅總價,報價的時候寫清楚消費稅一般肯定是要算上的
可以咨詢一下工商,稅務部門的意見。
2,如何推銷酒和談價格
銷售酒是一個談感受的過程酒這個東西不是說正品就能賣得很好不告訴客戶感受,不告訴他們這樣的感受能值多少錢,是不可能賣出去的所以你先把你的酒了解清晰了然后你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你好!讓你的師傅教你吧,這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沒人帶你不行的如有疑問,請追問。
3,各位前輩好我請各位指點指點關于白酒銷售和價格定位成本價
5元的低端酒走流通市場,給二批的價格一瓶掙1元差不多了,年銷量達到多少再給點返利什么的,以便于你市場價格的控制。
光瓶酒紅色瓶做婚慶可以、但白瓶不好、零售可以十五元、二批十三、瓶瓶有獎每瓶拿二元費用、一元廣告張貼費用、你酒成本應核算到八九元左右、因為還有運費人員工資等:江蘇雙溝釀酒廠無錫營銷中心:為您解答
25
4,白酒銷售利潤怎么算的
店面收入減去所有開支加上返點 加白酒增值 賣完才是錢 賣個一年兩年利潤很大一部分都是酒瓶里的酒
售價減去進貨價和業(yè)務員工資和車輛運費
白酒終端利潤要看你是開商超還是自己開小店。一般開小店的話零售低端產品[每箱30-120進價]一般都是翻一倍賣;高端產品[每箱200-800進價]的利潤在百分之三十到六十左右,主要看產品和你的供貨商給你留的利潤空間。如果開商超零售,名牌產品的利潤和自己開店是一樣的,高端的利潤就比自己開店的低個百分之一二十了。賣白酒賺錢最快還是賣別人沒有的,市場上少的雜牌子的賺錢,不過這不是長期的選擇。想長期賣還是賣品牌的。
5,準備開個白酒廠銷售價格渠道都有什么辦法求推薦
自家開設酒廠,前期投入不建議過大。價格相對市面酒類便宜一些,而且可以讓當?shù)匕傩諄韼Я霞庸?,只賺取加工費,要的是大家的口碑!好的口碑會讓人們奔走相告,廣而告之!要得到好的口碑,白酒要有香醇的口感,以純糧釀造打造安全標簽。一切就緒,并且在民間小有名氣后,可以找廠家罐裝,做一個有內涵的logo或者整套企劃。這個時候可以去跑業(yè)務了,大型商場不可能會銷售你的酒。從一些飯店著手。這樣能找到更多的潛在客戶。生意更好一些時,可以提高酒水價格,用價格來拔高你產品的規(guī)格!或者生產一些品質更高的產品,但切記,做事業(yè)要一步一步來,不能急功近利,否則物極則反!以上只是個人的小建議。具體怎么操作還靠你自己操作的。對不對?大老板
線上線下相結合,百度推廣
6,公司有一款白酒盒裝出廠價是17元瓶終端零售是28元請問
市場已經運作三年,那么終端零售價基本上沒法改變了。但是你所說的終端零售價是否能夠真正的落實呢?一般的終端零售商會讓利消費者,28元的價格也就能收25元。這樣說17元---25元只有8元的空間,如果你是酒水代理商的話。你也要分走最少3元的利潤,那么終端銷售商實際只有5元的利潤,那么他用20元壓貨,只賺5元的利潤。。而如你所說你的酒銷售并不好,那么押款這么多,利潤這么低,這就是原因所在。我可以給你一個參考意見,你把另一款沒有在市場上見過的酒,跟這個酒一起捆綁銷售,直接把這款酒的價格重新定位30元,每箱為180元。另一款酒不作為銷售,只作為搭贈,選擇出廠價8--10元,可以市場終端定價為16元?;顒尤绱耍?0元的酒就按三十元收款,每箱搭贈便宜的一箱,這樣可以解釋為---180-16*6=180-96=84元,每瓶為14元,其實終端商賺的就是賣掉搭贈酒的利潤,而你的利潤仍然是180-10*6=120元,還是每箱120元,每瓶20元。最好是多計算一下,按10箱。20箱等不同的層次,搭贈不同的數(shù)量,這樣可以刺激零售商的積極性。這樣因為你是按30元收款的,所以終端商一般不會再降價銷售,對以后的銷售也有一定幫助。思路就是這樣的,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重新制定銷售計劃。僅供參考。
沒利潤
據(jù)華商煙酒公司總經理徐幼霖介紹,這段時間,包括茅臺和五糧液在內的中高檔 白酒的零售價格一直在悄悄地上揚。在杭城各大超市,52度五糧液的零售價從幾個月以前的每瓶368元逐步提高到398元,53度飛天茅臺則從365元一路上漲到最高418元。而與今年2月份的價格相比,五糧液每瓶上漲了70元,茅臺則上漲了140元,平均每個月上漲十幾元。這也是自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茅臺酒零售價格首次超過五糧液。就在去年12月30日,貴州茅臺發(fā)布提價公告,宣布自即日起,15年、30年、50年、80年等四種陳年茅臺酒將再一次提高出廠價,具體上調幅度沒有公布。據(jù)華商煙酒公司總經理徐幼霖介紹,此番提價幅度不會低于30%。去年年初,貴州茅臺曾對這些年份酒提價20%。據(jù)了解,目前杭州市場上的15年茅臺陳年酒的零售價大體在每瓶2100元左右,幾乎是去年初價格的兩倍。與之相對應的是,貴州茅臺(600519)的股價連連攀升,12月29日的最高價為每股92.1元,是滬深股市第一高價股。茅臺、五糧液一直是白酒行業(yè)價格上的標桿,每次價格變動都會引起中高檔白酒品牌的價格集體上揚。近期,52度劍南春每瓶由175元升至180元,瀘州老窖6年醇由62元提高到65元至68元。水井坊、國窖1573、伊利特、酒鬼、郎酒等中檔白酒的價格也都有不同程度上漲。業(yè)內人士認為,中高檔白酒紛紛漲價與成本無關,主要還是供不應求所致。世紀聯(lián)華超市酒水采購負責人說,年末除了公司宴請采購量增加以外,扎堆結婚的年輕人也開始用高檔白酒當作婚宴用酒,超市四季度每個月都缺貨。
7,請問這道題如何算 月末分攤已銷白酒的商品進銷差價
商品進銷差價的核算 商品進銷差價是商業(yè)企業(yè)核算存貨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 商品進銷差價是指含稅售價與不含稅進價的差額。由于此差價沒有實際意義,為了與原售價核算法的內涵一致,進一步將差價分為進銷差價和進項稅額進行明細核算。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庫存商品采用售價進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商品類別或實物負責人進行明細核算。 三、商品進銷差價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yè)購入、加工收回以及銷售退回等增加的庫存商品,按商品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商品進價, 貸記“銀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資”等科目,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 貸記本科目。 (二)月末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借記本科目, 貸記“主營業(yè)務成本”科目。 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按以下方法計算: 商品進銷差價率=月末分攤前本科目余額÷(“庫存商品”科目月末余額+“委托代銷商品”科目月末余額+“發(fā)出商品”科目月末余額+本月“ 主營業(yè)務收入”科目 貸方發(fā)生額)×100% 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月“主營業(yè)務收入”科目 貸方余額×商品進銷差價率 上述所稱“主營業(yè)務收入”,是指采用售價進行商品日常核算的銷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委托加工商品可以采用上月商品進銷差價率計算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企業(yè)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月之間比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月商品進銷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企業(yè)無論采用當月商品進銷差價率還是上月商品進銷差價率計算分攤商品進銷差價,均應在年度終了,對商品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四、本科目的期末 貸方余額,反映企業(yè)庫存商品的商品進銷差價。 [編輯]商品進銷差價的核算 商品進銷差價(進銷差價)是指售價(或碼價)與含稅進價之間的差額,這樣一來使該明細科目核算內容與增值稅實行前的商品進銷差價核算內容一致,但不符合增值稅是價外稅的本質要求。另外發(fā)行企業(yè)以售價或碼價核算采購的商品,商品的進價不再進行核算, 商品進銷差價(進項稅額)的期末結轉=(含稅銷售成本﹣含稅進銷差價)÷(1+17%)×17% 由于進銷差價是根據(jù)綜合進銷差價率結轉,而商品價格相差懸殊,各種商品的差價率各有高低,加上不同差價率的商品庫存和銷售比重不盡相同,必然導致商品進銷差價(進項稅額)期末分攤出現(xiàn)偏高或偏低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年終在調整進銷差價的同時,調整商品進銷差價(進項稅額)。 為了克服上述核算存在的問題,建議: 將商品進銷差價分為不含稅進銷差價和銷項稅額兩個明細科目核算。商品進銷差價(進銷差價)是不含稅售價與不含稅進價的差額,商品進銷差價(銷項稅額)是商品的銷項稅額。商品進銷差價(進銷差價)和商品進銷差價(銷項稅額)的期末分攤: 本月進銷差價率=月末進銷差價科目余額÷[不含稅銷售收入+庫存商品÷(1+17%)],本月已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進銷差價)=本月不含稅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年終決算前應對各商品的進銷差價進行一次核實調整,根據(jù)商品盤存表上出版物的售價或碼價,與庫存商品科目余額進行比較,剔出盤盈盤虧因素后的差額為多轉或少轉的商品進銷差價(進銷差價)。 本月已銷售商品應分攤商品進銷差價(銷項稅額)=本月不含稅銷售收入×17%。 將商品進銷差價分為上述兩個明細科目核算的目的有3個: 1、既保證了售價核算方法的實施,又符合增值稅價外稅的本質要求。 2、商品進銷差價(進銷差價)較進銷差價中含銷項稅額的做法更能確切地反映商品進銷差價的本意,體現(xiàn)經營毛利的概念,便于經營管理和經營決策。 3、商品進銷差價(銷項稅額)直接根據(jù)售價(或碼價)結轉,易理解,易操作,減少了會計核算工作量,更有利于查賬和用賬。 下面舉例說明: 1、進貨核算:某書店從甲出版社購入圖書1500冊,進價1萬元,進項稅為1700元,碼價為2萬元。根據(jù)圖書調撥單、發(fā)票等帳務處理如下: 借:庫存商品——圖書20000 貸:應付賬款——甲出版社10000 商品進銷差價——進銷差價7094(為不含稅的差價)。 商品進銷差價——銷項稅額2906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 貸:應付賬款——甲出版社1700 2、銷售收入的核算: 本月進行打折銷售,實現(xiàn)銷售收入12000元,銷售圖書1000冊,碼價15000元。 借:銀行存款12000 銷售折扣與折讓3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15000 計提銷項稅額,銷項稅額=(15000-3000)÷(1+17%)×17%=1743.60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1743.6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43.60 3、月末結轉成本和商品進銷差價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15000 貸:庫存商品15000 本月已售商品進銷差價中(銷項稅額)是按碼價計算出的銷項稅額。本月已售商品進銷差價(銷項稅額)=15000÷(1+17%)×17%=2180 借:商品進銷差價——銷項稅額2180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2180 假設圖書類庫存商品期初余額為35000元,商品進銷差價(進銷差價)期初余額為12250元,本月進銷差價率為: 差價率=(7094+12250)/[15000÷(1+17%)+(20000-15000+35000)÷(1+17%)]=0.411,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差價額=15000÷(1 +17%)×0.411=5269.23 借:商品進銷差價——進銷差價5269.23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5269.23 注意:由于商品進銷差價(進銷差價)和商品進銷差價(銷項稅額)是根據(jù)商品入庫時的售價或碼價計算的,所以分攤時采用的銷售收入不是實際銷售收入,而是已售商品入庫時的售價或碼價。因而為了核算方便,發(fā)行企業(yè)的銷售核算是以售價或碼價及折扣入賬,期末一次計提銷項稅額。 4、假設年末進行盤點,根據(jù)圖書結存數(shù)量扣除盤盈和盤虧因素后圖書的碼價為39948.70元,帳上結存的圖書碼價為40000元,商品進銷差價(進銷差價)少分攤40000 -39948.70=51.30元,調整: 借:商品進銷差價——進銷差價51.30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51.30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商品進銷差價下設進銷差價和銷項稅額兩個明細科目,年終只需要根據(jù)盤點情況調整進銷差價即可,商品進銷差價(銷項稅額)不再調整,減少了會計核算的工作量。 [編輯]商業(yè)企業(yè)已銷商品進銷差價的結轉 已銷商品進銷差價計算出來以后,要在有關賬戶中進行調整,以正確核算財務成果。其結轉方法有藍字轉銷法和紅字沖減法兩種: 1. 藍字轉銷法,即用藍字轉銷“商品進銷差價”和沖減“商品銷售成本”賬戶。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進銷差價××× 貸:商品銷售成本 ××× 2. 紅字沖減法,即用紅字沖減“商品進銷差價”和“商品銷售成本”賬戶。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銷售成本×××(紅字) 貸:商品進銷差價×××(紅字) 不論采用何種方法計算和結轉已銷商品進銷差價,都必須在月末財會部門計算毛利率時,將當期含稅的商品進銷差價調整為不含稅的商品進銷差價。其計算公式為: 含稅的商品進銷差價-當期應交的銷項稅額=當期不含稅的商品進銷差價
所謂商品進銷差價是指從事商品流通的小企業(yè)采用售價核算的情況下,其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即為商品進銷差價。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末分攤前本科目余額÷(“庫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額+“委托代銷商品”科目期末余額+“發(fā)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額+本期“主營業(yè)務收入”科目貸方發(fā)生額)×100%=2000/(5000+0+0+5000)=20%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主營業(yè)務收入”科目貸方發(fā)生額×商品進銷差價率=5000*20%=1000http://baike.baidu.com/view/1001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