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陵王是誰
宋世祖孝武帝(430年9月19日-464年7月12日)即劉駿,漢族。字休龍,小字道民。宋太祖第三子,廟號世祖。初立為武陵王,食邑二千戶,后遷雍州刺史、元嘉末,為江州刺史,都督江州荊州之江夏,豫州之西陽、晉熙、新蔡四郡諸軍事、南中郎將,劉劭弒宋太祖,與荊州刺史劉義宣、雍州刺史臧質(zhì)舉兵進(jìn)討,元嘉三十年4月,在新亭(今南京南)自即帝位。年號“孝建”、“大明”,重用中書通事舍人戴法興、巢尚之、戴明寶,使掌朝政。又分吏部設(shè)二尚書,并推行圭斷和課租蔭戶以抑制大族,加強君權(quán)。 大明八年甲辰(公元464年)閏五月庚申(二十三)日(7月12日)病死在建康宮玉燭殿。所以 是南北朝時的宋朝
晉朝在公元403年12月,被桓玄篡位,廢晉安帝遷至尋陽。當(dāng)時晉朝的宗室武陵王司馬遵也被貶彭澤侯,遣出建康。司馬遵是武陵王晞最小的兒子,因父親被桓溫廢黜對桓氏有強烈的敵視,他為人剛毅,對桓玄篡位極其仇視,圖謀復(fù)國。姓蕭,名紀(jì)(?---553)字世詢。梁武帝蕭衍第八子。此人愛財如命。侯景敗死后,他自立為帝。在位1年,被蕭繹部將殺死,葬處不明。
2,武陵王上圭大秦始皇制
武陵王上圭大秦始皇制考辨有友人攜一玉圭來,正面有文曰 :“武陵王上圭”,圭上方有 “皇帝”二字,下面有“大秦始皇帝制”五字。背面上方有一圓圈,內(nèi)有“福壽”二字,中間有一車馬圖案,下方有四行共二十八字銘文(見下文)。正背兩面字體皆為篆書。初看似石上錯銀文,書體甚美,嘆得佳品。細(xì)看,“大秦始皇制”幾字,不禁令人生疑。遂細(xì)考之。(一)“王”秦以前自稱為“王”者甚多,漢以后,歷代也有封“王”,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為行“分封制”還是“郡縣制”,曾引起政爭,秦始皇采納李斯之議,廢分封,行郡縣,就沒有封過一個“王”,何來“武陵王”,還標(biāo)明這是“大秦始皇制”,豈不荒唐?。ǘ拔淞辍蔽淞?,先秦屬楚,為“苗蠻之地”;秦一統(tǒng)天下,置三十六郡,其地為“黔中郡”;漢初,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更“黔中郡”為 “武陵郡”。也就是說秦始皇時作為行政區(qū)域名稱,還沒有“武陵”一名。(三)“上圭”古代圭名甚多,僅《佩文韻府》所收,數(shù)以百計,但無“上圭”這一圭名。(四)“車馬圖”圭上飾有車馬圖,其畫風(fēng)乃漢畫像石風(fēng)格。(五)“銘文”野竟清柳銅宙唱率棧泰?;剂魃咔樘靡輼?biāo)晨河睍旋彪望城鄲昆笛。從這二十八個字,排成四行,有點七言詩的味道。可是,秦漢時代還沒有七言詩。這一反而顯露出制造的時代。(六) 書寫字序書寫文字,商甲骨卜辭,從右到左,從左到右,皆有,尚無規(guī)范,但少有不是豎行的。西周金文從右向左已成規(guī)范。爾后幾千年,這是中國漢字書寫的規(guī)矩。一直到1956年,中國報刊才改豎排為橫排,改從右向左讀,為從左向右讀。在此以前,就是過年貼春聯(lián),橫批上的字也是從右向左讀的??墒牵@武陵王上圭上的字,如“皇帝”、“大秦始皇制”,就都是橫排,還是從左向右讀的。這表明它的制做年代,是在1956年之后。(七)“錯銀石”考古發(fā)現(xiàn)的古物中錯金、錯銀、錯銅的甚多,但都是在銅鐵上,卻未見有在石頭上錯金錯銀的。這類圭石,看去非常像錯銀的,有的字體上還銅銹。其他破綻多多,難以細(xì)數(shù)。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