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白酒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光瓶酒,早期國內的白酒基本都是光瓶酒,直到市場化的70、80年代,帶包裝盒的酒才開始大范圍面世。中國文化素來講究“返璞歸真”,一如傳統(tǒng)字畫、建筑,承載著文化積淀和精良工藝的奇珍,往往并不需要花俏華麗的外觀,光瓶酒恰恰迎合了這一特點。近年來成功打進高端陣線的光瓶酒產品屢見不鮮,下面就以四特酒旗下的“天工”為例,淺談光瓶酒的獨特魅力。
傳世特香工藝,廣獲各方好評
四特酒天工的天工1972、天工1988屬于光瓶酒,包裝為玻璃瓶,透過瓶身能清晰的看見微黃透明的酒體,搖晃瓶身可以觀察到持久綿密的酒花,顯示出其陳年老酒的特性,首先就給消費者帶來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通過貼在瓶上的標簽能夠更直觀了解其工藝、材料、口感等基礎信息,從中可知,四特酒天工的原料僅為水和大米,采用高端老酒小批量勾調,香氣典雅舒適,入口綿甜醇和、豐滿圓潤,具有典型的特香風格。
四特酒天工獲得了不少視頻博主打call。@演員陳創(chuàng)在視頻中提到“就是我經(jīng)常騎車聞到的那個味道,一模一樣,小時候的味道”;江西本地博主@在我們江西-老表來咯在rap中唱出“基酒為主稀缺老酒調味陶壇酒為輔,復刻8090四特經(jīng)典高端又復古”,另外,白酒測評大咖@黑哥好酒、@阿陶品酒、@飛哥文化等均對四特酒天工給予了高度評價。
致敬民族經(jīng)典,重溫時代記憶
口感和品質之外,看似普通的玻璃瓶下是獨特的文化傳承和匠心工藝。首先,“天工”之名源于《天工開物》這部偉大的工藝百科全書,這部書由江西人宋應星所著,它深刻影響了中國乃至日本、西歐等地的科技發(fā)展進程,而四特酒的原產地樟樹也在江西,四特酒天工傳承《天工開物》中記載的古法釀造,串聯(lián)起了獨一無二的文化路徑。
從天工1972到天工1988,延續(xù)了一脈相承的傳統(tǒng)瓶形,從中也看出四特酒致敬經(jīng)典、傳承不息的理念。典雅簡約的瓶身之上,每款酒名中的數(shù)字年號還代表了四特酒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1972年,四特酒獲得“酒中佳品,味道獨特”的經(jīng)典贊語;1988則是為紀念這一年四特酒所開創(chuàng)的特香型被認定為中國白酒的新香型。四特酒用致敬歲月的表達形式為產品再增添一分文化厚度。
登陸高端平臺,持續(xù)加碼升級
四特酒天工由“釀酒大師手工班”傾力打造,出酒率不到3成,可謂滴滴稀有,光瓶包裝不僅沒有拉低其檔次,反而增加了辨識度,推動其成為四特酒發(fā)力高端的代表作。近年來,四特酒天工頻頻登陸糖酒會、健博會等行業(yè)交流合作平臺,獲得客商的廣泛好評,并榮膺“華夏獎”、“青酌獎”等業(yè)內榮譽,取得了相當出彩的市場反響。
從四特酒天工的成功可以看出,在當下白酒行業(yè)競爭日趨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大環(huán)境下,光瓶酒的賽道卓爾不群,樸素包裝的背后是一份去偽存真的真誠,看得見的酒體中蘊含著匠心工藝和文化傳承,滿足了人們對稀有價值和歷史情懷的需求。以此看來,未來高檔光瓶酒或許將是白酒行業(yè)最具市場潛力的品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