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外交使者,他的使命失敗了。三,外交整體局勢不同春秋時期與戰(zhàn)國時期,整體的外交局勢也不同。張騫的使者團出發(fā)了。是一種正常的外交往來。一出去,就碰上了匈奴的騎兵。一,外交人員身份及表現(xiàn)不同在春秋與戰(zhàn)國,外交人員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①外交人員身份不同,②外交的禮儀不同,③外交的辭令不同,下面分別說說。
為什么會有人罵李鴻章?
歷史對于一個的名人的評價,往往在不同的時代,都有不同的局限性。很多歷史人物都有過貢獻,有過污點。對李鴻章的評價,有過不公平的年代,有過矯枉過正的時期,最終都會形成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歷史評價。一、晚清的股肱之臣成為朝廷的背鍋俠李鴻章在晚清對國家的貢獻還是有目共睹的,只可惜他生不逢時,用自己一生的心血去維持著大清風(fēng)雨飄搖的江山。
有他作風(fēng)干練,目光長遠,勤于外交、行事務(wù)實,西方國家對他了解程度最深。李鴻章提出的開辦洋務(wù)、留學(xué)歐美、興辦水師等建議均被朝廷采納。國際上送了個綽號“東方脾斯麥”。不想,大清這輛破車壞得太嚴重了,李鴻章可以說是個非常優(yōu)秀的司機,但能決定這輛車能不能在路上開得好,還真不是取決于司機的技術(shù)。甲午一戰(zhàn),大清戰(zhàn)敗求和。
這哪是李鴻章不想打勝,更不是李鴻章想簽這《馬關(guān)條約》。反而是李鴻章在會談現(xiàn)場據(jù)理力爭,希望能保住每寸國土,少賠點錢。但這種談判更不不是對等談判。最后,在被日本人打進面部一顆子彈的情況下,日本才放寬條件,少要了1億兩白銀?!恶R關(guān)條約》這鍋李鴻章背得確實有點冤。換別人,還真談不成這樣。不信,你讓皇帝排他老師翁同龢去試試!這《辛丑條約》簽得就更冤了,李鴻章在廣東,基本就要是退居二線的架勢,結(jié)果慈禧無厘頭地“向十一國宣戰(zhàn)”,弄得這老頭想去睡個安穩(wěn)覺都沒辦法。
八國聯(lián)軍進京之后,朝廷沒有人能去和洋人談的,最后還是讓李鴻章去應(yīng)付洋人。為了大清,這位老人拖著風(fēng)殘之軀再次站到了歷史的審判席上。李鴻章深知身上背負了太多的千古罵名,于是簽完最后一個賣國條約之后,就結(jié)束了悲情的一生。梁啟超說:“吾敬李鴻章之材,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二、罵李鴻章,本質(zhì)上是罵李鴻章所代表的的清政府,恨李鴻章,是恨李鴻章助紂為虐。
國人罵了李鴻章上百年了,不是今天才罵的。但今天,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年少不識李鴻章,如今方知真中堂”。國人開始再次關(guān)注這位一代名臣曾經(jīng)的所作所為。故而,大量的關(guān)于李鴻章的奮斗史被公布,對李鴻章的敬佩之情也越來越高。但大家要注意,他一生簽下了30過個條約,是到什么年代都無法改變的事實。大多網(wǎng)友罵李鴻章,多半會抱著這種想法。
西楚霸王戰(zhàn)敗,不肯過江東,自刎于垓下,成就人杰與鬼雄之名。丁汝昌雖然能力不濟,但自殺殉國,也算壯哉!你李鴻章簽下這賣國條約,于心何忍。不過,也有網(wǎng)友不同意這種說法,偌大各朝廷,敢于面對國難的人都沒有?不管大家都多少種觀點,但都有共同指向,那就是李鴻章服務(wù)的清朝政府。而清朝政府茍延殘喘,確實有不少李鴻章的功勞。
王玄策是唐朝第一使者嗎?
算不上,王玄策不過是個有才卻熱心功名利祿的小人而已。王玄策一生基本上默默無聞,最高也就是從五品下的朝散大夫,史書上連列傳都沒有。他一生最大價值是出使天竺數(shù)次,為唐王朝與印度半島各國之間聯(lián)系奠定了基礎(chǔ)。其中一次,使團被中天竺襲擊,王玄策逃到吐蕃和泥婆羅,借兵攻破了中天竺國都,活擒了中天竺國王送往長安。這個事情被譽為“一人滅一國”,確實做的不錯,很是提氣。
其他就沒了,印度次大陸天竺各國本身是一盤散沙,處于分裂狀態(tài)。加上道路交通氣候條件限制,根本就不是大唐發(fā)展的重點方向。整個唐代,天竺各國存在感非常弱,與唐王朝的聯(lián)系也不緊密。當時王玄策代表著亞洲最強大的唐王朝,吐蕃當時正是最巴結(jié)大唐的時候,天竺小國林立,都在吐蕃勢力范圍之內(nèi),打一個中天竺小國沒費太大力氣。
王玄策干了一件大蠢事,把那個加速李世民死亡的胡僧那邇娑婆寐從天竺帶到了長安,之后李世民吃了胡僧煉制的長生藥很快去世。從古至今,哪個正人君子是靠給上司提供這類東西上位的?這就是我說王玄策是個熱心功名利祿小人的原因。換成其他人,路上就把胡僧一刀砍了,還能讓他到長安去誘惑皇帝?王玄策之后史書再無記載,牽涉到皇帝生死大事,沒把王玄策也殺掉就算寬容了,更別想升官了。
說到唐朝外交家,有幾個人的作用更大一些:比王玄策稍早的唐儉,以禮部尚書、國公身份出使東突厥,了解這個當時唐王朝的最大敵人虛實,堅定了李世民消滅東突厥的決心。幾年后,唐儉又親自出使招降東突厥,迷惑頡利可汗放松戒備。李靖大軍突襲頡利可汗王帳的時候,唐儉就身處亂軍之中,能夠活著回來就是一個奇跡。滅東突厥的大功,李靖和唐儉可以說各占一半,說唐儉是唐王朝第一外交家還差不多。
還有個武則天時期的郭元振,此人在蜀中任職多年,熟悉吐蕃政治格局和風(fēng)土人情,面對吐蕃大相論欽陵毫無懼色,對于論欽陵提出要武周割讓安西四鎮(zhèn)的要求,以要求吐蕃用吐谷渾青海故地交換反制,打消了吐蕃的非分想法。之后又向武則天上書,在吐蕃高層實行反間計,壓制武周多年的論欽陵被吐蕃贊普殺掉,通過外交手段解決掉了這個中原大敵,緩解了吐蕃給武周的軍事壓力。
什么樣的葡萄酒送禮有面子?
葡萄酒分兩種,第一種是酒莊酒,第二種是工廠罐裝酒。酒莊酒精致,味道濃,風(fēng)味多。余味久;工廠酒就是流水線生產(chǎn),只追求產(chǎn)量而不追求質(zhì)量。酒莊里的酒自然都是好酒,酒莊酒是根據(jù)自己莊園的面積和葡萄的產(chǎn)量來申報產(chǎn)能、產(chǎn)量,是絕對不允許購買異地的葡萄或葡萄汁來加工生產(chǎn)的。所以,產(chǎn)量較小,通常年產(chǎn)量只有幾十萬乃至百萬瓶,也因此出產(chǎn)的葡萄酒都具有酒莊獨特的個性和品質(zhì)。
如何區(qū)別好的紅酒和壞的紅酒?
沒人回答,青椒研究員找大師科普了下!一、多看多記。舊世界里記下梅多克、格拉夫、圣埃美隆、勃艮第、波美侯、蘇玳列級名莊及意大利、西班牙名莊,新世界里記下澳洲雙紅五星莊和智利十八羅漢及美國嘯鷹、作品一號、鹿躍等名品。最好記得單公、雙公、洗發(fā)水、周伯通、蘋果等酒莊綽號,此處不列舉。二、快速辨識葡萄酒。瓶身:1.瓶底凹陷越深酒越好,這雖然不準確但有一定道理,因為瓶底越深越方便沉淀雜質(zhì),提高葡萄酒陳年潛力,當然法國很多列級瓶底并不深,所以說這不絕對。
2.即便瓶底較淺,但好的葡萄酒使用的瓶型包括瓶底防滑螺紋、凹陷的造型都比較考究,與廉價的有明顯區(qū)別。3.通常名莊酒的瓶封印有能體現(xiàn)酒莊信息或展現(xiàn)酒莊特色的logo或標志,造型精美,使用的材質(zhì)也比較硬朗。法國部分中級莊和意大利部分名莊除外。4.逢盒多坑、逢金標、銀標多坑兩個原則。意思是如果看到有用精美的包裝盒來包裝酒,那這種酒是平價酒、廉價酒的概率相當高;如果看到酒標是金屬標(金標、銀標),同樣平價廉價的概率也很高,因為名酒酒標通常不會太浮夸。
法國寶瑪?shù)葌€別列級除外。三、從酒標信息看葡萄酒。首先知道產(chǎn)地,幾個國家的英文記熟;其次根據(jù)每個國家對葡萄酒的原產(chǎn)地保護制度劃分看葡萄酒等級,這個信息通常會在酒標上注明。具體自行百度,網(wǎng)上有對照的英文,通常等級越高,價格越貴,意大利除外,因為部分超托名莊因為并不使用當?shù)仄咸厌勚?,自成一派,所以目前還停留在最低等級,但不影響其葡萄酒的品質(zhì)和享譽全球的名聲。
如果是法國,即便是aoc等級也不能說明酒的品質(zhì),因為法國aoc已經(jīng)泛濫成災(zāi);第三,根據(jù)酒標信息標注習(xí)慣看葡萄酒。此處適用于法國。波爾多莊名前綴chateau,勃艮第前綴domaine,有這個前綴的不一定是好酒,但沒有的基本只有兩種情況,一是列級副牌,二是平價廉價酒;第四,辨識列級莊、中級莊和村莊酒。此處適用于法國。
法國列級莊都會有Grand Crus Classes字樣,中級莊有Cru Bourgeois字樣,村莊酒有village字樣;第五,從產(chǎn)地推斷酒的品質(zhì)。通常酒標上產(chǎn)地越具體、范圍越小,酒的品質(zhì)越高,比如法國列級莊產(chǎn)區(qū)不會標注波爾多大區(qū),而會具體到瑪歌、上梅多克等子產(chǎn)區(qū),因此,但凡看到酒標上有赫然醒目的bordeaux字樣,其國際均價一般就幾十元;第六,分清酒莊酒、酒商酒和貼牌酒也就是oem,多適用于法國酒,具體自行百度,通常酒莊酒品質(zhì)要高于酒商酒包括oem,因為酒莊有更成熟和完善的釀制體系,但不是絕對;第七,從年份看葡萄酒。
分清大年、優(yōu)質(zhì)年、平常年和渣年。比如法國09、10年是大年,11、12是平常年,13年是渣年,14年是優(yōu)質(zhì)年,蘇玳產(chǎn)區(qū)貴腐13年是大年,12年是渣年,意大利托斯卡納和皮埃蒙特10年都是大年,其他不細說,具體自行百度;第八,從陳年時間看葡萄酒。波特、雪莉和貴腐陳年潛力都較高,博若萊新酒適合早飲,這幾種都不細說,干紅,并不是年代越久越好,大部分紅酒的適飲期只有五年,少數(shù)可達十多年,只有極少數(shù)頂級名莊且大年份能陳40乃至五十年以上,超年限的酒通常已成醋,從陳年潛力也可以推斷價格,五年以下的售價在200元以下,十年以上的300至700元,三十年左右的800至2000元,五十年以上的2000起步,此處的價格是合理售價,線上活動價、掃碼價和不良商販將成本翻幾十倍的虛高售價不作為參考。
另,特別注意掃碼價是最不靠譜的價格;第九,了解各國盛產(chǎn)的葡萄品種。比如澳洲西拉(設(shè)拉子)、意大利內(nèi)比奧羅和桑嬌維塞、西班牙丹魄、阿根廷馬爾貝克等;第十,其它標注。如Riserva(reserva),即珍藏級,此處針對舊世界紅酒,表明品質(zhì)較高,另外還有精釀等標注,新世界法規(guī)中沒有明確界定,因此意義不大;vieille vigne,即老藤,澳洲對這個概念有嚴格規(guī)定,可樹齡30年以上才可稱之為老藤,往上還有70年老藤,百年老藤。
四、關(guān)注葡萄酒評分體系。rp、we、ws、js、大紅蝦、蘭頓等,不細說。多看看,了解每年的行情。五、辨識酒的真?zhèn)?。通常從瓶身pin碼等防偽標識、酒標酒封與正品差異即可辨別,具體百度。從液位可辨別陳年葡萄酒的真?zhèn)?,具體百度,只有少數(shù)酒莊每年會往陳年葡萄酒中注入新酒以保證其水位。以上,是入門速成途徑。如有問題,請路過的大神指正或補充。
古代中國人是從哪一年,到世界各地的?
這個就很難說了,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定有人曾經(jīng)從西方到過東方,也有人從東方到過西方,只是沒有留下記錄。而真正打通東西方文明通道,當然是張騫。1.歷史的偉大時刻,往往并不是處心積慮的宏大計劃所引發(fā),它的一開始僅僅是一個小目標,而往往是這樣的小目標,在一日復(fù)一日的平淡中迫進,在抵達終點時,無論人們?nèi)绾螝g呼慶祝,都無法洞悉這個小小目標背后的偉大意義。
張騫的鑿空西域就是這么一個以微小起步,以偉大延續(xù)的歷史時刻。很多年以后,所有的歷史學(xué)家毫不吝嗇自己的評價。美國學(xué)者普雷斯頓在著作《地理學(xué)思想史》中寫道:張騫是中國偉大的地理學(xué)家,是東亞第一個發(fā)現(xiàn)地中海文明的人。梁啟超寫道:堅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開幕第一人。歷史學(xué)家翦伯贊說:張騫使中國種族第一次知道中原以外還有廣大的西方世界,從而開辟中國史上政治和經(jīng)濟之新時代。
日本桑原博士在《張騫之遠征》中寫道:張騫是東亞第一個接觸地中海文明的人,他改變了古代中國以及古代日本對世界的認識。而一向?qū)υu價中國歷史人物保持謹慎的《劍橋中國史》終于也不吝贊詞:完成了探索中亞的史詩般的功業(yè)。偉大的外交家、第一個睜開眼看世界的中國人、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東方哥倫布。這些桂冠齊聚在張騫的頭上。
如果張騫知道后者加諸于他的這些頭銜,他是否理解這其中的意義?當時的他是否察覺自己所做的一切將對未來產(chǎn)生何等重大的影響。也許在他踐行使命,或者在他完成使命的那一刻,他對這些前景有些許的感應(yīng)。但在他接下使命的那一刻。如同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是為了庸俗的黃金與香料,張騫在接下那個使命時,他內(nèi)心里只會充滿那個現(xiàn)在看來微不足道的念想:找到大漢的盟友。
公元前139年,漢朝張榜召士,尋找一名愿意去西邊。2.那一年,漢朝的邊境截獲了一名叛逃的匈奴人。這位匈奴人很快被送到帝國的首都長安。也許是為了納投名狀,這名匈奴人提供了一個讓漢武皇帝頗感興趣的信息。在現(xiàn)在甘肅的河西走廊一帶,原本生活著一個叫月氏的國家。匈奴大舉進攻月氏,將月氏德高望重的國王斬殺,用他的頭骨做成飲器。
又迫使月氏西遷。月氏對強橫的匈奴充滿怨恨,只苦于沒有盟友跟他一同進攻匈奴。事實上,這并不是一個即時的情報,它整整晚了三十年,匈奴殺月氏王,驅(qū)月氏發(fā)生在公元前174。這也不是什么機密信息。早在匈奴發(fā)兵的那一年,匈奴的單于炫耀般給當時的漢文帝寫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已派兵進攻月氏,不但夷滅月氏,還一舉降服了樓蘭、烏孫、呼揭等二十六國。
言下之意,匈奴早在西域那片廣闊的領(lǐng)地劃下了自己的勢力范圍。漢朝就不要再奢望從中分到一杯羹。事實正是如此,如漢朝在后面于西域設(shè)西域都護府一樣,匈奴早早在西域設(shè)立了僮仆都尉??梢哉f,如果非要認為這個情報有所價值的話,無非是透露了一點,月氏對匈奴懷有極大的仇恨。急需尋找可靠的軍事盟友,一同進攻匈奴。這似乎是從匈奴殺月氏王,取其頭做飲器,又驅(qū)逐月氏推出的一個猜想,而非什么實際的信息。
而張騫用十年的努力去證明,這何止是猜想,簡直是臆想。但剛登上皇帝寶座的漢武皇帝依然對這個沒有多少實際內(nèi)容的情報產(chǎn)生了異乎尋常的興趣,進而公開招士,尋找前往西域,尋找月氏并結(jié)盟的人。這一切,源于帝國西邊的隱患匈奴。3.在中國結(jié)束三百年戰(zhàn)國,由秦帝國走向統(tǒng)一的同時,北方的游牧部落同樣聚集在一起。馬背上的民族同樣產(chǎn)生了一位不亞于秦始皇的領(lǐng)袖:冒頓單于。
冒頓是頭曼單于的兒子,因為古老的后宮宮斗,他被送往當時還極為強大的月氏做人質(zhì)。剛?cè)?,他的父親頭曼單于便發(fā)動對月氏的攻擊,企圖借刀殺子。危難之時,冒頓偷出一匹良馬,逃奔回國。頭曼單于對兒子的逃奔有了新的看法,認為這一個勇敢的行為,從而放棄了殺子的念頭,反而給他一萬騎兵統(tǒng)率。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冒頓帶著這一萬父親給予的騎兵,所做的第一次事,就是確立自己的權(quán)威。他打造了一種鳴箭,下令:凡是我鳴箭所射的目標,如果有誰沒有追隨全力射擊,我將斬下他的頭!一開始,冒頓射鳥獸,部下有不聽從者,冒頓斬之。于是,再沒有人不跟隨冒頓的鳴箭。過了一段時間,冒頓開始射良馬,左右有愛馬而不射者,冒頓斬之。于是,再沒有人放不下自己的惋惜之情。
又過一段時間,冒頓的鳴箭射向了自己的妻子,左右有恐怖而不射者,冒頓斬之。于是,再沒有人放不下自己的恐怖。漸漸地,冒頓抹去了這些部屬的意志,把他們所有的行為都歸納到自己的意志之下。冒頓最后抹掉的是屬下舊有的忠誠。在一次追隨父親頭曼單于的狩獵過程中,冒頓將鳴箭射向了自己的父親,箭矢大鳴之時,群箭紛紛射向了頭曼單于。
這就是匈奴史上的鳴鏑弒父,冒頓用這種訓(xùn)練野獸條件反射的方法確立了自己在匈奴的地位。雖然殘酷,但冒頓依然稱得上是匈奴最為雄才大略的領(lǐng)袖。因為他把匈奴帶上了草原霸主的寶座。4.彼時的匈奴,不過是北方數(shù)個強大部落中的一支,除了它,南有月氏,東有東胡。聽說冒頓弒父自立,東胡趁虛而入,索要匈奴的千里馬。匈奴人說:此是匈奴之寶,豈可贈人。
冒頓搖頭:既然東胡是我們的鄰國,怎么可以吝惜一匹馬呢?冒頓將馬送了過去。不久后,東胡又送來信,索取另一樣?xùn)|西:請將你的一位閼氏送給我。閼氏,單于之妻的別稱。匈奴的大臣憤怒了,這是匈奴的奇恥大辱,我們絕不可答應(yīng),而應(yīng)該立馬發(fā)兵攻打東胡!冒頓再次搖頭,怎么可以為了一個女人破壞兩國之間的友誼呢?冒頓將心愛的閼氏送了過去。
東胡王尤如貪婪的漁夫,提出了第三個請求:我們要占有東胡跟匈奴之間的一塊空地。害怕東胡又提出過份請求的匈奴大臣們松了一口氣,那不過是一塊被丟棄的土地,東胡人要就讓他們拿去吧。冒頓拍案大怒:土地,是國家的根本!豈可隨便送人!冒頓斬殺那些說可以送土地的人,率領(lǐng)壓抑已久的匈奴大軍殺向了東胡。被匈奴麻痹的東胡毫無應(yīng)戰(zhàn)準備,一戰(zhàn)而潰,東胡王被殺,東胡國滅。
僅僅十余年,冒頓東征西戰(zhàn),滅東胡,逐月氏,服樓煩,終于建立起了東達遼河,西至蔥嶺,南達長城,北抵貝加爾湖的龐大草原帝國。這樣的一個強大帝國,顯然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5.中原王朝跟匈奴早已經(jīng)交手多次,漢朝之前的每一次交鋒,都是中原占據(jù)上風(fēng)。趙國的李牧曾經(jīng)大敗匈奴十萬大軍,使匈奴十年不敢近趙國邊城。秦朝的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又筑起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迫使匈奴再次北遷。
最近一次中原與匈奴的大戰(zhàn)發(fā)生在漢朝,是大漢開國后最為難堪的一幕,漢國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率領(lǐng)三十萬大軍北征匈奴,卻被匈奴反圍在白登。最后走了夫人路線,賄賂冒頓的妻子,匈奴大軍放開了一條生路,劉邦才逃了出去。此后的匈奴占據(jù)著絕對的優(yōu)勢,甚至在劉邦去世后,冒頓給呂后寫來一封極為唐突的信:你我都是寂寞孤獨的君主,何不以已所有,換已所無?帝國的太后公然被他國國君調(diào)戲,這是大漢史上讓人臉紅的一幕。
但這一切,漢朝忍耐了下來。從呂后到文景兩朝,漢朝實施和親的計劃,小心翼翼的保持著與匈奴的和平狀態(tài)。任何剛言與匈奴開戰(zhàn)的言行都將受到喝斥甚至刑法的嚴懲。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種狀態(tài)不可能永遠維持,大漢帝國跟匈奴帝國遲早將有決定性一戰(zhàn)。只是這一戰(zhàn)要從哪里開始?漢武帝積極準備著一切,他在自己的上林狩獵苑訓(xùn)練著帝國的將領(lǐng),從全國各地尋找可以出謀劃策的人才,儲備戰(zhàn)馬糧草等各種戰(zhàn)爭資源。
然后,他放出榜單,尋找可以出訪月氏的人員。是漢武帝的靈機一動也好,又或者是漢武帝意味深長的布置,它在漢武帝所有的計劃當中,都是最微不足道的一步小棋。就像今天的人類,在太空中突然捕捉到了一個不尋常的電波,然后向太空發(fā)射一枚探測衛(wèi)星。除了下意識的反應(yīng),其實很難說是處心積慮。因為沒有人知道這次出使會得到什么,會發(fā)現(xiàn)什么,又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如果有收獲當然最好,如果沒有收獲,也沒有什么太大的損失。這是漢武帝的張榜招士最真實的想法,這個想法跟溝通歐亞文明,跟開拓偉大絲路,跟發(fā)現(xiàn)另一個世界這些宏大的目標全然不沾邊。張榜招士說明了另一個信息。沒有人心甘情愿愿意去。6.在張騫鑿空西域之后,出使西域成了大漢朝最為熱門的職務(wù)。無數(shù)的人為之瘋狂,甚至編造各種傳奇的事物,吸引漢朝皇帝的興趣,從而組織起一支支出使的隊伍。
而出使者往往并不是什么高尚之徒,他們是長安的惡少安,是貪婪無比的投機之徒,他們中飽私囊,侵吞漢朝給諸國的禮物,甚至倚仗大漢國威,欺凌弱國,強索財物。當然,這其中也不乏帶回新鮮事物,或者給西域各國送去全新事物的使者,也不乏發(fā)現(xiàn)新土地的使者。但是,他們的名字往往很難見于史冊。甚至他們常常冠以張騫鑿空之后獲封的爵名:博望侯。
因為探索的至高桂冠永遠都只屬于開拓的第一人。后人不過是沿繼他的足跡去寫另一個故事。只有走前人未走之路的人,才配得上開拓者這兩個字。而開拓者之所以偉大,因為他們所嘗試的,是前人未及的領(lǐng)域。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美洲才會成為冒險者的天堂。張騫鑿空,西域才會成為野心家的樂土。在張騫之前,關(guān)于西域最為詳細的記錄是一則神話:周天子駕著長有翅膀的巨馬,日行萬里來到傳說中的昆侖神山,拜見了豹尾虎齒的西王母,獲得到了三千年方結(jié)果的蟠桃……神話的詮釋給那一片未知之地徒增神秘。
中原的人民對那片土地的了解,用小小的一片竹簡就可以注解完全。他們只知道在秋天馬肥的時候,草原上會奔出一群群善騎精射的騎兵。他們呼嘯而下,沖進村莊,劫走財物,留下死亡與硝煙。然后消失于紅的戈壁或綠的草原之后。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從哪里來,西方人甚至將這些神出鬼沒的騎兵稱為上帝之鞭,直到今天,依然沒有人能夠準確的說出匈奴的王庭到底在哪里。
那是一片未知的領(lǐng)地,是一片混沌所在。出使月氏,是一件充滿著不確定性的使命。出使,起碼得知道路線,知道對方所在國的位置。像數(shù)百年后,偉大的玄奘西行之時,也知道他目標的具體方位。因為一個匈奴叛者的過時情報,就要去從未去過的地方,尋找一個不知道是否還存在的國家,然后去完成一個一廂情愿的盟約。無論從哪方面看,這都是史上最不周全的計劃。
但是,正因為這些不確定性,成為這項使命的榮耀寶石。也因為這些風(fēng)險過濾掉了世上的平庸之輩。使真正的英雄站到了前臺。身為郎官,就算留在長安,同樣會有機會的張騫說,這個任務(wù)就由我去完成吧。在時代的長河中,無數(shù)的人選擇了眼前的安逸,他們拒絕改變,他們厭惡風(fēng)險,只有那些肯把自己置身于最大不確定的人,才有機會抓住歷史給予的機會。
張騫無疑是這樣的勇者。7.公元前139年,帶著一百個挑選的隨從和漢朝準備的禮物,張騫出發(fā)了。這在當年的長安,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當年的漢帝國生機勃勃,是一個醞釀各種奇跡的時代。無數(shù)的賢才從全國各地匯集長安,提供自己偉大的妙想,削藩、建軍、尊儒……亦有無數(shù)的人從長安出發(fā),將帝國的意志傳遞至中原的每一個角落。
張騫的使者團出發(fā)了。如同人類向外太空放出一枚小小的探測衛(wèi)星,沒有人寄望它能完成對文明的偉大發(fā)現(xiàn)。對于西方那片未知之地,我們只是要做點什么,僅此而已。張騫走出了城門,他的內(nèi)心無疑是激動的,他意識到自己終于可以開拓屬于自己的事業(yè),或許某一天,他可以跟某位名將或者大儒一樣,得到皇帝的稱贊,百姓的敬重。在帝國最鼎盛的一頁,留下自己的印記。
他報著這樣的期望,但他意識不到他開拓的事業(yè)將偉大如斯。對他,這是重大的一步,對大漢,卻是一盤大棋中的一小步。而對歐亞的歷史,卻是穿越時空輝煌千年的一步。在張騫邁出長安之前,所有的文明都是區(qū)域的。東方跟西方相互隔絕,希臘的柏拉圖們討論哲學(xué)。東方的老子孔子討論道跟禮,西方的發(fā)明家探尋著幾何學(xué)的奧秘,東方的藝術(shù)家們創(chuàng)造出精美絕倫的瓷器和比人的肌膚更為細膩的絲綢。
他們還從未正式見面,打一聲招呼,握一下手。在張騫之后的一千多年,馬可·波羅方才來到中國,哥倫布的船隊也要等到張騫的使節(jié)團出使一千三百多年后,才從西班牙的巴羅斯港揚帆啟程。這些文明在各自的領(lǐng)地生機勃發(fā),它們需要張騫于浩瀚的戈壁上劃下一條不可思議的線條,將東西方的文明聯(lián)結(jié)在一起。張騫的使者團出發(fā)了,不經(jīng)意間,世界的文明開始握手,張騫用他的腳,拉開了世界史的第一幕。
一出去,就碰上了匈奴的騎兵。8.在當年月氏曾經(jīng)的居住地河西走廊,張騫的使者團被匈奴的騎兵抓住了。匈奴騎兵一眼就看出,這些突然出現(xiàn)、行蹤詭異的漢朝人絕對不會是為了匈奴跟漢朝的友好而來的。張騫被抓到了匈奴的王廷,一個現(xiàn)在都不知道具體所在的地方。此時的軍臣單于是冒頓單于的孫子。望著這群奇怪的漢朝使臣,匈奴單于嗅到了其中的不尋常。
漢朝之西,都是匈奴的地盤。這些人為什么不打招呼就出現(xiàn)?厲聲喝問之下,張騫選擇了據(jù)實以告。或者,張騫原本就沒打算隱瞞,因為出使原本就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是一個國家合乎情理的舉動。當然,他沒有透露自己出使月氏,是為了聯(lián)合月氏進攻匈奴。他只是告訴對方,自己是大漢皇帝派出來出使月氏的,是為了增進大漢跟月氏兩國的友誼。
是一種正常的外交往來??墒牵@位軍臣單于向來以第六感敏銳而著稱,數(shù)年后,這種敏銳幫他逃脫了致命一擊,從大漢帝國精心布置的陷井:馬邑之謀中逃脫。軍臣單于問了一個很簡單也很犀利的問題?!霸率显谖业谋泵妫瑵h朝為什么要去?如果我想派使者去漢朝南邊的南越,你們漢朝能夠允許我去嗎?”在跟中原王朝的交往中,這位軍臣單于顯然了解遠交近攻的策略,隱隱中,他猜到了張騫一行,絕對帶著對匈奴不利的使命。
而此時的匈奴還保持著跟漢朝表面上的友好關(guān)系,軍臣單于不便下殺手。于是,他將張騫軟禁了起來。這一軟禁就是十年。這是張騫另一個君子豹變的開始。很多偉大事業(yè)的開端,往往源于沖動,但真正成就它的,則是時間漫長的錘煉。在偉大事業(yè)的鍛造中,也只有極少數(shù)人才會意識到他們進入到前無所有的領(lǐng)地,他們在從事曠古絕今的偉大征途。
他們往往以一個小小的目標發(fā)芽,在時間的流刷,在苦難的磨練中,聽從內(nèi)心最堅定的召喚,在一個又一個小小的堅持,不起眼的小芽方才長成參天大樹。9.在這十年間,張騫在異國他鄉(xiāng)居住下來,我們無意渲染張騫所受到的苦難。事實上,張騫在匈奴的王廷受到了頗為人道的待遇,后面匈奴人甚至為他找了一位妻子,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在被抓的六年后,漢帝國策劃馬邑之謀。
雙方撕破臉皮,漢帝國跟匈奴帝國全面開戰(zhàn),張騫也并沒有受到多大的沖擊。他依然生活在匈奴的領(lǐng)地,做著一個異國他邦的特別人??墒?,安定對人的考驗,絕不亞于苦難。彼時的西域是另一個生機勃勃的地方,有大方可以開拓的土地,有無數(shù)中原人未曾嘗及的鮮果,更有跟中原完全不同的壯美河山。這里,同樣是一片樂土。很多年以后,漢朝的大軍遠征蔥嶺,一路上不斷有士兵逃脫,這些士兵離開軍隊,進入草原或戈壁,他們帶著耕種、鑄鐵術(shù)、編織等等一技之長,在西域這片土地上尋找到了別樣的生機。
張騫同樣可以在西域扎下根來,開啟另一段人生,而那個出使大月的使命,就當它從來都沒有發(fā)生過好了。至少大漢朝也遺忘了這一支使節(jié)團,從來沒有派人尋找他們,更沒有跟匈奴交涉,索取這一支隊伍。這是一群被遺忘的人。一開始,還有人想著逃跑,還不曾忘記自己的身份與使命,但漸漸地,時間消磨掉一切。人開始尋找另外一種出路,一種讓自己更舒服的出口。
很多人放棄了漢使的身份,張騫身邊的人越來越少。沒有人再相信他們還能完成使命。只有張騫還記得。我們也無意渲染張騫的堅定,他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睡覺睡覺,該娶老婆娶老婆,該生孩子生孩子。只是,在這些之余,他保留著那根漢朝發(fā)給他的使節(jié)。只是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候,他依然記得。我啊,還有一件事情沒有完成。我,是大漢的使臣!10.十年后,張騫終于等來了機會,趁著匈奴防備松弛,張騫帶著為數(shù)不多的隨從逃了出來。
站在茫茫的戈壁邊,張騫需要做一個選擇。是逃回祖國,還是繼續(xù)前行?通常而論,回國是一個比較保險的選擇,因為此時又過了十年,按照草原頻換大王旗的節(jié)奏,誰知道月氏又去了哪里?事實上,后面的探索證明,月氏又發(fā)生了數(shù)次遷移。離漢朝更為遙遠。而且,他們在匈奴呆了十年,手中已經(jīng)掌握了大量的匈奴情報。此時回國,就算沒有找到月氏,也算不辱使命。
而繼續(xù)前行,依然要面對無數(shù)的未知。每一個未知都可能導(dǎo)致任務(wù)失敗。張騫選擇了后者。他決定完成那個連漢朝自己都忘記的使命,尋找到大月,替漢朝找到一位軍事同盟。從這一刻開始,張騫脫離了一個單純使者的身份,他在自己的命運中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完全徹底的聽從內(nèi)心的安排,去開拓屬于自己的偉大事業(yè)。那就啟程吧,前面的路還很遠。
11.這是極為艱苦的行程,這段路程即使是張騫鑿空的千年之后,依然是人類的畏途。一路的飛沙走石同熱浪一同襲來,而高如屋脊的蔥嶺上則刮著刺骨的寒風(fēng)。一路上,沒有補給,沒有地圖,沒有指南針,他們只能沿著人與動物的骸骨前進。沒有吃的,只能依靠身邊一個叫堂邑父的隨從射殺禽獸充饑。這是一次奇跡般的穿越,它之所以能夠成功,唯有神的眷顧才能解釋。
唯一幸運的是,匈奴人為了防止張騫逃回漢朝,把他安置在最西方的邊境。這使得張騫終于有機會脫離匈奴的鄰地,進入到另一個國家:大宛。張騫一直保留的漢朝使節(jié)發(fā)揮了作用,在進入大宛國時,雖然蓬頭垢面,衣衫襤褸,但手中的漢節(jié)使他區(qū)別于一般的流浪者。他獲得了大宛國王的接見。接下來,張騫證明了自己的確不愧為一名優(yōu)秀的外交家。
大宛國王聽說張騫是漢朝的使臣,極為興奮,表示自己早就聽說東方有個富庶的漢國,只是自己一直無緣接觸。想不到今天竟然見到了漢朝的使臣。張騫抓住這次機會,給大宛國王劃了一個大餅:如果有朝一日,我返回漢朝,一定奏明漢帝,為大宛送來財物以示重謝!在中國的古代,平民有兩種極致的境界:封侯拜相。這樣的境界,除了能力,還有際遇等各種復(fù)雜的因素,這才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之嘆。
要達到這樣的境界,無非兩條: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事實上,張騫并不屬于這樣的類型。在當年的長安街頭,他是個不顯山不露水的普通青年,他沒有安邦的文,也沒有定國的武,因為這樣,他才選擇了使者這樣的身份,選擇了探索這樣的領(lǐng)域。那么,看似平凡的人能否成就不平凡的偉業(yè)?是否只有驚世的才華或不世出的武技才能夠青史留名?或許,有一種不那么華麗的品質(zhì),同樣能夠成就不朽。
比如說服力以及親和力。在歷史上,我們從無數(shù)人身上看到了這種不那么閃耀卻擁有不絕潛質(zhì)的力量。比如徐霞客,長孫晟,比如玄奘。張騫就擁有這兩種力量,他憑借著手中的漢節(jié)跟不卑不亢的說詞成功說服了大宛國,使大宛國決定全力資助他的這一次出使,派人將張騫送到了康居國。而張騫再次利用他的能力,得到了康居國的幫助,最終抵達了傳說中的月氏。
張騫比后面很多的漢使都要務(wù)實,也更謙虛低調(diào),這種特質(zhì)讓他得到了最多的朋友,化解了潛在的敵人。而后面的漢使就沒有那么高明了。很多年后,被張騫描繪的大宛汗血寶馬所吸引的漢武帝派出一位叫車令的使臣,準備用金馬換取大宛的汗血寶馬,遭到拒絕后,車令做出了驚人的外交舉動,當場將金馬砸爛,然后揚長而去。這個魯莽的舉動為大漢樹下強敵,車令被大宛國下令擊殺,而漢朝為了挽救聲威,不得不發(fā)動兩次征大宛的軍事行動。
其間喪師十余萬。車令帶著金馬沒有辦到的事情,張騫僅僅憑著一根漢節(jié)就辦到了。張騫沒有衛(wèi)青霍去病的武功,也沒有董仲舒的才華,但他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探究自己的極致,使自己的名字上的光輝,絲毫不亞于那些文臣武將。接下來,張騫終于站到了月氏國的城門前。12.在那些人類群星閃耀的記錄里,總有一個特殊的時間點宣布著某個時刻的不尋常,像西班牙人巴爾沃亞于1513年9月25日上午10點,登上了一座高山,成為第一個看到太平洋的歐洲人。
那么,屬于張騫的閃耀時刻是什么?以他的使命而言,當屬他抵達月氏的這一刻,但這一刻并沒有留下具體的時間。而以他的貢獻而言,又不僅僅是他抵達的這一刻。他的閃耀之處,以出長安的每一步寫就,他的光輝時刻,存在于他的每一次眺望中。因為他所見的每一處,都是中原人從未見過的景象。當然,他依然有使命要完成,說服月氏跟漢朝聯(lián)合,共同進攻匈奴。
事實終于證明,那個匈奴的逃犯說了一個謊言,或者,他說的并不是謊言,但時間讓一切發(fā)生了改變。當年的月氏被匈奴不斷驅(qū)趕,他們翻越天山,走過帕米爾高原,抵達阿姆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一帶。他們意外發(fā)現(xiàn)了新的生存機會。這里水草豐盛,四周也沒有匈奴這樣的強敵,他們忘掉了當年的仇恨,在這里安居下來。聽完張騫的話,月氏人笑了,我們在這里生活得很好,我們不想回去,也不想跟匈奴為敵。
對月氏而言,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這支從中國甘肅遷出來的部落后面還南下進入印度半島,建立了跟漢朝、安息、羅馬并列的帝國:貴霜帝國。又曾經(jīng)一度要求迎娶大漢的公主,被拒后同漢朝宣戰(zhàn),而被班超派兵一舉擊敗。這又是另一段傳奇的經(jīng)歷了。張騫愣住了,他用了十年的功夫,歷經(jīng)千辛萬苦來到月氏,就是尋求跟月氏的聯(lián)盟,結(jié)果月氏完全沒有興趣。
試想一下,如果玄奘來到天竺,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天竺早已經(jīng)不信佛教,到處都找不到佛寺。這該是多么讓人難以接受的境況。對張騫的漢帝國使命來說,這是上帝開的巨大的玩笑。這也是當年那個巨大不確定性的一個殘酷結(jié)局。巨大的不確定性之所以殘忍,之所以讓人避猶不及,就是因為它最終導(dǎo)向的結(jié)局常常不是人所希望的樣子。史書記載,張騫遲遲無法接受這個結(jié)果,他滯留在月氏,努力說服月氏國王,但最終都沒有打動月氏。
作為一個外交使者,他的使命失敗了。但與此同時,他的偉大事業(yè)也在這一刻鑄就。隨著漢帝國使命的終結(jié),另一個更為宏大更為壯麗的事業(y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jīng)長成參天大樹,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塊豐碑。這個使命就是溝通歐亞文明。這個偉大事業(yè)的鑄就,來源于張騫的另一種自覺。對使命的自我發(fā)掘和延伸。13.尋常的平庸之輩需要驅(qū)使才能接受使命,只有真正杰出的人才能延展使命,才能自我塑造使命,并使之完成。
在完成聯(lián)絡(luò)月氏的使命中,張騫自我發(fā)掘,完成了另一項更為魄麗的事業(yè):了解中亞這片未知的世界,溝通歐亞兩處隔絕的文明。十多年前,他不停的用眼睛去看,用筆或者用心去記,甚至他在月氏的一年,我相信他不僅僅是為了勸服月氏,而是為了更多的觀察那片未知之地。因為他的觀察,因為他的記錄。西域這片混沌的世界才向大漢展示了它炫麗的色彩,那些神奇而又富有價值的事物才能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不絕。
而正因為張騫,司馬遷才能在他的史記里留下《大宛列傳》,班固才能在他的漢書里開辟《西域傳》。我們才能真正物理上發(fā)現(xiàn)中國神山昆侖,使它從神壇上走來,成為中國文明確切的存在。世界史也因此從張騫跨出長安那一刻開始寫起。從這個意義上說,張騫遠比哥倫布要偉大,因為哥倫布的遠航,以資源的探索開場,又以一種文明奴隸、消滅另一種文明為結(jié)局,而張騫的出使,以戰(zhàn)爭、征服為起端,而以溝通與交流延續(xù)。
14.停留一年后,張騫決定回國了,為了避免再次被匈奴抓獲,他決定沿著青海羌人地區(qū)前行,可沒想到這里竟然也淪為了匈奴的附庸。張騫再次淪為匈奴俘虜。而這次不幸卻以喜劇收場。因為他得已跟分離的妻兒重逢,而一年后,趁著匈奴內(nèi)亂,他帶著妻兒再次脫逃,從而成功回到了長安。當年從長安出發(fā)的一百多人,只剩下他跟堂邑父這位隨從。
這位堂邑父以其忠誠而得已青史留名,但偉大依然只屬于張騫,因為跟堂邑父的忠誠不同,張騫聽從的是內(nèi)心的使命召喚,驅(qū)動他的是自己堅韌的意志。張騫的回歸轟動了長安,漢武皇帝沒有想到,他當年隨意布下的一枚棋竟然發(fā)揮了作用。但饒是漢武這樣的雄才大略,也絕想不到張騫此行的偉大意義。這次的出使跟漢朝有關(guān),有漢武大業(yè)有關(guān),但絕不僅跟大漢有關(guān)。
它是兩大文明的對接,它的影響要延續(xù)千年,直到漢室帝王荒冢一堆草沒了。在此之后,張騫還做了很多事情。他加入大將軍衛(wèi)青的部隊,利用自己對塞外的熟悉,為大軍在茫茫戈壁中指點水源,為大軍指出行軍路線追擊飄浮的匈奴騎兵。他因此獲得了博望侯的封爵。甚至,他再次出使西域,完成了他上次沒有完成的漢帝國使命,替漢朝爭取到了西域的軍事盟友:烏孫。
國內(nèi)有哪些比較好的葡萄酒品牌可以推薦?
中國國產(chǎn)十大紅酒排行榜1.張裕“傳奇品質(zhì),百年張?!薄顬榍逦轿坏募t酒品牌,但品牌有老化的嫌疑,應(yīng)從傳奇角度去更新,比如“成就品質(zhì)、浪漫品質(zhì)的多角度去更新傳奇的概念”。2.長城“地道名酒,天賦靈犀”——叫賣式的廣告,并沒有清晰的傳達出差異化的訴求,缺乏足夠量的平面媒體傳播,消費者很難知道在在說什么?整合后的長城,面臨著經(jīng)銷商網(wǎng)絡(luò)、和重復(fù)產(chǎn)品精簡帶來得雙重損失,卻也給二線廠家很好的發(fā)展。
3.王朝“酒的王朝,王朝的酒”——有潛在危險的品牌,沒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和產(chǎn)品訴求,空洞的廣告語喊了20年,營銷上不創(chuàng)新,因循守舊,新品開發(fā)不力,已經(jīng)被二線品牌緊緊盯住,是最有可能退出三甲的品牌。4.威龍干紅“威龍干紅”——已經(jīng)是行業(yè)老四的銷售額了,同時也不得不接受,被消費者認為是低端紅酒代表的這一看法。
大力發(fā)展低端紅酒,使企業(yè)快速上規(guī)模,完成了企業(yè)的原始積累,但消費者除了記得威龍的酒便宜,好象沒有其他的概念。5.新天“葡萄故鄉(xiāng),四季陽光”——經(jīng)歷了艱苦探索的新天,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優(yōu)勢定位,同樣在講產(chǎn)地,說法卻比長城的高明的多,消費者也容易認同和理解“葡萄故鄉(xiāng)出名酒”的訴求。6.云南紅“云南人喝云南紅”、“云南從此告別了沒有自己名酒的時代”——云南紅,以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產(chǎn)品配方快速在云南站穩(wěn)了腳跟,接下來攜云貴高原地勢之利,傾盆而下,克貴州、進兩廣、平四川、入湖南,進而憑“釣魚臺國宴用酒”欲揮師北上,也謂壯志凌云。
7.印象干紅“有效溝通、印象干紅”——印象干紅,這個不到一年就聲名鵲起的品牌,品牌定位上走的是一條“體驗消費之路”。8.龍徽干紅龍徽干紅——從“歐陸風(fēng)情化,龍徽盡表達”到“成功人士享受之道”,而至今天“龍采徽映,至尊之選”。龍徽干紅一直走的是高端路線。9.通化干紅“通化干紅”——最古老的葡萄酒企業(yè)之一,由日本人木下溪司于1937年創(chuàng)建。
春秋時期和戰(zhàn)國時期的外交表現(xiàn)有何不同?
東周時期,隨著周朝的衰弱,各個諸侯之間的外交也開始頻繁了起來,而在春秋時期與戰(zhàn)國時期,諸侯之間的外交表現(xiàn)又有很大不同。那么春秋時期和戰(zhàn)國時期的外交表現(xiàn)有何不同?今天我們通過3個對比,一文讀懂其中的區(qū)別與不同。一,外交人員身份及表現(xiàn)不同在春秋與戰(zhàn)國,外交人員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①外交人員身份不同,②外交的禮儀不同,③外交的辭令不同,下面分別說說。
①外交人員身份不同春秋:行人春秋時期,隨著各個諸侯之間外交的頻繁,“行人”這個群體也慢慢興盛起來,行人原本是周朝迎接諸侯賓客的官吏,到了春秋時期,行人發(fā)展成諸侯之間的“外交人員”,他們上傳下達,是連接各個諸侯國的信使。戰(zhàn)國:縱橫家戰(zhàn)國時期的外交人員,也就是蘇秦張儀這些縱橫家了,“縱橫家”名字也來源于他們的策略“合縱”與“連橫”,縱橫家除了春秋時期那些行人外,也有一些地位低下的游士,當時戰(zhàn)國養(yǎng)士之風(fēng)很盛,這些士人通過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改變了自己的地位,得到諸侯的信賴。
②外交的禮儀不同春秋:遵守禮樂春秋時期,雖然周天子衰弱,但是人們的觀念里還存在有西周的禮樂,當時各諸侯的外交還是遵守禮樂,要按照禮的制度進行的,因此春秋行人在外交中,也必須遵守禮樂,無論什么場合,就算是兩軍交戰(zhàn)時,也不能失了禮數(shù)。戰(zhàn)國:禮崩樂壞戰(zhàn)國時期,禮崩樂壞,周朝的禮樂制度已經(jīng)被破壞,人們利益至上,禮樂觀念變得很淡薄,此時的縱橫家也都不再遵守禮樂,常常爾虞我詐,不守信義,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對方。
③外交的辭令不同春秋:禮樂約束,斯文委婉春秋時期,由于大家還深受禮樂的約束,所以行人的外交辭令也非常講究,不然可能就受到別人的嘲笑,他們的辭令文質(zhì)彬彬,語言優(yōu)美動人,斯文委婉,取用《詩經(jīng)》里的詩句,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也使得他們說的話更有說服力。戰(zhàn)國:開門見山,利益至上戰(zhàn)國時期,禮樂被破壞,縱橫家也不需要再守著禮,他們常常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以利益來游說諸侯,善于運用各種形象的寓言比喻當時局勢,讓人不容置疑,以此來說服他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二,“人質(zhì)”的現(xiàn)象不同外交中,當然少不了“人質(zhì)”的參與,當然在春秋時期與戰(zhàn)國時期,“人質(zhì)”的現(xiàn)象也有很多不同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①“人質(zhì)”的身份有區(qū)別,②“人質(zhì)”的用途不同,下面分別詳說。①“人質(zhì)”的身份有區(qū)別春秋:公室貴族和卿大夫春秋時期,公室貴族和卿大夫是當時的貴族,大多跟諸侯國君有血緣關(guān)系,在當時也有一定地位,屬于“有價值的”,因此能取得對方的信任,是春秋時期“人質(zhì)”的主要人員。
戰(zhàn)國:公室貴族居多到了戰(zhàn)國時期,“人質(zhì)”的人員,很少有卿大夫的,主要是公室貴族,這是因為在戰(zhàn)國,卿大夫的身份比較復(fù)雜,有的是游士,有的是其他國家的,他們跟諸侯國君也沒有血緣關(guān)系,因此難以取得對方的信任。②“人質(zhì)”的用途不同春秋:信義的憑證、維持春秋秩序的工具因為春秋時期還是比較守信的,因此“人質(zhì)”也是信義的憑證,表示諸侯之間的聯(lián)盟友好關(guān)系,因此大部分“人質(zhì)”在他國也都能受到禮遇和尊重。
除此,當諸侯之間有爭吵時,春秋霸主也會扣押“人質(zhì)”,來維持春秋的秩序,插手其他諸侯的事情,維護春秋內(nèi)部的穩(wěn)定。戰(zhàn)國:謀利的工具戰(zhàn)國時期,諸侯之間也沒什么信義,人質(zhì)也很難取信對方,完全成了諸侯謀利的工具。有的諸侯會扣押他國的人質(zhì),來索取土地,有的通過派遣人質(zhì)到他國,麻痹他人,自己偷偷發(fā)展,早已不像春秋一樣是“信義”的憑證。
三,外交整體局勢不同春秋時期與戰(zhàn)國時期,整體的外交局勢也不同。春秋:多是霸主發(fā)起的會盟春秋時期的外交,大多是霸主發(fā)起的會盟,霸主通過會盟,來確認自己的霸主地位,處理一些事情,或是解決一些糾紛,調(diào)節(jié)各個諸侯之間的關(guān)系,維護當時的秩序。戰(zhàn)國:多是合縱連橫戰(zhàn)國時期,呈現(xiàn)出“邦無定交,士無定主”的局面,各個諸侯之間的外交,大多以當時的利益為準,或是合縱,或是連橫,合縱連橫可以說是戰(zhàn)國的標志。
結(jié)語春秋時期和戰(zhàn)國時期的外交表現(xiàn)有何不同?從外交人員身份及表現(xiàn)、“人質(zhì)”的現(xiàn)象及外交整體局勢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偟膩砜?,這些不同都跟禮樂有關(guān)系,春秋還遵守禮樂,一切都會受到禮樂的限制,也會守信,而戰(zhàn)國禮崩樂壞,信義全無,多是詭詐之道,因此也使得春秋與戰(zhàn)國的外交表現(xiàn)有著很大的不同。參考:《左傳》、《戰(zhàn)國策》、《史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