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問題,存啥?放哪?一起回答。關(guān)于存酒自己喝,懂酒的人都知道一定是存醬香型。為自己存酒,對于普通酒友來說,比為投資藏酒更重要。存酒的意義,就像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歲月蹉跎之后,慢慢老熟。簡單回答:我們知道名酒都有洞藏或窖藏的傳統(tǒng),之所以如此無非是因為這樣的環(huán)境中能基本滿足恒溫、恒濕的小環(huán)境,而且所需能耗最小、存酒成本最低。
收藏白酒要存放在什么環(huán)境里?
很多收藏愛好者認為:老酒收藏有望繼紅酒之后,成為國內(nèi)未來收藏市場一大熱門。 老酒收藏群體日益龐大,但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怎么保存。買到老酒,"跑酒"了怎么辦,老酒保存著實是老酒愛好者一門必修的課程。就像深巷陳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國洪勛舉例說的那樣,"大國說酒在貴州征集老酒,有一位貴陽市民帶來了一瓶1971年的老茅臺,希望能夠參加,但遺憾的是,當專家用手電筒照射瓶身時,發(fā)現(xiàn)酒只剩下半瓶,價值大打折扣,最終大國說酒解釋,因為跑酒太多,無法上拍"。
所以,家有老酒,一定要學會如何保存。封口有講究,"拿捏"要得當 用玻璃瓶裝酒,解決了瓶體的滲漏問題。但是在長期保存的情況下,大多數(shù)瓶裝酒依然沒能完好地保存下來。放在家里沒幾年,瓶子里的酒就"不翼而飛"了。劉劍鋒解釋說,導致酒液大量揮發(fā)的主要原因是封口不過關(guān)。
"以前瓶裝酒的封口主要是油紙、鐵蓋、鐵蓋外包塑料皮,或者軟木塞外封塑料皮。后來,又使用螺旋塑料蓋、螺旋金屬蓋來封口"。 因為以前封口方式以及封口制作工藝的限制,導致一些瓶裝酒即使在特意保存的情況下也不能保證其不發(fā)生揮發(fā)、滲漏,致使多數(shù)普通瓶裝酒無法長期保存,這是許多普通瓶裝酒所共有的缺陷;不過也并非沒有完美保存下來的瓶裝酒。
想存點酒以后喝,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關(guān)于存酒自己喝,懂酒的人都知道一定是存醬香型。醬香型白酒,習酒1988也是佼佼者之一一、推薦醬香型白酒的理由有三:①濃香型的酒存放時間越長,酒味越淡,而且口感不會越來越好。 ②標準的醬香型白酒,酒精度數(shù)為53°。醬香型白酒即使存放10年,口感依然綿柔,而不失霸氣。③醬香型白酒,隨著存放的時間不斷增長,口感會越來越豐富,微量元素相互作用,在歲月沉淀中,會變得越來越飽滿。
二、品鑒一瓶二十年濃香型的白酒的親身經(jīng)歷去年和朋友一起周末小聚,我滿心歡喜拿出一瓶近20年的濃香型白酒款待朋友,結(jié)果讓我們大失所望。飲酒體驗:①味道明顯沖淡了很多,已經(jīng)完全失去了白酒應有的口感。②由于存放時間長,而酒的瓶蓋是塑料制作,塑料味已經(jīng)完全融入酒中,一口下去,一股格格不入的塑料味,讓人無法下咽。
由此可見,傳說中,酒是陳的香,不能一概而論。三、關(guān)于濃香型與醬香型白酒包裝的一些自身的理解從包裝上基本可以看出來,濃香型白酒絕大部分是采用的透明的玻璃瓶,長久儲存陽光的直射,會影響到酒的品質(zhì)。而醬香型酒基本上有一層涂層在瓶子的外表,這樣的設計更有利于長期存儲。四、醬香型白酒的一些基本認知醬香型王者:飛天茅臺,口感豐富、層次分明,貴是必然①高端的醬香型白酒,就算是新出廠的飛天茅臺,口感也不是最佳狀態(tài),但放幾年就完全不一樣了,醬香型白酒的口感,是漸漸變化的一個過程。
②行業(yè)權(quán)威貴州省白酒專家、貴州大學教授吳天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醬香白酒最佳飲用時間為出廠后的5至10年。所以,別過于迷信酒是越陳越好喝。③市面上有一部分53°的調(diào)制醬香型白酒,零售價定價在100RMB左右,口感還不錯。因工藝特殊,長期存放不會發(fā)生太大的變化,所以不建議收藏100元左右的醬香型白酒。④茅臺酒瓶標簽上存儲條件上明確寫著“通風、干燥、陰涼保存”,儲存醬香型白酒對溫度、濕度也有一定要求。
洞藏酒與自家儲存還是有本質(zhì)上區(qū)別的。五、推薦幾款性價比高的醬香型白酒賴茅醬香白酒與茅臺一脈相承,品質(zhì)卓越①賴茅酒傳承藍53° 市場價200~300左右②王家窖藏53°良品、珍品 市場價200~300左右③習酒金典金質(zhì)、銀質(zhì)53° 市場價200~300左右這幾款自己喝性價比較高,建議存放5年至10年之間,口感最佳。
我想存點酒,什么牌子合適?是不是放地窖最好?
兩個問題,存啥?放哪?一起回答。存啥酒?就香型而言,如果題主自己喝酒,喜歡什么香型就優(yōu)先考慮這個香型。為自己存酒,對于普通酒友來說,比為投資藏酒更重要。但是需要注意,對于提升口感而已,清香型白酒不宜長期儲存,一般3-10年內(nèi)為宜;濃香型5-20年為宜;醬香型相當來說更適合長期儲存,儲存15-30年飲用,口感體驗更佳。
就品牌而言,建議著名品牌優(yōu)先,比如茅臺酒、五糧液等;名優(yōu)品牌其次,比如瀘州老窖、劍南春、汾酒、洋河、古井貢酒等;大企業(yè)、著名品牌,相對來說,酒體質(zhì)量有保障一些,產(chǎn)品標準化程度更高一些。小作坊的除非酒體質(zhì)量有保障,不建議盲目儲存。就度數(shù)而言,密封再好的酒,長時間儲存,多少都會有跑酒現(xiàn)象,這里說的跑酒,跑的其實就是酒精。
所以如果長時間儲存,建議考慮不低于50度的高度酒。就容量而言,建議儲存大容量的。大小是相對而言,一般500Ml-10L為宜吧。太小了,不利于酒體陳化,失去了儲存的意義;太大了,不便于儲存,徒增儲存風險。經(jīng)常有酒友問,酒精勾兌的酒能不能喝,既然都有國家標準,說明符合相關(guān)標準的酒精勾兌酒,喝是能喝的,不建議經(jīng)常飲用就好,能不飲用更好。
長期儲存,就更加不要考慮了。存哪里?影視作品里,白酒是埋在地下的;媒體廣告里,白酒是藏在山洞里的;悟空問答里,瓶蓋是要滴蠟裹生膠帶上航空杯的......其實,這些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敗筆。酒和人一樣,是有生命的。存酒的意義,就像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歲月蹉跎之后,慢慢老熟。如果航空杯、生膠帶、滴蠟,可以有效防止跑酒,酒廠不早采納了呀?民間都知道的,專門研究酒、生產(chǎn)酒、銷售酒的人不知道?現(xiàn)代工藝技術(shù)來說,不需要我們做太多無用功。
室內(nèi)和地下室哪個更適合存酒?這兩種存酒方式區(qū)別大嗎?哪種更適合存酒?
簡單回答: 我們知道名酒都有洞藏或窖藏的傳統(tǒng),之所以如此無非是因為這樣的環(huán)境中能基本滿足恒溫、恒濕的小環(huán)境,而且所需能耗最小、存酒成本最低。 室內(nèi)因為氣候及住戶活動等干擾因素,不管是濕度還是溫度都會出現(xiàn)較大范圍的波動,對酒的深度發(fā)酵而言這都是不利因素。 地下室作為最接近窖藏的環(huán)境,應該是不二之選,但是也要做好溫濕度、通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