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鼎新革故
去掉舊的,建立新的?!吨芤住るs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除去。鼎新:更新。
2. 御政之首,鼎新革故
1.
新陳代謝[xīn chén dài xiè]陳:陳舊的;代:替換;謝:凋謝,衰亡。指生物體不斷用新物質代替舊物質的過程。也指新事物不斷產(chǎn)生發(fā)展,代替舊的事物。 例句:世界上總是以新的代替舊的,總是這樣不停地新陳代謝,推陳出新。? ? ? ? ? ? ? ??
2.
標新立異[biāo xīn lì yì]標:提出,寫明;異:不同的,特別的。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例句:她就是愛標新立異,只要新潮服飾一上市,她是必買來穿戴在身,也不管是否合適。? ? ? ? ? ? ? ? ??
3.
革故鼎新[gé gù dǐng xīn]革:改變,革除;故:舊的;鼎:樹立。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現(xiàn)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例句:一個富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對所學知識會舉一反三,敢于革故鼎新,善于古為今用,并且有群策群力的合作意識。? ? ? ? ? ? ? ? ??
4.
吐故納新 [tǔ gù nà xīn]原指人呼吸時,吐出濁氣,吸進新鮮空氣?,F(xiàn)多用來比喻揚棄舊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例句:黨的組織要不斷地吐故納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 ? ? ? ? ? ? ??
5.
獨辟蹊徑[dú pì xī jìng]自己開辟一條路。比喻獨創(chuàng)一種風格或新的方法。例句:他常常獨辟蹊徑,想出別人所不能想到的主意。? ? ? ? ? ? ? ? ??
6.
移風易俗[yí fēng yì sú]移:改變;易:變換。改變舊的風俗習慣。例句:?他倆決定結婚的時候,不搞鋪張的婚禮,移風易俗,在村里起個帶頭作用。? ? ? ? ? ? ? ? ??
7.
除舊布新[chú jiù bù xīn]布:安排,開展。清除舊的,建立新的。以新的代替舊的。例句:改革開放中,我國除舊布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8.
除舊更新[chú jiù gēng xīn]清除舊的,建立新的。以新的代替舊的。例句:新陳代謝,除舊更新,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 ? ? ? ? ? ? ? ??
9.
鼎新革故[dǐng xīn gé gù]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 現(xiàn)泛指除掉舊的,建立拳的。例句:御政之首,鼎新革故;謀篇破題,必出新招。
10.
推陳致新[tuī chén zhì xīn] ①排除陳舊的,生出新的來。指肌體內(nèi)的新陳代謝。②泛指排除舊的,創(chuàng)出新的。例句:大黃的功能是排除各種滯濁之氣,推陳致新,所以被稱為藥中的將軍
3. 鼎新革故 基業(yè)長青
“鼎”的意思是:樹立 革故鼎新 【解釋】革:改變,革除;故:舊的;鼎:樹立。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F(xiàn)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 【出自】周·姬昌《周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p>
革,去除故舊,鼎,取其新義。 【示例】北京地方,受歷代君主的壓力,害得毫無生氣,此后革故鼎新,當有一番佳境。 【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除舊布新、推陳出新、不破不立、改弦易轍、吐故納新、蛻故孳新、改弦更張、標新立異、除舊更新 【反義詞】陳陳相因、因循茍且、抱殘守缺、一仍舊管、因循守舊、保殘守缺、矮子看戲
4. 鼎新革故什么意思
革故鼎新在文化方面就是摒棄讓人心智和認知水平下行的有毒文化內(nèi)容,發(fā)揚讓人心智和認知水平上行的優(yōu)秀文化內(nèi)容
5. 鼎新革故什么
改革開放,體制改革,制定新的黨內(nèi)法制,清理法規(guī)
6. 鼎新革故下一句
革故鼎新和推陳出新是近義詞;標新立異表有新的獨到見解也可表示與眾不同;泛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7. 鼎新革故打一動物
革故鼎新 革:改變,革除;故:舊的;鼎:樹立。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F(xiàn)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革除舊弊,創(chuàng)立新制。
標新立異:意思是獨創(chuàng)新意,理論和別人不一樣。
8. 鼎新革故的鼎是什么意思
1.鼎鐺玉石
謂視鼎如鐺,視玉如石。形容奢侈
2.鼎成龍去
《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曈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焙笠浴岸Τ升埲ァ敝傅弁跞ナ?
同義詞:鼎成龍升,見“鼎成龍去”
3.鼎鼎大名
形容名聲極大
同義詞:鼎鼎有名
4.鼎鑊刀鋸
古代四種酷刑的刑具。泛指最殘酷的刑罰
5.鼎鼐調(diào)和
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傅以如何調(diào)和鼎中之味喻說,遂輔武丁以治國。后因以“鼎鼐調(diào)和”比喻處理國政
6.鼎食鳴鐘
亦作“鼎食鳴鍾”。擊鐘列鼎而食。形容富貴人家生活豪侈
7.鼎新革故
《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舊時多以“鼎新革故”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后泛指事物的破舊立新
8.鼎魚幕燕
《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李善注:“袁崧《后漢書》:‘朱穆上疏曰:養(yǎng)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用之不時,必也燋爛?!蹲笫蟼鳌吩唬骸畢羌驹唬悍蜃又诖艘?,猶燕巢于幕之上?!焙笠浴岸︳~幕燕”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9.鼎玉龜符
舊指傳國之寶及受命之符箓
10.鼎折覆餗
《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笨追f達疏:“施之於人,知小而謀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災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兇?!焙笠浴岸φ鄹拆M”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災禍
同義詞:鼎折餗覆
11.鼎足而立
像鼎的三只腳一樣,三者各立一方。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近義詞:鼎足而三,謂像鼎足一樣,三方面并立
鼎足三分,如鼎之三足,各據(jù)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勢
鼎足之勢,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勢
12.拔山扛鼎
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雄偉。語出《史記·項羽本紀》:“籍長八尺馀,力能扛鼎?!庇郑骸傲Π紊劫鈿馍w世?!?
13.負衡據(jù)鼎
謂身居高位,肩負重任
14.鳴鐘列鼎
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相過?!辩?,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后因用“鳴鐘列鼎”或“鳴鐘食鼎”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15.三牲五鼎
①指盛饌佳肴。②指豐厚的祭品
16.商彝夏鼎
夏商的青銅禮器。泛稱極其珍貴的古董
17.一言九鼎
秦昭王十五年秦圍趙都邯鄲,趙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愿同往。經(jīng)遂曉以利害,楚王同意救趙。平原君因而贊揚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見《史記·平原君列傳》。九鼎大呂,古代國家的寶器。后因以為典實,謂一句話即可產(chǎn)生極大的力量
18.魚游沸鼎
同“魚游釜中”
19.重裀列鼎
喻指生活富貴,位居高官
20.調(diào)和鼎鼐
調(diào)和五味。喻指宰相治理天下
21.瓜分鼎峙
喻國土分裂,群雄對立
22.人聲鼎沸
人聲喧嚷嘈雜,猶如鼎里的水沸騰起來一樣。鼎,古代烹煮用具
23.三分鼎足
謂一分為三,如鼎足之并立。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近義詞:三足鼎立,謂三方如鼎足相峙并立
24.四海鼎沸
形容天下大亂,局勢動蕩
25.嘗鼎一臠
語本《呂氏春秋·察今》:“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diào)”。嘗嘗鼎里一片肉的味道,可以知道整個鼎里的肉味。比喻根據(jù)部分可推知全體
26.禁鼎一臠
御用鼎器中的一塊肉。比喻珍美之物
27.九鼎一絲
猶言一發(fā)千鈞。喻非常危急
28.舉鼎絕臏
雙手舉起鼎而折斷膝蓋骨。《史記·秦本紀》:“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睆埵毓?jié)正義:“絕,斷也。臏,脛骨也。”后以喻力小不勝重任
同義詞:舉鼎絕脰
29.匡鼎解頤
《漢書·匡衡傳》:“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焙笠浴翱锒忸U”謂講詩清楚明白,非常動聽
30.五鼎萬鐘
指高官厚祿
31.彝鼎圭璋
比喻典雅出眾
9. 鼎新革故近義詞
反義詞:固步自封、不思進取、裹足不前、墨守成規(guī)、抱殘守缺、因循守舊
近義詞: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開拓創(chuàng)新、破舊立新、勇往直前、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