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八月這17件大事兒,關鍵詞

張自忠是個富裕家庭的知識分子,怎么適合從軍,也不可能吃得了這個苦。民國五年(1916年),稱帝83天的袁世凱因尿毒癥死去,北洋三杰之一馮國章出任代理總統(tǒng),隨之提拔張宗昌任侍衛(wèi)武官長。7月29日,宋哲元決定將駐守北平的二十九軍主力全部南撤到保定,“以保存實力”,臨走前,他讓老部下、在1933年長城抗戰(zhàn)中揚名全國的張自忠,接替秦德純代理北平市長,與日本人進行“談判周旋”。

如何評價何應欽?

何應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爭議非常大的人物。從個人經(jīng)歷上講,何應欽堪稱勵志典范出生在貴州大山里的何應欽,并沒有什么顯赫的家世。在民國這個“拼爹”的世界里,何應欽實在沒有什么背景可以給自己提供助力??珊螒獨J靠著自己的堅毅和勤奮考取了國內(nèi)的軍校,又以第一名的成績爭取到了清政府名額不多的赴日深造的機會,兩次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

加入國民黨后,從國民大革命時期一直到最后國民黨敗退臺灣,何應欽在國民黨內(nèi)始終是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國民黨幾乎所有的“二把手”職位何應欽都擔當過(國防部長、參謀總長、行政院長等)。無論對他的評價如何,單純履歷上看,一個貴州大山里的孩子,能夠爬到民國二號人物的高位,就算是逆襲小說也不過如此了。

何應欽與蔣介石的關系非常復雜雖然何應欽是個軍人,但他一個具有封建士大夫情結的人。蔣介石跟他同在日本上過軍校,蔣介石還是他的學長,蔣介石創(chuàng)建黃埔軍校,何應欽成為總教官。蔣介石成立國民革命軍,又任命何應欽擔任師長。何應欽認為,正是跟隨了蔣介石,自己才平步青云,大顯身手。從團長一直到戰(zhàn)區(qū)司令,總參謀長,直到軍政部長,蔣介石對他有知遇之恩。

所以,在蔣介石掌權的初期,何應欽對蔣介石可以說是鞍前馬后,鞠躬盡瘁。連自己的老爹去世都不去奔喪,在前線為老蔣拼命。但何應欽與蔣介石也并非毫無嫌隙。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蔣介石被張學良扣押。面對宋美齡等人的和談要求,作為當時國民黨的二號人物,一直為人和善的何應欽卻罕見的持強硬立場,調(diào)兵遣將號稱要攻打西安,給張楊施加軍事壓力。

雖然從名義上講,何應欽此舉是為了救蔣介石??墒钱敃r中外一致認為,作為二號人物的何應欽是想以此借刀殺人,借張楊的手來殺掉蔣介石,自己當老大。西安事變最后以和平解決收場,但蔣介石并沒有原諒曾經(jīng)想“借刀弒君”的何應欽。歸來之后,蔣介石迅速免掉了何應欽的一切實權。此后開始大力扶持陳誠、胡宗南、戴笠等新嫡系,架空何應欽。

西安事變這一件“錯誤”,何應欽能夠全身而退是非常罕見的事情。如果不是蔣介石忌憚他龐大的關系網(wǎng)的話,何應欽早就被他干調(diào)了,肯定不可能在臺灣以九十高齡善終。從個人能力上講,何應欽的確是個合格的軍人年輕時的何應欽深明大義,為了報效國家,不計個人安危。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遠在日本的何應欽毅然回國投身革命,并參加了討袁戰(zhàn)爭。

1924年,何應欽在國民黨面臨危難的時候,作為一個軍人能挺身而出,曾以一個團的兵力,痛擊比自己多十倍的陳炯明叛軍,為國民黨立下奇功,讓北伐軍中的蘇聯(lián)顧問加倫也贊不絕口。1925年,孫中山去世,英國人和段祺瑞支持的廣東軍閥趁機發(fā)難向廣州進攻,政府要員和蘇聯(lián)顧問危在旦夕。何應欽再次受命于危難之中,率東征軍苦戰(zhàn)一個月?lián)魸⑴衍?,拯救了民國政府?/p>

何應欽在國難當頭之際,作為中華民國軍隊名義上的最高指揮官,統(tǒng)籌了一系列對日作戰(zhàn)的大型戰(zhàn)役。雖然他在抗戰(zhàn)中沒有直接指揮太多具體戰(zhàn)役,但是作為一個中國軍人,何應欽在抗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是合格的。何應欽在1945年春,作為當時中國戰(zhàn)區(qū)陸軍總司令,親自指揮了兩次中國遠征軍對日作戰(zhàn),取得了驕人的戰(zhàn)績;并且在1945年夏天,何應欽指揮國軍兩個方面軍20萬人,對日軍第6集團軍8個師團進行會戰(zhàn),經(jīng)過整整兩個月的苦戰(zhàn),殲滅日軍3萬余人。

但是從私德上講,對何應欽的評價褒貶不一如果單純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上講,何應欽是絕對合格的。在腐敗嚴重的國民黨之中,何應欽不貪污、不受賄、不賭博、不好色。即使妻子沒有生育能力,他也沒有休妻納妾,而是甘愿忍受無后的痛苦,這在那個時代是非常少見的??墒呛螒獨J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他親日。這張著名的照片,影響了何應欽一輩子的風評。

何應欽本人多年留學日本,對日本非常崇拜?雖然在抗戰(zhàn)中何應欽的抗日態(tài)度還算堅定,但是他自始至終對于日本存有好感卻是連他自己都不否認的。抗戰(zhàn)勝利后,日本侵華日軍總司令崗村寧次奉命向國軍投降。而國軍代表就是國防部長何應欽。兩個人是多年的朋友,私交甚好。但此時作為死敵,何應欽無論如何不應該照顧崗村寧次。崗村寧次在投降意識上極為緊張尷尬,何應欽也許是為了照顧老朋友的情緒,在崗村寧次遞過投降書時,居然站起來欠身接過了投降書!在各國的投降意識上,受降的一方都應該是極其傲慢的。

如何評價張自忠將軍?

11937年7月,對張自忠來說,是個超級難熬的夏天。當時,“七七事變”已經(jīng)爆發(fā),盡管戰(zhàn)火已開,但作為守衛(wèi)北平、天津地區(qū)的大部隊,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對于與日本人的和解仍然抱著希望。在宋哲元看來,屯兵北平城下的日本人狼子野心;但另一方面,作為西北軍余部的宋哲元也非常擔心,蔣介石會趁機吞并他的部隊,所以宋哲元對于是否死命抗日,心里始終抱著猶豫。

7月29日,宋哲元決定將駐守北平的二十九軍主力全部南撤到保定,“以保存實力”,臨走前,他讓老部下、在1933年長城抗戰(zhàn)中揚名全國的張自忠,接替秦德純代理北平市長,與日本人進行“談判周旋”。臨危受命的張自忠淚流滿面,他對秦德純說:“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漢奸了!”此前一天的1937年7月28日,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已經(jīng)在阻擊日寇的作戰(zhàn)中壯烈殉國,北平人民同仇敵愾,正期待著二十九軍的將士們捍衛(wèi)國土的時候,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卻將軍隊主力悄悄撤出了北平,留下張自忠作為替罪羊看守北平。

▲張自忠。第二天,1937年7月30日,北平市民們一覺醒來,才發(fā)現(xiàn)二十九軍主力已經(jīng)拋棄他們悄悄離開,街上到處是署名為代理北平市長的張自忠貼的安民告示,輿論大嘩,人們紛紛將憤怒的矛頭指向張自忠,認為張自忠已經(jīng)叛國做了漢奸,一時間,“張逆自忠”成了全國人民憤怒聲討的對象,學生們更是組隊,聲稱要捉拿“漢奸”張自忠。

時局危難,老部下們也心存疑惑,他們私底下問張自忠:“現(xiàn)在輿論對你抨擊,國人對你唾罵,連我們都不知道你葫蘆里裝的什么藥?!笨吹讲肯聜円惨蓱]重重后,張自忠沉默了很久,然后才嚴肅地說:“成功成仁,將來一定有好機會的···把我張自忠的骨頭軋成碎粉,用化學分析分析,看有一點漢奸氣味沒有?”21937年的中國,到處萌動著憤怒的氣息。

在愛國的人們看來,只有不顧一切的鐵血出擊,才是一位真正的愛國主義者,所以,當忍辱折沖的張自忠奮力維持著北平危局時,無數(shù)的辱罵從四面八方?jīng)坝慷鴣恚捎诙跑娭髁σ呀?jīng)撤出北平,所以日本軍隊得以輕松進占這座古都,大家都覺得,北平淪陷,就是“大漢奸”張自忠搞的鬼。對于一位將軍來說,與被敵人殺死相比,被國人的辱罵和誤解,是更加難以忍受的痛苦和煎熬。

歷經(jīng)輾轉曲折后,1937年9月初,張自忠化裝悄悄離開北平,隨后南下向蔣介石匯報了北平戰(zhàn)守的經(jīng)過,通曉事況經(jīng)過的蔣介石,隨后安慰了張自忠,并任命他回到原部隊、出任五十九軍軍長,張自忠的老部將董升堂回憶說,當時張自忠見到一幫老部下后,大家百感交集,不禁痛哭一場,面對這支他親自訓練出來的部隊官兵,張自忠痛哭失聲說:“我今日回軍,除共同殺敵報國外,乃與大家共尋死所!”在張自忠看來,只有死,才能洗刷世人對他的誤解,一位不惜此身精忠報國的將軍,決定要以死,來捍衛(wèi)自己的名譽。

3這位早在1933年,就在喜峰口下與日寇血戰(zhàn)廝殺、一戰(zhàn)成名的將軍,原本是位家境優(yōu)渥的公子哥。1891年,張自忠出生于山東臨清一個官宦家庭,他的父親張樹桂曾任江蘇省贛榆縣知縣,在清末民初的亂世中,這位縣令之子出身的公子哥,有著一顆不安分的心,他從小就看著《三國演義》、《說岳精忠傳》等古籍成長,對于關羽、岳飛等英雄崇拜至深。

看到時局動蕩、民族危亡,1914年,23歲的張自忠跟著幾個同學一起,投奔在東北新民屯新練陸軍第二十師三十九旅團長車震,要求入伍、從軍報國。車震與張自忠都是山東臨清人,在車震看來,張自忠等人都是富家子弟,他擔心他們受不了苦,于是將張自忠等人留住幾日后,給了些路費,想勸張自忠回家另謀工作。沒想到張自忠卻死活不肯離開,他說,時局危亡,希望以從軍來報效祖國,他最終留了下來,這位縣令的兒子、公子哥,從一個最底層的士兵開始,一步步開始了軍旅生涯。

日后,老長官馮玉祥回憶起張自忠,很感慨地說:“他雖是家境很好,又是學生出身,卻一點沒有那種浮華奢侈的習氣,在軍中同大兵過著一樣的生活,吃的壞、穿的壞、上操、上講堂、抬土、挑磚,一切大兵能做的事,他都能做?!薄鴱堊灾页錾韮?yōu)渥,父親曾是縣令。從1914年開始,張自忠從最底層的士兵做起,逐漸升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此后又協(xié)助馮玉祥訓練軍隊,以治軍嚴格、號令嚴明著稱,由于號令嚴酷,張自忠也被士兵們稱為“張扒皮”。

1929年,張自忠升任西北軍第六師師長,有一次一個營長侵吞士兵經(jīng)費,張自忠查實后,立即集合全師干部,當眾杖打了這個營長200軍棍,并撤職鐐押,他斥責這個營長說:“錢是爹,爹是王八蛋,見了錢連爹都不要了!你今天喝兵的血,明天兵就要吃你的肉!”盡管治軍嚴酷,但張自忠對士兵卻非常關心親善,他經(jīng)常在深夜巡視士兵寢室,幫士兵蓋被子,每逢星期天,他還經(jīng)常拿錢和吃喝的物品,給軍隊里受傷的士兵;平日里,他和士兵們穿著一樣的軍服,吃著一樣的大鍋飯,從來不開小灶,也推著一樣的小平頭。

為了磨練部隊意志,他甚至在冰天雪地里自己帶頭脫掉大衣,并要士兵們也跟著他一起進行雪地行軍訓練,也因此,張自忠的部隊以“將不畏死,兵不惜命”而著稱,在抗戰(zhàn)中更是奮勇殺敵、從不畏縮。對于這位戰(zhàn)斗勇猛的將軍,士兵們感念至深,就在張自忠犧牲四年后,1944年,《新華日報》記者牛信到張自忠所在部隊采訪,一名迫擊炮手回憶說,有一次戰(zhàn)斗期間,下起傾盆大雨,戰(zhàn)壕里到處是積水,“先總司令(張自忠)來了,叫我們攻擊,班長稍微有點遲慢,他生氣了,也不打,也不罵,你知道吧,先總司令是大個子,很有勁,他抱著迫擊炮筒沖上去,說‘看吧,看我打!’大家全忘了命,跟他沖上去啦!我想,全國的總司令,恐怕很少有他這樣的吧?”在1933年的長城抗戰(zhàn)中,他浴血奮戰(zhàn)在喜峰口上,身先士卒,對于他來說,從他放棄優(yōu)渥的生活、選擇從軍報國開始,生命,從來就已置之度外,所以,他最愛惜的就是名譽。

一位不惜以死報國的將軍,怎么能忍受,世人對他的誤解、辱罵和誣陷?4我們總是譴責為富不仁,但實際上回顧一部民國史,無數(shù)的富家公子為了祖國浴血沙場,從民國“國防部長”俞大維的兒子俞揚和,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的兒子張錫怙,王光美的哥哥王光復,到出身合肥超級富豪人家的金英——在那個國難當頭的年代,這些出身優(yōu)越的中國中上階層的富家子弟,并沒有因為優(yōu)渥的生活而放棄奔赴國難,而是選擇了與祖國患難與共。

在這方面,作為縣令之子的張自忠,是民國的至佳典范。北平淪陷后,張自忠返回部隊參加抗日戰(zhàn)爭,對自己的老部下,張自忠說:“無論什么部隊都可以打敗仗,獨我張自忠的部隊,是不能打敗仗的。我的冤枉,只有一拼與死,拿真實的戰(zhàn)績,才能洗白干凈?!笨梢哉f,從1937年起,他就認為自己已經(jīng)“死”了,他時時以死勉勵自己洗白世人對他的冤屈,這是英雄的忠義使然,也是英雄的悲劇使然。

返回部隊后,張自忠隨后率領部隊不停參加抗戰(zhàn),先是在1938年的臨沂戰(zhàn)役中率部馳援友軍,一天疾馳180里,在鏖戰(zhàn)七晝夜后、最終擊潰日軍,為國軍主力隨后進行的臺兒莊大捷奠定了基礎。在取得臺兒莊大捷后,國軍主力又迅速轉移,張自忠所部負責殿后,他且戰(zhàn)且走,自己則堅持走在部隊的最后面,當時營長以上的軍官都配有戰(zhàn)馬,張自忠命令將自己的戰(zhàn)馬以及所有軍官的戰(zhàn)馬全部騰出來載運傷兵和物資,他自己作為軍長則一路徒步行軍,乃至腳破血流,都堅持不騎馬、不坐車。

董升堂回憶,1938年徐州會戰(zhàn)中,張自忠讓軍隊先行繞過日寇占領區(qū),當時大軍已經(jīng)先行通過,日寇的坦克追擊在后,距離張自忠僅有100多米遠,張自忠卻仍然不肯撤退,堅持在公路壕溝旁邊指揮手槍隊,準備用炸彈炸毀敵人坦克。1939年,張自忠在鄂西鐘祥戰(zhàn)役中,面對日軍三個師團的來襲,又大破日軍于田家集,擊斃日寇2名聯(lián)隊長,擊傷敵軍1名旅團長,致使日寇狼狽潰逃,為國軍贏得鄂北大捷。

當時,張自忠已升任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屬下有多支部隊與他原先并非舊部,在民國那種中央軍與軍閥部隊并列、大家相互猜疑的年代里,張自忠每次打仗,卻堅持將自己的子弟兵安排在最前線進行沖殺,自己則堅持上最前線領兵打仗,鄂西大戰(zhàn)中戰(zhàn)況最激烈時,他所在的司令部的瓦房瓦片,都被日軍的炮彈所震碎,張自忠卻堅持不下火線、死守在第一線指揮作戰(zhàn)。

當時,日本人的炮彈在張自忠指揮所附近不斷爆炸,日軍飛機不斷低飛掃射,張自忠卻仍然堅持不退,隨軍的蘇聯(lián)顧問很感慨地說,“歐洲戰(zhàn)爭那么激烈,但像你這樣,總司令親自跑到敵人炮彈射程內(nèi)進行指揮的,我都沒有聽說過?!?從1914年從軍,從一名最底層的士兵做起,到1939年,他已經(jīng)做到了國軍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就在他戰(zhàn)死的前一年,1939年,張自忠返回重慶述職,在重慶期間,他特地去探望了他的老長官、西北軍的創(chuàng)始人馮玉祥。當時,在此前與蔣介石的中原大戰(zhàn)落敗后,馮玉祥便已在軍隊中失勢賦閑,但張自忠并不避諱,仍然前往探望老長官。在民國那個亂世中,他始終堅信忠義,對已經(jīng)被剝奪兵權的老長官馮玉祥非常敬重。當時,馮玉祥的西北軍早已瓦解,但蔣介石對馮玉祥仍然非常提防,并不賦予老馮實權,在這種備受猜忌的氛圍里,張自忠卻仍然堅持前往拜訪老長官。

▲張自忠殉國后,老長官馮玉祥親自為他題寫了墓碑。1940年張自忠犧牲后,馮玉祥回憶起了他跟張自忠的這次會面。馮玉祥回憶說,交談結束后,張自忠本已告辭,突然張自忠又折返回來,在馮玉祥面前跪了下來,重重地磕了一個響頭,張自忠習慣叫馮玉祥“先生”,即使馮玉祥失勢后,張自忠當時已身為國軍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他也仍然流著眼淚如此稱呼道:“先生,不管槍不如人,炮不如人,人不如人,我總要拼命的干一場,作一個榜樣給人看。

看我一定盡我所有的力量,報效國家,不給先生丟臉。活著我也要活一個樣子,死也要死個樣子。我覺得我越走越光明。先生你看著,我一定要這么辦?!惫蛟隈T玉祥面前,張自忠當時淚流滿面,這也讓馮玉祥感嘆不已,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也是他與張自忠的:永訣。61940年5月,將軍生命中的最后一戰(zhàn),在意料之外、在意料之中,終于到來了。

當時,抗戰(zhàn)已進入相持階段,國民政府退守重慶,日軍為了進攻重慶,從1939年開始便連續(xù)進攻襄陽、鄂西一帶;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fā)動了棗宜戰(zhàn)役。為了捍衛(wèi)陪都重慶,捍衛(wèi)中華民族最后的陣地,5月7日,張自忠親自帶領部隊東渡襄河,主動率軍出擊日軍。出發(fā)前,5月1日,張自忠親筆給三十三集團軍的各部隊和將領寫信說:“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

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至亡于區(qū)區(qū)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薄詈笠粦?zhàn)前,張自忠寫給同僚的遺書。5月6日夜,就在帶軍臨行出發(fā)前,張自忠特地寫了封信給了他的老戰(zhàn)友、三十三集團軍的副總司令、兼77軍軍長的馮治安:“仰之吾弟如晤:因為戰(zhàn)區(qū)全面戰(zhàn)爭之關系,及本身之責任,均須過河與敵一拼,現(xiàn)已決定于今晚往襄河東岸進發(fā),到河東后,如能與38D(師)、179D(師)取得聯(lián)絡,即率兩部與馬師不顧一切,向北進之敵死拼。

若與179 D(師)、38 D(師)取不上聯(lián)絡,即帶馬師之三個團,奔著我們最終之目標(死)往北邁進。無論作好作壞,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請我弟負責。由現(xiàn)在起,以后或暫別、永離,不得而知,專此布達?!币陨?,就是張自忠留下的最后兩封書信,而這,也成了他的遺書。5月7日,盡管李宗仁等人勸說張自忠留居后方指揮,但迫于日軍推進迅速、形勢危急,張自忠仍然決定親帥手下僅有的2000多士兵主動出擊日寇,作為集團軍總司令的張自忠,始終率領部隊不斷推前,主動尋找機會殲敵,并一次次拒絕了上級和屬下要求他回退后方的建議。

張自忠離死亡,越來越近,但他始終未曾退縮。778年前的今天:1940年5月16日,是張自忠生命的最后一天。當時,日軍從截獲的電報和國軍俘虜口中,獲悉國軍有高級將領正在南瓜店一帶指揮作戰(zhàn),隨后,日軍調(diào)集飛機和重兵,猛烈轟炸國軍陣地,而三十三集團軍屬下的七十四師主力也受到很大損失,彈藥即將耗盡,部隊隨即電話詢問張自忠可否先行退卻,張自忠馬上回答道:“現(xiàn)在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正是軍人殺敵報國之時,子彈打完了,要用刺刀殺,刺刀斷了,要用拳頭打,用牙齒咬。

”張自忠誓死不退,并要求部隊堅守陣地阻擊日軍。1940年5月16日上午11時許,三十三集團軍的警衛(wèi)團陣地被日軍突破,張自忠右臂也中彈受傷,但他仍堅持來回巡視進行現(xiàn)場督戰(zhàn),千鈞一發(fā)之際,部下們火速建議張自忠迅速撤退,都被張自忠嚴詞拒絕。激戰(zhàn)到中午時,國軍三十三集團軍左右兩翼的兩個團兵力相繼被擊潰,日軍已對司令部形成了三面合圍。

當時,張自忠手下的2000多官兵已幾乎全部戰(zhàn)亡,他身邊僅剩下幾十名警衛(wèi)人員,由于張自忠平日對待官兵非常寬厚,因此即使到了最危難的時刻,將士們也仍然誓死保衛(wèi)著他,并一面高喊:“司令快走,司令快走!”這更加引起了日寇的注意,加緊了圍攻。盡管仍有最后一面山路可退,可張自忠依然堅持正面抗擊日軍,誓死不離戰(zhàn)場。

當時,日軍集中炮兵,直接朝著張自忠的指揮陣地瘋狂炮擊,炮彈如雨點般落在張自忠前后左右,張自忠的隨從副官賈玉彬陣亡,參謀處處長吳光遼兩腿也受了重傷,就在這種危急時刻,張自忠一面命令幕僚們趕緊散開,他本人則誓死不退,一直在散兵線上往返來回督戰(zhàn)。1940年5月16日下午3時左右,左右夾擊的日軍已逼近到距離張自忠只有四五百米,在這種情況下,張自忠命令身邊剩余的最后十幾名手槍隊隊員全部沖上去,與日軍展開了貼身肉搏戰(zhàn)。

在肉搏戰(zhàn)前,張自忠的高級參謀張敬說:“身死名垂乃軍人殊事,今日愿與張公共存亡!”張敬吶喊著高呼:“不怕死的跟我上!”然后帶著最后剩余的十幾名國軍將士,一起沖向日軍,最終全部壯烈殉國。當時,張自忠全身已多處受傷,他的右胸被日寇的子彈洞穿、血如泉涌,日軍瘋狂圍攏過來,張自忠的副官馬孝堂,也陪伴張自忠將軍,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被日軍連刺帶砍了九刀,腦殼都被砍開、腦膜外露的情況下,勇毅的馬孝堂仍然堅持存活了數(shù)日,臨死前,馬孝堂向后來救助他的國軍官兵們,講述了張自忠生命的最后時刻。這是1940年5月16日下午,湖北襄陽南瓜店、十里長山戰(zhàn)場上:“總司令(張自忠)猛然前撲,旋又立起,右肩后流血了!很顯然是被炮彈碎片炸傷了。與此同時,參謀處吳處長也受傷了。

到了十里長山,(張自忠)還在指揮,接著左臂也在流血!但是總司令仍然站在那里,怒目圓睜,大聲呼喊著,指揮著。他的腿上也流了血,血濕透了襪腳。我見總司令突然向后一歪,右胸就往外噴血,總司令脫了上衣軍裝,讓我給他裹傷。血如泉涌,濺上了我的臉和全身。我剛包扎完傷口,敵人就一窩蜂上來了!總司令命我快走開,還說,我這樣死得好,死得光榮,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心里都平安····”張自忠當時身上已多處子彈傷、炮彈傷,右胸更是被子彈擊穿血如泉涌。

他被子彈的沖擊力擊倒在地,全身血跡,然而就在日寇逼近他時,張自忠仍然爆發(fā)出了生命中的最后氣力,一躍而起,試圖與日寇做最后一戰(zhàn)。對于張自忠將軍生命中,這無比勇毅的最后一刻,侵華日軍在《231聯(lián)隊史》中也進行了記載:“第四分隊的藤岡一等兵,是沖鋒隊伍中的一把尖刀,他端著刺刀向敵方最高指揮官模樣的大身材軍官沖去,此人從血泊中猛站起來,眼睛死死盯住藤岡。

當沖到距這個大身材軍官只有不到三米的距離時,藤岡一等兵從他射出來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威嚴,竟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這時背后響起了槍聲,第三中隊長堂野射出了一顆子彈,命中了這個軍官的頭部。他的臉上微微出現(xiàn)了難受的表情。與此同時,藤岡一等兵像是被槍聲驚醒,也狠心起來,傾全身之力,舉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軀深深扎去。

在這一刺之下,這個高大身軀再也支持不住,像山體倒塌似的轟然倒地。”將軍壯烈殉國。事后,日本人檢視張自忠的尸體,才發(fā)現(xiàn)這位親自帶兵作戰(zhàn)的集團軍總司令,身上竟然有多達8處傷口:其中2處炮彈傷,5處槍彈傷,和1處刺刀傷。其中右肩、右腿為炮彈傷,腹部刺刀傷,左臂、左肋骨、右胸、右腹、右額各中一彈。將軍,為了這個他摯愛的國家和民族,戰(zhàn)斗到了最后一刻,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8張自忠犧牲后,日軍士兵感覺到這個“臨死前還猛站起來、混血是血的大個子軍官”可能來歷不凡,隨后他們從張自忠身上,搜出了一把刻著“張自忠”三個字的鋼筆??伤麄?nèi)匀徊桓蚁嘈?,這竟然會是一位敵軍的總司令。戰(zhàn)斗結束后,日軍231聯(lián)隊長橫山武彥隨即命令,將張自忠遺體用擔架抬往戰(zhàn)場以北20余里的陳家集,隨后由與張自忠相識的師團參謀長專田盛壽親自核驗。

日軍資料記載:“專田盛壽舉著蠟燭久久注視張自忠的面頰,突然悲戚地說,‘沒有錯,確為張君?!趫稣呦仁菤g呼,繼而是一陣鴉雀無聲的肅穆?!睂τ谶@位敵軍的高級將領,日本人也給予了張自忠盛重的敬意。隨后日軍39師團長官村上啟作命令軍醫(yī),用酒精把張自忠的遺體擦洗干凈,然后命人從戰(zhàn)場附近的木匠鋪里,為張自忠趕制了一口棺材入殮,并葬在十里長山的陳家祠堂后面的一個土坡上,墳上立一墓碑,上書:“支那大將張自忠之墓”。

張自忠犧牲的當天深夜,日軍設在湖北漢口的廣播電臺中斷正常廣播,插播了張自忠陣亡的消息,并稱:“我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官兵在荒涼的戰(zhàn)場上,對壯烈戰(zhàn)死的絕代勇將,奉上了最虔誠的崇敬的默禱,并將遺骸莊重收殮入棺?!边@是一位連他的對手、血腥成性的日本人,都為之欽佩敬重的將軍?!鴱堊灾覡奚?,蔣介石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搶回將軍遺體。

張自忠殉國的消息傳開后,蔣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搶回將軍的遺體,最終經(jīng)增援的38師官兵浴血奮戰(zhàn),將張自忠的遺體搶運回到后方,1940年5月23日,將軍的靈柩被運送到了湖北宜昌。按照計劃,靈柩原本將由汽車運到長江邊,然后乘船運往重慶,但是宜昌的十萬市民們不肯,他們說,將軍為民族而戰(zhàn)死,血灑在湖北的土地上,他們圍攏過來,堅持用肩膀抬著將軍的棺材,一路步行走到了長江邊。

當時,十萬宜昌市民也傾城而出,圍聚在街道兩旁,為將軍送別最后一程,此時,戰(zhàn)爭仍在進行,日軍的飛機反復在宜昌城上空盤旋,隨時有轟炸人群的可能,但宜昌十萬軍民不為所動,堅持用人力抬著張自忠將軍的棺材,送別了將軍最后一程。日軍似乎也很配合,盡管戰(zhàn)機幾次低空盤旋,但他們并未轟炸為張自忠送葬的隊伍。5天后,1940年5月28日,張自忠靈柩被運到重慶朝天門碼頭后,蔣介石、馮玉祥等政府軍政要員肅立碼頭迎靈,并登上輪船,繞棺致哀。

蔣介石在船上“撫棺大慟”,令在場者無不動容。隨后,蔣介石親自扶靈,護送靈柩穿越重慶全城。國民政府也發(fā)布國葬令,頒發(fā)“榮字第一號”榮哀狀。將張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而用了26年時間,從最低級的士兵,一步步做到上將,最終以集團軍總司令身份壯烈殉國的張自忠,也是二戰(zhàn)時期,中國乃至盟軍中、陣亡軍銜最高的將領。

9張自忠殉國時,年僅49歲。他殉國后,大家都不敢將他犧牲的消息,告訴他的夫人李敏慧,一直到兩個月后的1940年7月,李敏慧才獲悉了丈夫殉國的經(jīng)過,隨后,悲痛欲絕的李敏慧絕食七日、自盡身亡,追隨丈夫張自忠而去。他們從1907年至1940年,結婚33年間相親相愛,最終一起相隨而去。李敏慧死后,馮玉祥親自出面,安排將張自忠、李敏慧夫婦二人,一起合葬在了重慶的梅花山上。

▲得知丈夫殉國后,張自忠的妻子李敏慧絕食自盡。在為張自忠的題詞中,蔣介石寫道:“一戰(zhàn)于淝水,再戰(zhàn)于臨沂,三戰(zhàn)于徐州,四戰(zhàn)于隨棗,終換得馬革裹尸還!”毛澤東則為張自忠題詞:“盡忠報國”而就在將軍殉國三年前的1937年,那時,舉國的人都怒罵他是個漢奸。對此,張自忠對親友們說,他取名張自忠,另外,從小父親就為他取字張藎忱,勉勵他要一片赤忱、為國盡忠。

就在殉國前一年,1939年,在返回重慶述職時,張自忠就在接受《大公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張自忠決不是韓復榘(因不戰(zhàn)而退被殺),他日流血沙場,馬革裹尸,你們始知我取字‘藎忱’之意!”自忠、藎忱——將軍不愧此名、不愧此言,而他的名字,又何嘗不是一種命里注定的悲???他一生忠肝義膽、奮勇報國,卻被世人反復誤解;將軍殉國后20多年,上世紀六十年代,他的墓碑也被破壞;建國后,張自忠的女兒張廉云因為工作,需要填寫家庭出身,上級領導跟她說,你父親張自忠,是個大軍閥啊。

一直到1982年,張自忠最終被國家民政部認定為“革命烈士”,至此,有關將軍的名譽之爭,才最終塵埃落定。而今天,是張自忠將軍犧牲殉國,78周年紀念日。1940年的5月16日,他血戰(zhàn)殉國,為中華民族流盡了最后一滴血。歷經(jīng)半個多世紀的滄桑,那些困擾將軍生前死后的名節(jié)和誤解,那些忠肝義膽、精忠報國的鐵血往事,最終被風吹一吹,輕輕,就散了。

清末民國的軍閥實力怎么排名?

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第一名,北洋軍閥。源于清末北洋六鎮(zhèn)。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溥儀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1913年鎮(zhèn)壓二次革命,影響力擴至南方。1915年12月,北洋軍閥領袖袁世凱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第二名,滇軍。源于清末云南新軍第十九鎮(zhèn)。辛亥革命期間,滇軍先后援川入黔進藏,對穩(wěn)定西南作出了巨大貢獻。

袁世凱稱帝后,護國戰(zhàn)爭爆發(fā)。云南宣布獨立,并且出兵討袁。袁世凱的軍隊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紛紛宣布獨立。袁在內(nèi)外壓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數(shù)月后病逝。第三名,舊桂系。源于清末廣西舊巡防隊。護國戰(zhàn)爭期間,舊桂系擊敗擁袁的濟軍龍覲光部,并向廣東省、湖南省兩路出兵,討伐袁世凱。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第一名,皖系軍閥。

北洋軍閥嫡系分支,因其首領段祺瑞為安徽(簡稱皖)人而得名。1916年6月,袁世凱死后,段祺瑞以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掌握北京政府大權,并在地方上取得督軍團的支持。第二名,直系軍閥。北洋軍閥嫡系分支,因該派系首領大多出身直隸省,在許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鳴,故稱為“直系”。其控制的主要地區(qū)是富庶的長江流域,并得到英、美帝國主義的支持,勢力僅次于皖系軍閥。

1917年7月至1918年9月,第二次府院之爭爆發(fā),馮國璋為段祺瑞所迫,辭去副總統(tǒng)一職,返回故里,不久病逝。第三名,定武軍。原清末江南提督張勛部江防營。民國時期,張勛被袁世凱任用,所部改稱武衛(wèi)前軍,駐兗州。1915年,張勛改所統(tǒng)武衛(wèi)前軍為定武軍(1914年袁世凱曾任命張勛為定武上將軍)。為表示對清政府的忠心,在其他部隊都已剪去長發(fā)的情況下,該部依舊禁止剪發(fā),被稱為"辮子軍"。

1916年,袁世凱去世,黎元洪繼任大總統(tǒng),但實權掌握在國務院總理段祺瑞手中。張勛趁局勢混亂,趁機在徐州成立北洋同盟,自任盟主,積極策劃清室復辟。第四名,奉系軍閥。原清末奉天舊軍,因首領張作霖是奉天(今遼寧)人而得名。1917年,因奉天實力派馮德麟?yún)⑴c張勛復辟,張作霖奪其第二十八師兵權,統(tǒng)一奉省軍政。1918年,張于秦皇島奪取直系購買的日本軍械擴充奉軍。

入關支持皖系“武力統(tǒng)一”。同年年9月,張作霖被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利用日本的勢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第一名,新直系軍閥。北洋軍閥嫡系分支,源于北洋第三鎮(zhèn),內(nèi)有保派(曹),洛派(吳)之分。1919年12月馮國璋病逝,同派系直系曹錕、吳佩孚崛起,于1920年7月直皖戰(zhàn)爭,聯(lián)合奉系擊敗皖系勢力,戰(zhàn)后與奉系共同取得北京政權。

又于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擊敗奉系,勢力達到巔峰。第二名,奉系軍閥。1920年,在直皖戰(zhàn)爭中助直反皖,戰(zhàn)后與新直系同掌政權。1921年,張作霖被任為蒙疆經(jīng)略使,轄熱察綏三特區(qū)。并進京組織梁士詒內(nèi)閣。1922年,直奉矛盾激化,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奉系失敗而歸,張宣布東三省獨立,自任保安總司令,并開始一系列改革。

第三名,皖系軍閥。1920年7月,直皖戰(zhàn)爭爆發(fā),新直系和奉系合作,擊敗皖系軍閥,段被迫下臺,退出中樞。以浙督盧永祥為首的東南皖系勢力成為皖系后期重要軍事支柱。1924年10月至1926年12月第一名,奉系軍閥。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中擊敗新直系,與國民軍系共同掌控北京政權。1925年10月,浙奉戰(zhàn)爭爆發(fā),蘇皖奉系勢力為東南新直系殘余擊敗,撤離東南。

1925年11月,魯豫戰(zhàn)爭爆發(fā),奉系張宗昌(魯)得新直系吳佩孚相助,擊敗國民二軍岳維峻(豫),在共同的利益下,直奉關系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同月,奉系陸大派首領郭松齡反奉,致使奉系勢力元氣大傷。1926年5月,南口大戰(zhàn)爆發(fā),國民軍系被迫退往綏遠等地,直奉擴大聲勢,再次掌控北京政權。第二名,國民軍系。由新直系馮玉祥、孫岳部及陜軍胡景翼等部組成的松散聯(lián)盟。

該集團在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期間,發(fā)動政變,致使新直系戰(zhàn)敗。并通過大肆收編新直系殘部,迅速崛起。1925年2月,胡憨戰(zhàn)爭爆發(fā),國民二軍得國民三軍相助,擊敗鎮(zhèn)嵩軍,占據(jù)豫省。1925年11月,魯豫戰(zhàn)爭爆發(fā),國民二軍戰(zhàn)敗,派系瓦解。同年奉系郭松齡受馮鼓動,起兵反奉,建立東北國民軍,旋即兵敗,其殘部由魏益三率領加入國民軍系,為國民四軍。

1926年1月,直魯聯(lián)軍方振武部脫離張宗昌,加入國民軍系,為國民五軍。1926年5月,南口大戰(zhàn)爆發(fā),國民軍系各部潰敗,主力被迫退往綏遠等地。第三名,五省聯(lián)軍。北洋軍閥嫡系分支,由東南五省直系殘余及地方武裝組成,核心為北洋第二鎮(zhèn)。在浙奉戰(zhàn)爭中,擊敗奉系,統(tǒng)治范圍擴張至東南五省,與奉系張作霖、新直系吳佩孚三分北洋。

1926年7月,北伐戰(zhàn)爭爆發(fā),五省聯(lián)軍遭重創(chuàng),被迫依附于奉系。第四名,新直系軍閥。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后,奉系勢力日益向東南擴張,直接威脅到直系利益,使得直系將領們不得不謀求聯(lián)防自保。贛督方本仁首先發(fā)起湘鄂贛三省聯(lián)防。湘督趙恒惕開始對此不感興趣,正在岳州居住的吳佩孚乘機鼓動趙恒惕,“我們何不來個湘鄂川黔四省聯(lián)防呢?”趙恒惕覺得這主張不錯,就答應了。

很快,湘鄂川黔四省聯(lián)防組成,公推吳佩孚為盟主。不久,豫、陜、晉亦加入,四省聯(lián)防擴大到七省聯(lián)防,吳佩孚的聲威一下猛增。浙督孫傳芳,原曾聯(lián)奉自保,此時也乘勢而起,組織了蘇浙閩贛皖五省聯(lián)軍,自任總司令,并用這五省聯(lián)軍與吳佩孚的七省聯(lián)防合流,推吳為盟主。1925年10月,吳佩孚在武漢出任十四省討賊聯(lián)軍總司令,并發(fā)表通電,決心“再與天下群雄共角逐”。

第五名,直魯聯(lián)軍。為了共同對付國民軍系,盤踞直隸的李景林和盤踞山東的張宗昌于1925年12月將所部聯(lián)合,改稱“直魯聯(lián)軍”。郭松齡反奉失敗后,張作霖追究李景林和郭松齡的曖昧關系,派張學良將李景林軍繳械改編,委褚玉璞為直隸督辦。從1926年6月,直、魯聯(lián)軍就專指張、褚的軍隊。1926年12月至1928年12月第一名,奉系軍閥。

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tǒng)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tǒng)治者,并組成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第32屆、也是最后一屆內(nèi)閣,成為北洋軍政權最后一個統(tǒng)治者。1928年4月,二次北伐爆發(fā),奉系被迫退回東北,張在撤退途中為日軍擊斃,其子張學良即位,后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易幟,派系蛻變?yōu)閲顸h東北軍。

第二名,國民黨中央軍(蔣系、黃埔系)。源于國民黨直屬部隊。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對峙。6月,蔣介石與馮玉祥在徐州開會,取得合作反共協(xié)議。由于蔣介石在和汪精衛(wèi)、李宗仁等派系的矛盾和斗爭中孤立無援,被迫于8月下野,10月出訪日本尋求支持?;貒螅x棄妻妾,與宋美齡于12月1日結婚,從此與宋子文、孔祥熙聯(lián)姻,通過他們加強與美國的聯(lián)系。

1928年1月,蔣介石重任總司令職,2月主持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全面改變孫中山的革命政策;會上被舉為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和軍事委員會主席。4月,與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組成四個集團軍合力北進,戰(zhàn)勝了奉系軍閥張作霖,結束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第三名,國民黨西北軍。以國民一軍為主發(fā)展而來。1926年8月,馮玉祥從蘇聯(lián)回國,并于9月17日在五原誓師,重組國民革命軍聯(lián)軍,接受國民黨領導。

1927年5月,馮部出兵潼關,參加北伐。部隊一度擴至40萬。第四名,國民黨晉綏軍。源于清末山西新軍第85標、第86標。在北洋時期穩(wěn)步發(fā)展,借北伐、二次北伐戰(zhàn)爭占據(jù)華北地區(qū)。第五名,國民黨新桂系。源于舊桂系護國六軍(李宗仁等)及模范團(黃紹竑、白崇禧等)。1927年8月,新桂系成功通過逼迫蔣介石下野,達成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的合流,史稱“寧漢合流”。

隨后,第七軍又在龍?zhí)稇?zhàn)役中擊敗來犯的孫傳芳部隊。9月,新桂系與唐生智為爭奪政治權力爆發(fā)了“李唐之戰(zhàn)”,又稱“寧漢戰(zhàn)爭”。唐生智被擊敗,其部隊被新桂系改編。新桂系勢力從廣西擴展到兩湖,并且由于與粵系首領李濟深的聯(lián)合,使得新桂系勢力還進入廣東。第六名,國民黨唐派湘軍。原趙派湘軍第四師,武漢國民政府重要軍事支柱。

1927年,在蔣介石叛變革命、武漢國民政府“分共”之后,身任武漢國民政府第4集團軍總司令等要職的唐生智仍堅持反蔣立場,積極主張討伐蔣介石。8月唐率部東征,令第4集團軍夾長江東進討蔣。第8軍和第36軍沿長江南岸,35軍和第1師沿長江北岸,進至蕪湖、合肥、蚌埠一線。逼蔣于8月12日在上海通電下野。1928年12月至1930年10月第一名,國民黨中央軍(蔣系、黃埔系)。

第二名,國民黨西北軍。1929年北伐成功后,由于裁軍問題,馮玉祥與蔣介石產(chǎn)生了矛盾,導致蔣馮戰(zhàn)爭,但由于閻錫山軟禁馮玉祥和韓復榘、石友三改投蔣介石,西北軍很快失敗。1930年,馮玉祥聯(lián)合閻錫山、李宗仁起兵反蔣,發(fā)動中原大戰(zhàn)。但因為閻錫山的“晉軍”支援不利和張學良入關調(diào)停,馮玉祥最終兵敗下野。西北軍被蔣介石解散收編。

第三名,國民黨東北軍。由北洋奉系軍閥易幟而來。1929年,奉軍被蔣介石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簡稱“東北軍”,約30萬人,由張學良統(tǒng)轄。1930年10月至1937年7月第一名,國民黨中央軍(蔣系、黃埔系)。第二名,國民黨東北軍。1930年,中原大戰(zhàn)爆發(fā),東北軍支持蔣中正,戰(zhàn)后控制華北地區(qū),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軍事集團。

第三名,國民黨陳濟棠派粵軍。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一師。李濟深被蔣扣押后,陳選擇擁護中央,并開始統(tǒng)治廣東。后借胡(漢民)蔣(中正)交惡,成為廣州國民政府(粵方)中堅力量。1936年,與新桂系聯(lián)合反蔣失敗,部隊被改編。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第一名,國民黨中央軍(蔣系、黃埔系)。第二名,國民黨新桂系。

張作霖是如何免掉馮德麟兵權的?

題主目光很犀利,看出了里面的貓膩,雖然資料上沒有說是張作霖把馮德麟的兵權擼了,但確實是張作霖屢次“挖坑”坑了馮德麟。致使晚年馮德麟見張作霖的時候,長袍里總是隨身藏著一把手槍。由此可見,馮德麟對這個拜把兄弟是多么的不信任。這也是張作霖挖坑“坑”馮德麟造成的結果。馮德麟(1868—1926),出生于奉天海城,和張作霖是同鄉(xiāng)。

有道是:“亂世出英豪,東北出土匪。”馮德麟就是這樣的人物。他17歲投身于海城鄉(xiāng)勇,鄉(xiāng)勇是一村一屯自發(fā)保衛(wèi)鄉(xiāng)民的組織,由于他公正俠義,好打抱不平,慢慢在黑白兩道上混的開、叫得響。▲馮德麟當時張作霖還是一個給馬看病的獸醫(yī),馮德麟的馬匹經(jīng)常讓張作霖“打理”,慢慢的兩個人就熟悉了起來,張作霖也是性情中人。對“老前輩”馮德麟崇拜有加。

因為馮德麟比張作霖大九歲。張作霖頭腦很靈活,經(jīng)常大哥長大哥短的。不久,二人“桃園三結義”結拜了兄弟。馮德麟很照顧這個小兄弟,經(jīng)常為他攬點給馬看病生意。不過張作霖很羨慕大哥的為人,沒有一直做獸醫(yī),不久也拉了一幫子兄弟,當了土匪。清末的東北幾乎就是一塊“飛地”,也許是清朝的“龍興之地”的原因吧,這里幾乎沒有軍隊管理。

這樣就給像馮德麟和張作霖這樣的綠林好漢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馮德麟帶著鄉(xiāng)勇隊伍,“亦官亦匪?!比斩響?zhàn)爭中“亦日亦俄”。1906年,馮德麟被清廷招撫,充任巡防營左路統(tǒng)領。辛亥革命后,袁世凱將奉天巡防營改編為27師和28師,馮德麟任28師師長。27師師長就是張作霖。從這點可以看出來,張作霖后起之秀,能很快和大哥馮德麟平起平坐,說明張作霖是個聰明人。

不久,聰明的張作霖為馮德麟挖了一個坑?!鴱堊髁匮蓦p簧驅逐段芝貴,馮德麟演黑臉,張作霖扮白臉。無論是雙簧還是演戲,唱黑臉的都是爽快的人物,唱白臉的都是奸臣之類的人物。話說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為了控制東北。委派自己的心腹段芝貴作奉天大將軍。當時張作霖和馮德麟都盯上了這個位置,都想撈到這個職務。張作霖知道段芝貴有強大的后臺,雖然很想把段芝貴擠走。

但不敢硬碰硬,只能見機行事。張作霖暗地里極盡奉迎之能事,給段芝貴送金錢送美女。而當著馮德麟的面,他就換了另一幅面孔,說段芝貴是無能之輩,騎在咱倆頭上作威作福。馮德麟就問,那咱們該怎么辦呢?張作霖見馮德麟上套了。故作神秘的說:“我們不如聯(lián)起手來唱出雙簧。”如何唱雙簧?張作霖看了看他繼續(xù)說道:由你們28師演黑臉,和段作正面沖突。

我這27師扮白臉,如此“一打一拉”,嚇唬老段畏罪逃走。這樣不費一兵一卒就達到了擠走老段豈不妙哉?”馮德麟高興的雙手贊成。于是二人開始著手準備。 張作霖布置軍隊在段的駐地開槍,然后假意到段芝貴處報告,說馮德麟要率28師部隊進城,懲辦“復辟帝制”禍首段芝貴。張作霖表示自己無法制止,段芝貴聽后十分緊張。張作霖借機勸段芝貴避一避,段芝貴感到這是一個好辦法,決定乘一列專車逃往天津。

▲馮德麟段芝貴剛上車。張作霖就把情況告訴了馮德麟,讓馮德麟在下一站派兵劫持段芝貴。當然二人目的,主要是把段芝貴的錢財洗劫一空。為了把戲做足,張作霖特派54旅孫烈臣旅長率一營兵護送,隨后馮德麟布置28師的團長邱恩榮帶兵在溝幫子車站攔截了該列火車。邱團長上車后,交給段芝貴一封電報,大意就是說段芝貴卸任攜贓款潛逃天津。

護送的孫烈臣和邱團長二人又合演了一出雙簧。護送的孫烈臣對段芝貴說,經(jīng)過請示,我們老總張師長說盡了好話,馮德麟這才答應:“把錢留下人放走。”段芝貴心里很感激張作霖,馬上答應了。這樣200萬的官款和軍火都歸了張作霖和馮德麟二人了。老段到天津租界躲了一個月,看風聲過去了,他到京復命時,對袁世凱說了很多馮德麟的壞話。

但對張作霖卻贊不絕口,以為是張作霖救了他一命。他極力推薦張作霖接替自己職務,老段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不能再回去了。袁世凱想,如果再派一個外省的大員督奉,一定不會有好下場。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張作霖和馮德麟兩人可以考慮。段芝貴對馮德麟恨之入骨,對張作霖推崇備至,最后,袁世凱接納了老段的推薦,命張作霖為奉天大將軍。

這時馮德麟回過味來了,對此十分不滿,一直無法消氣。張作霖得權得利又沒有得罪誰,自己卻出力不討好。 就這樣,張作霖經(jīng)過坑大哥馮德麟,終于登上了奉天省督軍的寶座,成為奉天省軍政的最高統(tǒng)治者。擱誰也有氣,從前的小弟,而今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還是踩著自己上位的,沒氣死馮德麟就不錯了。馮德麟想超越張作霖,跟錯人被擼了兵權。

前面我也說了,馮德麟被擼了兵權不是張作霖干的,但也有其直接關系。張作霖升官發(fā)財,馮德麟心里不好受,尤其是張作霖的上位,自己無意中幫了大忙。有道是:“事急出混招”。大哥馮德麟眼看小弟超越了自己,他也想攀附一個有權勢的人,想咸魚翻身超過張作霖。1917年(民國六年)6月,張勛突然電召馮德麟進京,密謀復辟大計。

馮大喜,在他看來,張勛復辟成功,不愁加封進爵,榮歸東北,取張作霖而代之。有些事想的挺美,實施起來卻不是那回事,張勛最后被段祺瑞趕跑了,段祺瑞曾三次關鍵時刻再造共和。張勛復辟失敗。馮德麟的美夢破滅了,他被關押進了監(jiān)獄。張勛復辟失敗后,馮國璋任大總統(tǒng)。他宣布“馮德麟因叛變共和,罪跡昭彰,剝奪一切官職和勛位,并交付法院依法嚴懲”。

軍閥張宗昌是如何起家?被何人所殺?

張宗昌在民國眾多軍閥中是一個奇葩人物。綽號“狗肉將軍”“長腿將軍”“三不知將軍”和“五毒大將軍”等?!肮啡鈱④姟闭f的是張宗昌喜歡玩牌九,過去山東這個地方把“玩牌九”稱為“吃狗肉”。“長腿將軍”說的是張宗昌長得人高馬大,尤其兩條腿特別長。另一種解釋說每逢打仗張宗昌跑得比誰都快?!叭恢獙④姟闭f的是張宗昌不知道有多少槍、不知道有多少姨太太、不知道有多少錢。

“五毒將軍”更容易理解,說的是張宗昌“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從上面的綽號中,我們就能大概知道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如圖)張宗昌雖然如此不堪,但在亂世卻能如魚得水,這就應了“天生我才必有用”這句話。張宗昌(1881~1932)字效坤,18 81年3月4日(農(nóng)歷正月十五)出生在山東省掖縣(今萊州市)。

張宗昌家中很窮,相傳他的父親是一個彈棉花匠。在清朝建立之初,清政府禁止外來人口進入東三省,因為那里是龍興之地。到了晚期,清政府無力管轄,內(nèi)地人為了謀生紛紛涌入東北,尤其山東這一帶進入東北的人比較多,當時人稱“闖關東”,張宗昌就是其中的一員。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18歲的張宗昌帶著幾十個山東老鄉(xiāng)去了東北,一行人沒有開肯黑土地,而是占山為王當了土匪,主要在中俄邊境搶劫到中國經(jīng)商“老毛子”的錢財。

由于張宗昌長得人高馬大,冷眼一看他就像一個老毛子,加上敢打敢拼,很快拼湊了一支隊伍,張自由自在做起了山大王。張宗昌的人生轉折點出現(xiàn)在“辛亥革命”的爆發(fā)。張通過俄國人的報紙得知了武昌起義,恰好此時革命黨人張西曼到東北買馬匹,見到了張宗昌,鼓動他帶著人馬去南方鬧革命,并給了張一些錢財,意思是連人帶馬都買走。

張本來有向往革命的意思,因此雙方一拍即合,張宗昌帶著人馬隨張西曼去了上海,隨后被光復后的浙江督軍陳其美委任為光復軍的團長。從此以后,張宗昌走上了軍政仕途。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