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度白酒中度白酒低度白酒都分別是多少度啊
考慮白酒酒度不同,溶解白酒的香味物質能力不同,國家白酒同一個標準執(zhí)行過程中把白酒分為兩類:高度白酒、低度白酒。把酒度在25度~39度執(zhí)行一個標準,因酒度低,溶解香味物質的能力下降,定義為低度白酒標準。把酒度在40度~68度執(zhí)行一個標準,因酒度高,溶解香味物質能力提高。定義為高度白酒標準。參考白酒國家標準GB/T10781.1、GB/T10781.2、GB/T10781.3、GB/T20821等標準都是如此,以40度做為分界點。最高酒度定在68度,最低酒度定在25度。
2,國內的低度白酒一般是多少度
低度酒和高度酒的分界點是40度,我國白酒的成分,除水以外乙醇是白酒中含量最多的成分。白酒中乙醇含量決定酒度的高低。低度白酒泛指白酒中酒度較低的酒類,一般指40度以下的白酒,40度以上則稱高度白酒。低度白酒常見的度數(shù)有40度,38度,36度,35度,34度,32度這幾個。我國白酒的特點就是甘洌芳香,酒度較高。一旦降度,就會出現(xiàn)以下問題:和原酒的風味、風格有明顯變化,二是降度后出現(xiàn)渾濁乃至沉淀,三是口味不協(xié)調、易出現(xiàn)水味。因此,低度白酒的生產要求保持原酒風格,又不能出現(xiàn)渾濁現(xiàn)象,要保證低度白酒“低而不淡”、“低而不雜”、“低而不濁”的質量,并具有典型性。
3,一般白酒多少度算高度酒
18度到78度。白酒度數(shù)從18度到78度,分4個檔次:低度、中度、高度、特高度。一般商品酒的標準度數(shù)為18、28、33、35、38、39、40、43、45、48、50、52、53、56、60、65、68、75、78。其中低度酒18-38度,中度酒39-48度,高度酒50-68度,特高度酒70度以上。我國絕大多數(shù)白酒是以農作物原料釀造,大約在公元前5~3000年,已經出現(xiàn)了谷物釀酒,只不過當時釀出來的是黃酒,大約才幾度;到了宋代,人們逐漸掌握了用酒曲釀酒,酒的度數(shù)進一步提高,可達到十多度;北宋時期,遼國、金國首創(chuàng)出了蒸餾酒;元朝則將蒸餾酒放在了所有酒類之上,以突出蒙古人自身文化;明朝又重新興起了發(fā)酵酒,使得華夏傳統(tǒng)釀酒工藝得到發(fā)揚;但滿清入關后,對高濃度和極度抗寒的蒸餾酒情有獨鐘。因此,蒸餾酒逐漸替代了發(fā)酵酒,成為主流,直至現(xiàn)在。酒度,是指酒中純乙醇(酒精)所占容量的百分比。比如某酒100毫升中純乙醇含量為10毫升,酒的酒度就是10度。但容量是隨溫度高低有所增減的。(我國規(guī)定在溫度20℃時檢測)也就是說20℃時,100毫升酒中純乙醇含量多少毫升,為該酒的酒度。白酒度數(shù)的高低取決于食用酒精(乙醇)含量的多少,乙醇的含量越高,酒度越高,酒性越烈。40度以上是高度白酒,40度以下是低度白酒。白酒的酒度因各地的飲用習慣和制造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有些地區(qū)消費者喜歡高度白酒,有的地區(qū)喜歡低度白酒。有些人認為酒度越高質量越好,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越優(yōu)質的低度白酒釀造工藝越復雜各酒廠生產低度白酒過程基本是一致的。低度白酒生產一般要經過選擇酒基、加水降度、處理渾濁、調香調味、靜置貯存等一系列工藝才能生產出優(yōu)質的低度白酒。低度白酒生產中的勾兌工作比高度白酒勾兌難度要更大一些,一些名優(yōu)低度白酒需經過數(shù)次勾調,才能保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綿柔、后味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