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很多投資者會覺得,茅臺這么好,為什么巴菲特沒有買茅臺呢。這些被收藏、囤積的茅臺酒,終有一天要再次流向市場,套現(xiàn)離場,如果每年民間囤積、需要再次交易的茅臺酒數(shù)量,遠遠超過茅臺公司每年的供給量,那銷售的主體可能就不是茅臺公司,而是茅臺之外的市場。
1、茅臺為什么要控價?有什么必要?
謝謝邀請。按常理來說,茅臺公司當然希望自己的產(chǎn)品賣得越貴越好,只有能夠賣得出去,這樣不就可以賺梗豐厚的利潤嗎?那么,茅臺為什么要控價呢?有必要嗎?所長認為,十分有必要,首先,如果茅臺公司不對茅臺酒價進行控制,通過市場手段、行政手段進行有效調(diào)節(jié),任由市場無序炒作,短時間而已,茅臺是受益的,長時間而言,對于茅臺的風險,可能是致命的。
如果茅臺酒市場價格上漲過快、過高,金融屬性、投資屬性完全無視飲用屬性,一大批不合格投資人介入進來,一大批熱情流入進來,一大批茅臺酒被囤積、收藏起來——無異于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堰塞湖”,這些被收藏、囤積的茅臺酒,終有一天要再次流向市場,套現(xiàn)離場,如果每年民間囤積、需要再次交易的茅臺酒數(shù)量,遠遠超過茅臺公司每年的供給量,那銷售的主體可能就不是茅臺公司,而是茅臺之外的市場。
2、巴菲特為何沒買貴州茅臺?
沃倫·巴菲特可以說在我國證券市場中賺得“盆滿缽滿”,2007年又全身而退,不愧為投資大師,常聽到的就是沃倫·巴菲特在2003年投資了中石油,并且在2007年大幅盈利之后退出。其實在決定投資中石油的時候巴菲特與芒格對于中石油的估值是1000億美元,可是在當時僅僅只有350億美元,所以就投資了接近5億美元,
而到了2007年中石油在估值2750美元的時候,認為存在高估的階段,所以就全部賣掉了股票,實現(xiàn)了大幅盈利。當然了,很多投資者會覺得,茅臺這么好,為什么巴菲特沒有買茅臺呢?這之中還是存在一些小故事的,當時在投資中石油之前,巴菲特見到了我國的高西慶博士,聊了很久,便在之后決定直接投資中石油,并沒有進行詳細化的計算,認為當時中石油被低估,
而茅臺呢?茅臺并沒有在港交所上市,但是中石油是在港交所上市的。而在2003年、2004年的時候我國股市外資投資者的限制還是挺大的,所以,國內(nèi)市場也就沒有受到更多的外資投資機構(gòu)進入,而現(xiàn)在不同了,現(xiàn)在通過諸多的渠道都能夠投資于我國市場中來,而巴菲特并不是沒有投資現(xiàn)在的A股市場,也是通過H股,實現(xiàn)了持股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