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么有這么多的人仇視茅臺股價上漲。當然也有一些股價特別高的公司,為了提升流動性主動降股價的(這個極少,所以不展開了),茅臺股價漲高了,外資獲利豐厚,對此獲利了結是資本的正常運作,并非惡意做空茅臺股價,在茅臺的股價不斷上漲的過程中,你會發(fā)現,A股市一個散戶市場,但是股價王者貴州茅臺卻是一個另類,因為股價夠高,所以購買的大多是機構,即便是個人投資,那也是比較具有經濟實力的個人投資者,這樣的投資者更加理性,對茅臺這種高端消費品的認知更強,所以由這樣的投資人構成的股東的貴州茅臺享受到了其他股票沒有了好處,那就是股價的波動性更小,比如說茅臺歷史上發(fā)生跌停的次數就是屈指可數。
1、貴州茅臺股價這么高,為什么不通過送股的方式降低股價呢?
貴州茅臺是一支非常好的白馬股,作為股民的我,一直想購買一點兒貴州茅臺的股票,但它的股價太高了,根本買不起?,F在貴州茅臺的股價,馬上就要上漲到1500元,要購買一手那就得15萬元,我這樣的小股民,根本沒有這個實力。按照其它股票的做法,會通過送股的方式來降低股價,從而達到讓普通小股民都可以參與購買,貴州茅臺為什么不這樣操作呢?這個問題的核心,只有貴州茅臺的高層才能清楚。
我思考了很多天,并查了一下其它網友的說法,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免費的廣告,炒股的人都會對一個問題感興趣,那就是市場上價格最高的股票是那只?股民看得是價格,而不考慮有沒有送過股。在軟件上,看到貴州茅臺的股價,這無疑給自己做了一下廣告,第二,讓人們把股票的價格與茅臺酒的品質聯系起來。高價格對應高品質,讓沒有必然聯系的兩個實物產生共振,
2、茅臺送配股嗎?為什么?
讀書那會,我一直很好奇,送股和配股對于公司的市值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無非就是單位股價的調整,一個數字游戲而已,為何對市場影響那么大。后來自己做投資了,粗略明白了,在中國證券市場剛起步的一二十年里,老股民很看重的就是這個公司會不會送轉股,原因何在,因為大部分的散戶對炒股的概念停留在菜市場買菜的感覺上,以前這個股票買10塊,后來10送10,股價降到5塊了,對一些人來說,這就是說股價便宜了一半啊,必須得買,然后股價開始回填。
問題的關鍵來了,本來是一個愚蠢的游戲,但一旦被“傻瓜”帶動起來,并形成了市場共識,它就變成規(guī)律了,因為確實股票會漲啊。所以有些不良的上市公司就可以打這個主意了,有事沒事搞個高送轉,拉一波股價,當然也有一些股價特別高的公司,為了提升流動性主動降股價的(這個極少,所以不展開了)。到今天,經過幾次股市的大起大落,股民們也被教育的差不多了,加上市場上機構數量增多,投資者群體更趨理性,送轉股沒有以前的效應了,
所以你現在看到高送轉的現象越來越少。就好比伯克希爾的股價上萬美金一樣,人家的股價在天上,目的其實為了篩選投資者:你沒有這么多錢,不要來投我,對于茅臺而言,它是機構投資的熱門標的,頗有些當年IBM的感覺,作為基金經理,我投了茅臺,就算是虧了,也沒有人會指責,因為大家都這么投啊。因此,茅臺維護每股的高價位,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潛臺詞是:我的股票就像茅臺酒一樣,是稀缺資源,自然價格就高,
3、貴州茅臺股價站上810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市值再破萬億,茅臺的股價為什么這么厲害呢?
茅臺酒獨一無二的酒先來看一張圖,這張圖看起來很舒服對不對,絕對是價投的最愛啊,蘋果、微軟、騰訊都是這種走勢,有3次大的回調,2008年產生了一次大幅的回調,從230元下跌到80元,跌幅達到65%,第二次回調是2012年7月到2014年的1月,從270跌到165元,第三次回調是2015年,從290元跌到160元。
其他時間基本都是出于上漲的階段,可謂是熊短牛長,一只股票在短期內能夠走出“牛勢”,這個可能是妖股,但是在長期十幾年的時間里能保持“牛勢”,這需要的是基本面做支撐:業(yè)績的長期穩(wěn)定增長、利潤的穩(wěn)定持續(xù)增長、現金流穩(wěn)定安全、品牌具有護城河。從下圖可以看出,貴州茅臺的營收和凈利潤從長期來看都保持了穩(wěn)定的增長,從2006年到2017年營收增長11倍,凈利潤增長15倍,
凈利潤率在2006年的時候是31%,而到了2017年凈利潤率提升為44%,這個已經不能用印鈔機來形容了。凈利潤率能達到44%的企業(yè),恐怕也就只有印鈔機了,現金流也非常強勁,2006年現金及其等價物為44億元,到了2017年增加到749億元,增長16倍,現金及其等價物的增長率比凈利潤和營收還要高,這種企業(yè)怎么能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