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股價高為什么不分股,貴州茅臺股價這么高

增加的幅度并不大,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茅臺就成為了A股的股價王,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而且還流傳一個傳凡是股價超過茅臺的,最后股價都會大跌,全通教育是最典型的,茅臺的價格也成為一個市場的一個試金石。在茅臺的股價不斷上漲的過程中,你會發(fā)現,A股市一個散戶市場,但是股價王者貴州茅臺卻是一個另類,因為股價夠高,所以購買的大多是機構,即便是個人投資,那也是比較具有經濟實力的個人投資者,這樣的投資者更加理性,對茅臺這種高端消費品的認知更強,所以由這樣的投資人構成的股東的貴州茅臺享受到了其他股票沒有了好處,那就是股價的波動性更小,比如說茅臺歷史上發(fā)生跌停的次數就是屈指可數。

1、貴州茅臺股價這么高,為什么不通過送股的方式降低股價呢?

1、貴州茅臺股價這么高,為什么不通過送股的方式降低股價呢?

貴州茅臺是一支非常好的白馬股,作為股民的我,一直想購買一點兒貴州茅臺的股票,但它的股價太高了,根本買不起。現在貴州茅臺的股價,馬上就要上漲到1500元,要購買一手那就得15萬元,我這樣的小股民,根本沒有這個實力。按照其它股票的做法,會通過送股的方式來降低股價,從而達到讓普通小股民都可以參與購買,貴州茅臺為什么不這樣操作呢?這個問題的核心,只有貴州茅臺的高層才能清楚。

我思考了很多天,并查了一下其它網友的說法,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免費的廣告,炒股的人都會對一個問題感興趣,那就是市場上價格最高的股票是那只?股民看得是價格,而不考慮有沒有送過股。在軟件上,看到貴州茅臺的股價,這無疑給自己做了一下廣告,第二,讓人們把股票的價格與茅臺酒的品質聯(lián)系起來。高價格對應高品質,讓沒有必然聯(lián)系的兩個實物產生共振,

2、茅臺股價又創(chuàng)新高了,你怎么看?

2、茅臺股價又創(chuàng)新高了,你怎么看?

茅臺公司好不好?好!茅臺股票能不能買?這個價格決不能買!特別是別有用心的分析師喊出了“酒黃金”的口號,讓我又聞到了股災的熟悉味道。茅臺神話崩盤也許就在眼前!買股票本質上是一種投機行為(不要說什么價值投資,這只是投機的美化說法),既然是投機行為,就要考慮收益率和風險,接下來又是魔鬼一般的數據分析,先看收益率:首先是現金分紅:截止2020年4月30日數據,A股2019年股息率最高的第100家公司是寶鋼股份,股息率為4.86%而貴州茅臺的股息率按照年內最低價計算為170.25/(960.10×10)=1.77%,連top100的一半都不到。

別和我說什么凈資產收益率,業(yè)績增長現金流,上市公司手里的現金大股東不同意能分到爾等小散手中嗎?先不評價股票的成長性好不好,現金分紅比例這么低能撐得起A股帶頭大哥的大身板嗎?其次是股價空間:茅臺總市值為1.69萬億(按每股1351元計算),而2019年貴州省GDP為1.67萬億,牛逼嗎?真牛逼。但是這個基礎上想翻倍有多難?增量資金在哪里?獲利盤要不要套現?這是一道送分題!A股的功能是為實體經濟提供直接融資渠道,不支持長期存在一個體量遠超其余的超級巨無霸白酒企業(yè),以前沒有,未來不會有,

更不可能由白酒公司來扛起資本市場的大旗。我們再看看風險:其一、茅臺2015年至今已經漲了10.59倍,前六大股東持有73%股份,而且并沒有進行過減持,根據官方資料顯示第一大股東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隸屬貴州省國資委,持有58%的股份。假設減持7%,按每股1000元計算,需要有800億現金來承接這天量的市值,

其二、茅臺酒好,但不能強國興邦。國家鼓勵的是5G、芯片制造、特高壓輸電等等,高科技工業(yè)才是中國的未來,大股東都是國有資本,高價減持茅臺,投入新基建領域,這個不是選擇題,是送分題。其三、茅臺按官方數據,股東數10萬余,人均1300多萬,所有人都知道機構在茅臺抱團,但是開始跌的時候,大家會不會踩踏,還是齊心協(xié)力共赴股災?這好像又是一道送分題。

3、現在貴州茅臺股價1200,中國石油股價5.5元,如果你買股會選擇誰?

不得不說,您的問題踢到了A股市場的瘡疤,在生態(tài)畸形的大A市場上,貴州茅臺和中國石油正是兩個極為顯眼的例證,默默訴說著A股非同一般的病態(tài)。貴州茅臺一向被推崇為價值投資理念的標桿,上市至今,走出了數一數二的超級大牛的形態(tài),截至本周一,茅臺的市值超過15000億元,而貴州省的GDP不過9000億元,茅臺已經不再是普通消費品,而是奢侈品,成為機構投資者們在“價值投資”的幌子下抱團取暖、維持神話的一個集散地。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