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怎么都不喝,才能保證不會醉。明白了喝白酒喝得到底是什么,回過頭來看,喝白酒時,旁邊放一個大水杯,喝一口白酒,喝半杯白水,這哪里還能咂摸到白酒的什么滋味,真正會喝酒的人,都會在白酒旁放一杯“白水”,知道是啥原因嗎,說起喝酒,那必須53度以上的白酒。
1、怎么喝白酒不容易醉?
問:白酒怎么喝才不會醉?答:白酒怎么都不喝,才能保證不會醉。因為在餐桌上即使你少喝,但是,一旦動了酒杯,喝多少有時就不受你控制了,如果在家喝,平時喝二兩沒事,如果哪天心情不喝,容易貪杯,自己也會喝多而醉倒,我曾經(jīng)喝過一次。心情不好,又不想說,也不知道該和誰說,就買了一瓶酒喝光了,當(dāng)時沒覺得多難受,后來就記得給媽媽說:“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因為那之前我真不知道醉是什么感覺呢,也不知道自己能喝多少。如果朋友聚會,要么不喝,一旦動了酒杯,就有很多講究,有時感覺不得不喝,記得有一次,朋友在一起喝酒。有啤酒有白酒,我知道混著喝更容易醉,一再推脫無果,就答應(yīng)就喝三杯白酒,因為杯子小量少哦,所以一口氣干了三小杯白酒,以為這樣就可以完成任務(wù)了,殊不知,后續(xù)好多理由又無法推脫,喝到最后也有些難受,那時下決心:滴酒不沾,任你如何勸說。
如果有些朋友說:“為了生意、聚會等,有時不得不喝”,那建議:提前吃點兒東西墊墊肚子,千萬別空腹喝,如果能吃上兩粒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素有“植物肝”之說),可以保護胃和肝臟不受傷害或者少受傷害。因為酒精在胃里被吸收,而肝臟時刻保護我們的身體,有了這些食物和維生素,身體可以少受傷害,再就是帶上一罐XS飲料,效果也不錯。
2、真正會喝酒的人,都會在白酒旁放一杯“白水”,知道是啥原因嗎?
謝邀!真正會喝酒的人,都會在白酒旁放一杯“白水”,知道是啥原因嗎?呵呵!有意思的問題,有意思就有意思在答案是:題主所謂“真正會喝酒的人”,實際上是“真正不會喝酒的人”。為什么這么說?這需要首先討論一下什么叫“真正會喝酒”,沒人真正會喝酒,久已什么叫“真正會喝酒”?想象一下,50年前,老李他爸,從老李他媽那里軟磨硬泡淘出5分錢,急忙跑到村東頭的小賣部,打了半兩燒刀子,忙不迭地呷了一小口,在嘴里咂摸半天舍不得下咽;咽下后,嘴巴又繼續(xù)咂摸吧唧好大一會。
這才叫“真正會喝酒”!再不濟,至少也得喝出品酒師的風(fēng)格,才能勉強叫“真正會喝酒”,你說說,現(xiàn)在還有真正會喝酒的人嗎?或有人不服:這怎么能叫會喝酒?不服不要緊,我們可以以喝茶類比,現(xiàn)在人拿一個保溫杯,泡上一小撮茶末,反復(fù)沖泡喝上一整天,能叫會喝茶嗎?不能吧。同理,你用個三兩三的杯子,甚至拿一個一次性紙杯,倒上一滿杯,然后“感情好,一口悶”;再然后,端起旁邊盛滿800毫升涼白開的大海杯,牛飲一通——這叫“真正會喝酒”?笑話!喝酒喝的是什么?在中國,啤酒、紅酒,那些根本就不能叫是酒,
說起喝酒,那必須53度以上的白酒。喝酒,喝的除了是酒精的陶醉外,更為重要的其實是酒的“滋味”,我們知道,白酒是典型的蒸餾酒。所謂蒸餾酒就是使用含糖高的物質(zhì),或者含淀粉的糧食經(jīng)過糖化后,在產(chǎn)醇酵母菌作用下,經(jīng)過發(fā)酵產(chǎn)生乙醇;然后加熱到酒精沸點78℃以上,水沸點100℃以下進行蒸餾,蒸餾出來的稱為原酒,為了提高酒精產(chǎn)量,通常需要經(jīng)過多次發(fā)酵和蒸餾過程。
最后,把所有蒸餾液收集起來,放置在一定條件下陳化釀制,陳化后的酒就是所謂年份酒,再經(jīng)過勾兌,分裝,就成了高檔白酒。啰嗦這么多,答主想說的是啥意思呢?就是說,白酒,不管你是5000塊錢一斤的珍藏茅臺,還是50塊錢一斤的非品牌酒,本質(zhì)上都是蒸餾酒,蒸餾酒就意味著成分幾乎只含有酒精和水;另外就是沸點低于蒸餾溫度,又高于“接酒”(蒸餾后冷卻回收蒸餾液的溫度)的一些微量有機化合物,被稱為“同源物”。
“同源物”一般包括像甲醇、糠醛、乙醛、乙酸乙酯、異丁醇、2-苯基乙醇等,概括而言就是一些雜醇、雜醛類,這些雜醇雜醛類基本上都是毒性高于酒精的有機化合物,只不過,由于在酒中濃度很低,通常在ppm水平,因此,一般不考慮其毒性。一些洋蒸餾酒品牌,比如伏特加,由于酒度很高,這些同源物的濃度也相應(yīng)高一些,因此,制造商有時候會采取其他凈化措施來去除這些雜醇雜醛,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