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三界廟的廣西金田村新圩三界廟
位于廣西桂平金田村南4公里新圩鎮(zhèn)上的三界廟地處桂平金田平原中心,是“金田起義”之初太平軍作戰(zhàn)指揮所。新圩三界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田起義地址”的重要組成部分。1851年7月19日太平軍從紫荊山轉(zhuǎn)移到新圩(今金田圩),被數(shù)萬清軍圍困在新圩和附近一帶村莊,太平軍設前軍指揮所于廟,洪秀全運用聲東擊西戰(zhàn)術(shù)突圍成功。8月15日,向平南縣進軍北上,成為太平軍戰(zhàn)史上著名的一次戰(zhàn)役。金田三界廟始建于清順治18年(1661 年),座北朝南,主體建筑四合院式布局,分為前座、天井、后座和廡廊,建筑面積302平方米。金田三界廟建筑藝術(shù)繁縟優(yōu)美,脊飾為佛山石灣陶瓷人物故事裝飾,保留了清中晚期嶺南地區(qū)建筑藝術(shù)遺風。廟內(nèi)有清康熙道光年間的官府告示、規(guī)條等。碑刻23塊,是研究當時社會的寶貴資料。廟內(nèi)還陳列了金田村起義歷史的文物資料。三界廟內(nèi),現(xiàn)有《重修宣里新圩三界廟碑記》、《安良約碑記》等碑刻20多方,碑文反映了金田起義前夕當?shù)氐纳鐣⒔?jīng)濟和階級狀況,是研究太平天國歷史的重要資料。三界廟亦已被列為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袁崇煥幼時背上生瘡,久治不愈。其母葉氏往三界廟拜神,見瓦面漏雨,水潰泥菩薩脊背,便找了泥水匠修好瓦屋,用灰沙補好脊背。三界廟不漏雨了,袁崇煥背上毒瘡也好了。于是民間有了傳說,認為袁崇煥是三界廟內(nèi)供奉的三界公的化身。從此水南人民更加常往三界廟拜祭。袁崇煥曾于明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辭官回鄉(xiāng)。鄉(xiāng)親父老找他相商重修三界廟之事,他便慷慨地把原打算在羅浮山筑茅廬隱居的銀兩捐獻了出來,并且揮筆寫下了著名的《重修三界廟疏》。
{0}
2,廣西平南縣三界酒業(yè)有限公司怎么樣
廣西平南縣三界酒業(yè)有限公司是2004-09-07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貴港市平南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于平南縣平南鎮(zhèn)新村頭。廣西平南縣三界酒業(yè)有限公司的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50821765817151H,企業(yè)法人王冠清,目前企業(yè)處于開業(yè)狀態(tài)。廣西平南縣三界酒業(yè)有限公司的經(jīng)營范圍是:配制酒生產(chǎn)銷售。本省范圍內(nèi),當前企業(yè)的注冊資本屬于良好。通過百度企業(yè)信用查看廣西平南縣三界酒業(yè)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1}
3,廣西貴港市的哪里好玩
貴港市的旅游資源豐富獨特,主要景點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桂平西山、龍?zhí)秶疑止珗@、著名千年古剎南山寺、"天南福地"羅叢巖、中國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白石洞天、峽谷景觀大藤峽等。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平天國金田起義遺址,自治區(qū)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西第一古塔桂平東塔、漢晉古墓群和中共廣西省工委擴大會議舊址等。 [金田起義舊址]在桂平城區(qū)以北27公里,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洪秀全、馮云山在桂平紫荊山區(qū)建立拜上帝會,領(lǐng)導貧苦農(nóng)民進行反清革命活動。1851年1月11日,在金田村舉行武裝起義,起義指揮部設在村邊犀牛嶺上的古營盤。營盤是個長方形的土城,中央筑高臺,臺前有旗桿石,洪秀全在此率領(lǐng)太平軍豎旗誓師起義。村東3公里的新圩三界廟,是太平軍的作戰(zhàn)指揮所,洪秀全在此指揮了新圩突圍之戰(zhàn):廟內(nèi)有清康熙、道光年碑刻20多塊,是研究當時政治經(jīng)濟狀況的珍貴資料。[平天山森林公園]是2003年經(jīng)自治區(qū)批準建立的省級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為2964公頃,森林覆蓋率90%以上。公園內(nèi)森林幽雅靜溢,溪谷幽深清澈,山體雄偉高大,動植物種類豐富,奇樹怪石遍布,氣候溫暖宜人。有"林海奇景、北岳仙池、平天大峽谷、石人石馬、狀元帽、桫欏群落、仙人瀑布、高山茶園、高山矮林、黃三立寨遺址"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每個景點,每個傳說,都引入入勝,令人神往。[大平天自然保護區(qū)] 位于黔江河畔、大滕峽腹地,距桂平城區(qū)約20公里,面積約28000畝。1980年國家劃為自然保護區(qū)。這里有被稱為"活化石"的古熱帶植物樹蕨、木蓮、豬衍血本,列為國家保護范圍的珍貴植物還有格木、紫荊、香花木等多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蘇門羚、獼猴、林麝、小靈貓等,有"小西雙版納"之稱。大平山地形為復雜的丹霞地貌,境內(nèi)瀑布很多,其中天橋瀑布一瀉而下,高達百余公尺.蔚為奇觀。[西山風景區(qū)]又名思靈山,因在桂平城區(qū)以西l公里而得名。從南梁五朝設桂平郡治于西山起,逐漸成為游覽勝地。山上古樹參天,清泉甘洌,怪石鱗峋,石徑曲幽。有李公祠、洗石庵、龍華寺、乳泉亭、中山飛閣、龍亭、如意亭等建筑物。乳泉亭旁,泉水從石巖流出,冬不竭,夏不溢,其味甘甜,泡茶茶香,釀酒灑醇。西山茶、乳泉酒、馳名于世,攀登龍亭,俯瞰遠眺,南有白石青峰,北有紫荊五指,蒼翠濃淡,遠橫于六七十里之外,黔郁兩江,如練交映,環(huán)抱城廓,潯城風光,盡收眼底。[南山寺]在市郊3公里處,居南山二十四峰環(huán)抱之中,是歷代游人駐足流連的風景勝地。登南山首巔,舉日眺望,近處,貴港新姿令人陶醉,西江玉帶繚繞腳邊;遠方,秀麗奇峰,層巒疊翠,萬頃蔗海,盡收眼底。南山寺始建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建成后,宋太宗曾賜御書224軸,宋仁宗于景佑元年曾題"景佑禪守",故又名"景佑禪寺",元文宗游南山時,親筆書贈"南山寺"匾。寺內(nèi)有宋、元、明、清石刻,清代菩堤樹,還有傳說中的天然出米洞、南山不老松、北宗飛來大鐵鐘。今寺內(nèi)石刻與宋代鐵鐘為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湖公園]位于港北區(qū)東面,建于1930年。東湖面積0.46平方公里,碧波蕩漾,青荷婆娑,蓮塘夜雨,東井漁歌,古登龍橋,船亭樓閣,湖光綺麗。公園內(nèi)有翼王亭、石達開祖母碑座。1986年由廣州美術(shù)學院設計的"蓮池落雁"、"荷花仙子"大型工藝雕塑以及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銅像安放于東湖公園的湖心島上,給東湖公園增添了淡雅而古樸的氣色。[中共廣西"一大"、"三大"舊址]"一大舊址"在港北區(qū)貴城鎮(zhèn)榕興街34號。1928年6月16日,中共廣西省第-次代表大會在此召開,中共廣西省第三次代表大會,于1936年11月7日在今覃塘區(qū)三里鎮(zhèn)羅村召開。會址均保存完好"一大"會址旁邊還修建了有革命文物陳列館"。[漢晉古墓群]分布于港北區(qū)內(nèi)的貴糖集團公司至羅泊灣一帶,屬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4年以來共挖掘了500余座,出土文物l萬多件。其中最大的羅泊灣一號漢墓,長12.5米,寬7.5米,有前、中、后共11個槨箱,底層還在殉葬的船棺和方木棺7具,出土的珍貴文物達1000多件(種)。[白石山]據(jù)稱全國有二十六洞天,其中第二十一洞天即白石山,在桂平市城南七十公里處。白石山雙峰并立,直插云表。左邊孤峰如柱,名獨秀峰,右峰頂尖底圓,名蓮蕊峰,明代人楊大節(jié)寫的"白石洞天"四個大字鐫刻于千尋峭壁上。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曾登上白石絕頂,他在《游記》中對白石山大加贊賞。繞蓮蕊峰山南行半里,有會真巖,廣約十余丈,高、深各宜二、三尺,巖頂十余丈高的絕壁-上有一小巖,廣約丈許,有石級可通,憑高遠眺,可見潯江天際流。從白石村東望,有一石似人,高約數(shù)丈,向壁而立,俗稱"石道人"。"石人"中空,有石縫可入體內(nèi)。白石村后懸崖絕壁間,裂開一縫,寬丈余,高數(shù)十丈,名"一線天"。會仙巖有煉丹灶、仙人棋、仙人腳印、玉泉等富有傳奇色彩的名勝古跡。巖前有會仙亭,憑欄遠眺,錦繡河山,盡收眼底。[暢巖]位于平南縣城西20多里處。石山一座,平疇突起,山麓有巖寬敞如屋.故名暢巖。系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少年讀書處。時二程之父程珦作宰龔州(時平南縣為龔州治所),選延周敦頤(濂溪)教讀兩子、留有印心亭、蓮花池等遺跡。穿穴而過為文昌巖,循石徑可探三寶巖、飛鼠巖、遇仙巖諸勝。暢巖又是平南境內(nèi)重要的古文化遺址,保存著新、舊石器時代的文物。[挹翠山]在平南縣城東北1里,有土山九節(jié),為縣治的屏障、此山景色秀麗,登巔遠眺,周圍數(shù)十里景物盡入眼底。相傳此山產(chǎn)挹翠草、蛇黃石,可治腫毒及小兒驚癉等癥,因而得名?,F(xiàn)山上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黃花崗五烈士紀念碑]位于平南縣城郊羅沖橋畔。1911年(宣統(tǒng)三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九日,孫中山、黃興等為首組織和領(lǐng)導廣州起義,進攻兩廣總督衙門。有28名平南籍愛國志士參加,犧牲的有5人。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邑人建立平南五烈士紀念碑,碑墓上刻有5烈士的籍貫、年齡和事跡,永志緬懷。[銅鼓]至目前,市轄三區(qū)兩縣市共出土銅鼓近百只,最早的鑄造于戰(zhàn)國至西漢時期。鼓面直徑一般寬約80公分。在覃塘區(qū)鳳凰林場出土的一面東漢特大銅鼓,直徑1.19米,高0.66米,重150公斤。[大圩龍巖]位于港北區(qū)大圩鎮(zhèn)東側(cè)1公里,居南山寺與桂平西山之間,為兩旅游點必經(jīng)之地。巖內(nèi)能容納萬余人。石乳結(jié)處,有石巨龍蜿蜒長數(shù)十丈。宋淳熙年間,建成勝禪院。巖洞四壁,唐至清許多名人的石刻詩詞琳瑯滿目。洞額"東方巨觀"、"天然勝跡"等墨跡,筆勁猶存,有"古懷第一山"之稱。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曾登臨游覽。[大藤峽]在桂平西北的黔江下游,全長約40公里。傳原有大藤如斗,橫跨江面,晝沉夜浮,供人攀附渡江,故名。這里河道嵌折,江流湍急,四面高山環(huán)繞,峰丘重疊,綿亙數(shù)百里,巖洞數(shù)以百 計,九層樓、仙人閣、三妹洞尤為險要。這里是明代大滕峽瑤民起義的活動中心。明
王朝先后用兵百余年,把瑤民鎮(zhèn)壓下去后,改大藤峽為斷藤峽,并在崖壁刻"敕賜永通峽"大字。[宋代古窯群遺址]桂平西郊、蒙圩、羅秀、社步、羅播等地有宋代陶瓷窯50多座。城郊窯址被列為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出土的碗、盤、碟、壺、罐等多為宋代南方常用器物。蒙圩窯嶺村發(fā)現(xiàn)的10座陶瓷窯,出土器物所施全是青黃釉,屬青釉系統(tǒng),燒制年代約在南宋。
{2}
4,袁崇煥的籍貫是哪里
東莞文史專家楊寶霖先生《袁崇煥雜考》一文中有一節(jié)是關(guān)于其祖籍、鄉(xiāng)貫的考證,是關(guān)于袁崇煥籍貫最為詳實的材料,現(xiàn)摘錄如下,以供參考。(原載香港《明報月刊》1985年第一期) 二、袁崇煥祖籍、鄉(xiāng)貫考 金庸先生在《袁崇煥評傳》第四節(jié)開頭說:“袁崇煥,廣東東莞人,祖上原籍廣西梧州藤縣?!闭f袁崇煥祖上是廣西省藤縣人,似可商榷。筆者學殖疏荒,天下間有關(guān)記載袁崇煥之書,不能遍讀,但檢敘及袁崇煥籍貫的史籍志乘,如《明史》、《明紀綱目》、《通鑒輯覽》、《明亡述略》、《明通鑒》、《石匱書后集》、《明季北略》、《國榷》、梁啟超《袁督師傳》、《邵武府志》、《廣西通志》、《廣東通志》、《藤縣志》、《平南縣志》、《東莞縣志》、李濟深《重修袁督師祠墓碑》等等,都不見有“袁崇煥祖上原籍廣西梧州藤縣”的記載。金庸先生得出這樣結(jié)論的原因,我個人猜想,大概因為《明史》、《明通鑒》、《明紀綱目》、《廣東通志》、梁啟超《袁督師傳》諸書都說袁崇煥是廣東東莞人,而《國榷》、《石匱書后集》、《明季北略》、《廣西通志》、《藤縣志》諸書又說袁崇煥是廣西藤縣人。為了兩者統(tǒng)一,所以說“袁崇煥,廣東東莞人,祖上原籍廣西梧州藤縣。”〔民國〕《東莞縣志》卷六一《袁崇煥傳》說:“袁崇煥字元素,一字自如,(東莞)水南(今為東莞縣石碣公社水南大隊)。(略)年十四,隨祖世祥、父子鵬往粵西應藤縣試,補弟子員?!睋?jù)此,袁崇煥分明是東莞人,祖籍當然是東莞?!对鐭ㄔu傳》中提到招廣東三千人援遼東的崇煥的叔父袁玉佩,是廣東東莞溫塘(今東莞縣附城公社溫塘大隊)人,崇煥族叔,字仲符,萬歷四十四年(公元1616)進士。袁崇煥的族叔是東莞人,可見袁崇煥的祖籍是東莞而非廣西藤縣。 袁崇煥十四歲隨祖父袁世祥、父親袁子鵬往廣西藤縣應試,在藤縣補弟子員,萬歷三十四年(公元1606)到桂林參加鄉(xiāng)試,中舉,萬歷四十七年(公元
1619)成進士,自然“登科錄”之類填上“藤縣”籍,所以“明進士題名碑”刻上袁崇煥藤縣籍?!稇炎趯嶄洝?、《國榷》、《石匱書后集》、《明季北略》諸書據(jù)之以袁崇煥為藤縣人。所以《藤縣志》、《廣西通志》都把袁崇煥作藤縣人。自從經(jīng)過六十多年反覆修訂的《明史》出,袁崇煥是東莞人已成定論,嗣后凡言及袁崇煥的歷史著作及《辭源》、《辭?!?、《中國人名大辭典》等大型工具書都一律說袁崇煥是廣東東莞人。去年,廣西《學術(shù)論壇》發(fā)表《袁崇煥籍貫考辨》一文,考證了袁崇煥的籍貫是廣西藤縣,它依據(jù)的材料,除“明進士題名碑”、《國榷》、《明季北略》、《石匱書后集》、《藤縣志》等固有資料之外,只加上可疑的所謂袁崇煥父子鵬墓碑的碑文。固有資料中袁崇煥為藤縣籍之說,已為歷來學者所不取,這里不再論列。袁崇煥父子鵬墓的碑文是構(gòu)成袁崇煥籍貫藤縣說的新材料,是需要辨一辨的。《袁崇煥籍貫考辨》說: 據(jù)署有“崇煥、崇燦、崇煜”三人名字,光緒二十三年重修的(袁崇煥父子鵬)墓碑,碑文載袁氏“嘉靖初年至廣西”這是袁崇煥祖籍廣東東莞,籍貫廣西(藤縣)白馬鄉(xiāng)又一有力佐證。 該文所引碑文,其誤有二: 一、袁崇煥兄弟次序排列錯誤。袁崇煥在《天啟四年三乞給假疏》中說:“臣自萬歷四十六年以公車出,幸叨一第,即授令之閩,離家今七年矣。七年中,臣之嫡兄崇燦喪矣,嫡叔子騰喪矣,堂兄生員崇茂育于臣父為猶子者,今亦喪矣。(略)止一幼弟崇煜,少不諳事?!狈置魇情L崇燦、次崇煥、季崇煜。 二、袁氏嘉靖初年至廣西,誤。〔民國〕《東莞縣志》卷六一、《平南縣志》卷一六、《藤縣志》卷二三,都記載袁崇煥父子鵬始從東莞往廣西。袁子鵬卒于天啟四年(公元1626)七月初五日(見袁崇煥《天啟四年初乞終制疏》)。嘉靖初年至天啟四年,已超過一百年,袁子鵬死時,尚有“少不諳事”的第三子崇煜,可見袁子鵬決非得壽百齡,如果袁氏“嘉靖初年至廣西”是指袁子鵬往藤縣的話,則袁子鵬死時,非一百二、三十歲不可,而且在百齡之時還能生季子袁崇煜,這是可能的嗎?〔民國〕《東莞縣志》卷六一《袁崇煥傳》明確指出,袁崇煥“年十四隨祖世祥、父子鵬往粵西”,考袁崇煥生于萬歷十二年(公元1584),袁崇煥十四歲,即萬歷二十五年(公元1597)。袁世祥、袁子鵬從東莞往藤,是在萬歷二十五年。可見碑文所謂“嘉靖初年至廣西”是錯誤的。 墓碑重修于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距袁子鵬之死已有二百七十一年,時代懸絕,未可盡信。而且記載袁崇煥兄弟的次序及袁氏遷入廣西的時間皆誤,這個重修的墓碑,豈能作為袁崇煥籍貫廣西藤縣的“有力佐證”呢? 金庸先生認為袁崇煥是廣東東莞人,這是正確的。 甲、袁崇煥自己說是東莞人。 東莞縣水南鄉(xiāng)有三界廟。天啟七年(公元1627)七月,魏忠賢使其黨論袁崇煥不救錦州為暮氣,崇煥乞休,回到東莞水南,水南父老重修三界廟,袁崇煥作《重修三界廟疏文》(有碑,在水南三界廟內(nèi),碑高三尺,闊一尺五寸,文十七行,行四十八字,楷書。)疏文有云:“予里中崇奉三界廟”,“吾鄉(xiāng)居俗儉而樸”,“適予請告以還,同鄉(xiāng)諸父老青衿合謀為一鄉(xiāng)之善事,首以廟請。”末署“天啟七年臘月十八日,欽命巡撫遼東山海等地方提督軍務加從二品服俸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里人袁崇煥謹撰”。廟既在東莞水南,碑又立于廟內(nèi),袁崇煥疏文中的“予里”、“吾鄉(xiāng)”、“同鄉(xiāng)”、“里人”之“鄉(xiāng)”與“里”,必指東莞水南,袁崇煥自署“里人”、即是說自己是東莞水南人。 袁崇煥《募修羅浮諸名勝疏》開頭說: 余有山水之癖,即一邱一壑,俱低徊不忍去。故十四公車,強半在外,足跡幾遍宇內(nèi)。而羅浮洞天,去余家不下四十里,竟無暇盤桓其中,殉外忘內(nèi),余之罪也。去冬,余告歸,方謂筑室其中,為終焉之計,未抵家而明主促之再出,絡繹道路,雨旬席不暇暖,又塞上征夫矣。 又《募修羅浮諸名勝跋》中有云: 夫以隔四十里之名山,不能一效其(按:指幕友李云龍)款款。 若天清氣朗,在水南翹首北望,羅浮諸峰,依稀可見。袁崇煥距羅浮四十里之家,必在東莞,絕不會在千多里外的廣西藤縣。 乙、袁崇煥的同僚、下屬、好友認為袁崇煥是東莞人。 崇禎元年(公元1628)四月,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登萊天津軍務,有司再三敦促在東莞家鄉(xiāng)的袁崇煥上道。是時休致居家的翰林院編修陳子壯(與袁崇煥同榜進士)約梁國棟、黎密、鄺瑞露及崇煥幕賓鄧楨、梁稷等十九人在廣州舉行盛大的餞別會,會上,各人賦詩送別,并由趙焞夫繪成《袁督師督遼餞別圖》,各人將所賦的詩寫于圖右,由鄺瑞露(按:鄺露的初名)題曰:《東莞袁崇煥督遼餞別圖詩》。陳子壯是崇煥的同科進士,“明進士題名碑”也有他的名字,他當然見過載明崇煥是廣西藤縣籍的登科錄之類的文件,他讓鄺露在“袁崇煥”之上冠以“東莞”二字,分明在餞別會上之人認為崇煥是東莞人。鄺露的從兄鄺湛之(按:鄺露字湛若,湛之當是其從兄之字)是崇煥部將,戰(zhàn)死于遼東。鄺露與崇煥幕賓梁稷是好友,他當然知道崇煥的籍貫,所以徑題“東莞”。 黎密的餞別詩,有句云:“羅浮春色動征輪,歲月功名日轉(zhuǎn)新。”是說袁崇煥從“羅浮”來。區(qū)懷年的詩說:“仙人窟宅自羅浮,入世還推第一流?!秉c明袁崇煥的家在“羅浮”,兩人詩中的“羅浮”,不是實指羅浮山。東莞緊鄰羅浮山,故前人往往以“羅浮”借代東莞。如永歷元年(公元1647)張家玉在東莞到滘鄉(xiāng)起兵抗清,圍增城時戰(zhàn)敗投野塘而死,鄺露的《二臣詠》詩自注云:“王師敗績,粵東又陷,公(按:指張家玉)遂倡義羅浮?!笔且浴傲_浮”借指東莞之證。可見黎密、區(qū)懷年二人認為袁崇煥是東莞人。 屈大均《王予安先生哀辭》云: 庚子(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之冬,予謁禹陵于會稽,有王予安先生者,延予館其家。(略)嘗謂予曰:“子之鄉(xiāng)有大司馬袁公崇煥者,方其督師薊遼,予以諸生居幕下,其為國之忠勤予獨知之。其不得死于封疆,而死于門戶,天下更未必知之也。(略)其疏稿及余集生、程更生訟冤諸疏,予藏之笥中久矣,今授子,以為他日國史之采擇其可乎?”(《翁山文鈔》卷一○) 屈大均,番禺人。“子之鄉(xiāng)有大司馬袁公崇煥者”一語,表明王予安認為袁崇煥是廣東人。袁崇煥籍貫,不像廣西有平南、藤縣之爭;在廣東,只有東莞一說。即是說,王予安認為袁崇煥廣東東莞人了。王予安,是王釁的別字。袁崇煥計斬毛文龍時,王釁同行,并參其謀,是崇煥的親信(見李長祥《研齋天問閣集》),豈有不知崇煥鄉(xiāng)貫之理? 余大成,崇禎二年(公元1629)為太仆寺卿,袁崇煥下獄,大成上書論救,以后嘗寫《剖肝錄》詳敘袁崇煥的冤情?!镀矢武洝酚醒裕?先是督師部下遼將鄉(xiāng)人謝尚政誣揭主將督師,又給銀三千于廷棟,謀升閩鎮(zhèn)。 謝尚政,字允仁,東莞茶山人。萬歷四十六年(公元1618)武舉,是袁崇煥所結(jié)的“死士”,隸袁崇煥麾下為都督同知。余大成說謝尚政是袁崇煥的鄉(xiāng)人,自然認為袁崇煥是東莞人了。 崇煥族叔袁玉佩曾領(lǐng)廣東兵援遼,天啟六年(公元1626)為南京兵科給事中,當時刑科給事中黃承昊上疏薦玉佩,有語云:“玉佩忠勇謀略,不減伊侄崇煥,應調(diào)之北,以備緩急。”黃承昊,字履素,秀水人,曾官廣東按察使。他與袁玉佩共事,當然知其鄉(xiāng)貫,既說崇煥為玉佩之侄,即是認為袁崇煥是東莞人。 丙、袁崇煥部下多東莞人。 袁崇煥作戰(zhàn)遼東時,其部下多東莞人,可考者,計有: 韓潤昌 東莞人,袁崇煥愛將,隸袁崇煥麾下為都司。崇禎所賜袁崇煥的尚方劍,是由韓潤昌帶領(lǐng)的。崇禎召對袁崇煥于平臺,只有祖大壽、吳三桂(祖大壽的外甥)及韓潤昌跟隨。崇煥下獄,祖大壽、吳三桂大驚,奪山海關(guān)而出,奔回錦州。韓潤昌自投于獄,袁崇煥被磔死,韓潤昌謫戍陜西鎮(zhèn)番衛(wèi),明亡,返里為僧。([民國]《東莞縣志》引《袁督師行狀》) 林翔鳳 東莞人,萬歷十六年(公元1588)武舉,又中萬歷三十一年(公元1630)文舉。隸袁崇煥任遼薊督糧推官,袁崇煥《天啟二年擢僉事監(jiān)軍奏方略疏》中所謂“現(xiàn)任薊鎮(zhèn)督糧推官林翔鳳,臣之至戚,慷慨知兵,且善武藝,與諸將士官交契甚厚”者,即其人也。(見《東莞縣志》卷四六、四七《選舉表》) 謝尚政 東莞人(見前) 黃又光 東莞人,萬歷三十年(公元1602)武舉,隸袁崇煥為遼東寧前道參謀守備。(同上) 葉向日 東莞人,萬歷四十六年(公元1618)武舉,天啟七年(公元1627)會選,袁崇煥選任守備。(同上)丁、袁崇煥與東莞人的親密關(guān)系。 袁崇煥與東莞人的親密關(guān)系,除上面提到的族叔袁玉佩招三千兵援遼、袁崇煥部下多東莞人兩點之外,還表現(xiàn)在明末東莞人多懷念、悼念袁崇煥之詩詠上。天啟七年冬,袁崇煥乞休回莞,明年四月,崇禎召回,當時東莞水南人陳灼有《朔夜與袁大司馬話別》詩: 綠濃溪上淡春煙,曲奏霓裳夜正憐。共信筵芳須待月,應知交態(tài)自忘年。人堪惜別花邊語,誰結(jié)狂來醉后緣?萬里胡塵他日掃,一天晴色凱歌還。 袁崇煥在遼東前線,水南人陳學壯有《寄自如袁大司馬》詩說: 華輪久矣不相親,海國遙瞻報國身。閫外自能神石略,胸中元是溢陽春。千秋日月開明圣,一曲陽關(guān)靜塞塵。搔首南天驚績奏,勒名端在見麒麟。 袁崇煥被冤殺后,陳炅(字明良,崇禎十二年武舉)有《挽袁自如大司馬》詩二首: 一出關(guān)門任是非,忽來萋菲動天威。當時共喜平臺對,今日翻從大理歸。本謂五年期雪恥,誰令六月見霜飛?
長城萬里今何在?聞道關(guān)山數(shù)被圍。 男子當為天下奇,滿朝交贊圣明知。已忘白馬圖家計,直抵黃龍誓自期。韓范在軍胡膽落,蘇張當國士心疑。千年幽恨還誰似,讀罷“金陀”有所思。(以上俱見《東莞詩錄》) 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張家玉到京應試,憑吊袁崇煥故居及鏖戰(zhàn)舊跡,寫下了《燕市吊袁督師》詩: 黃沙白霧皂雕旗,獨賴孤臣兩臂揮。熱血作書招死士,裹瘡臨戰(zhàn)立重圍。遂令漢卒聞笳奮,共掃妖氛奏凱歸。勞苦功高誰得似?中山何事謗書飛?(張家玉《文烈公集》卷七) 永歷元年(公元1647),張家玉起兵抗清,過水南,拜袁崇煥祠堂,作《謁大司馬自翁袁老先生遺祠愴然有感》詩: 吊罷遺祠淚幾揮,遼陽回首事成非??樟衾鋸R滄江上,不見犁庭鐵馬歸。星落尚疑陰雨暗,風高猶想陣云飛。只今羽檄紛弛急,那得先生再解圍?。ㄍ埃?明朝以后,東莞人悼念袁崇煥的詩文更多了。茲不贅敘,以省篇幅。 戊、東莞的袁崇煥遺跡。 袁崇煥有《重修三界廟疏文碑》,立于東莞水南鄉(xiāng)三界廟內(nèi),文為袁崇煥天啟七年十二月作。(見《東莞縣志·金石略》)袁崇煥故居在水南鄉(xiāng)守義坊羅鄉(xiāng)二姓村后,有月樓(見《東莞縣志·古跡略》)。東莞城城內(nèi)在明代有為袁崇煥立的牌坊,題曰:薊遼柱石。(見《東莞縣志·古跡略》)。東莞縣紀念袁崇煥的祠堂有五:(1)在水南鄉(xiāng)三界廟后座。袁崇煥被冤殺后,鄉(xiāng)人陳日昌等憫其冤,懸其生前《待漏圖》于三界廟后堂,為祭奠之地,后遂為祠堂。(2)在水南鄉(xiāng)興寧門右,名“鄉(xiāng)先生袁大司馬祠”,道光間唐棣、陳名超等倡建。(3)在莞城東正街(東莞中學右側(cè)),名“袁督師祠”。(4)在溫塘鄉(xiāng)中和墟,袁族公建。(5)在茶山鄉(xiāng),袁族公建。 東莞袁氏族藏有袁崇煥畫像二幀,一幀為正面像(《碧血劍》上集“圖片”第二頁中《袁崇煥像之一》就是這畫像的頭部)上有清末史館總纂東莞人陳伯陶題“袁元素先生真像”七字。一為側(cè)面像(即《碧血劍》上集“圖片”第十二頁《袁崇煥像之二》)。這兩幅像和“心術(shù)不可得罪于天地”條幅同為袁督師祠中物。1911年,張伯楨從北京回東莞據(jù)以攝制,影印于他所編的《袁督師遺集》中。 上面所談四點,是在《明史》、《明紀》、《明通鑒》、《通鑒輯覽》、《廣東通志》諸書之外的袁崇煥是東莞人的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