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鳳凰坡酒廠,安順市興安酒廠怎么樣

本文目錄一覽

1,落毛鳳凰不如雞

后邊是:得志貓兒雄過虎,落毛鳳凰不如雞 。出自《增廣賢文》 作者:明代佚名全句為: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得志貓兒雄過虎,落毛鳳凰不如雞 。譯文:龍在淺水中游動被蝦戲弄,老虎淪落到平陽被狗欺負。被器重的貓氣勢比老虎還要兇猛,鳳凰掉光毛后還比不上雞。比喻一個人在失勢后被弱小的人所欺壓?;⒙淦疥柋蝗鄣南嚓P故事故事出自諸葛亮出使東吳游說吳蜀聯(lián)合抗曹之事。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智,總想找借口殺他,在一次宴會上,周瑜故意對諸葛亮說:“孔明先生我吟一首詩你來對,對的出有賞,對不出以殺頭問罪如何?”諸葛亮從容笑到:“軍中無戲言,請都督說?!敝荑ご笙玻_口便道:“有水便是溪,無水也是奚,去掉溪邊水,加鳥便是雞。得志貓兒勝過虎,落坡鳳凰不如雞?!敝T葛亮聽罷,隨口便道:“有木便是棋,無木也是其,去掉棋邊木,加欠便是欺。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落毛鳳凰不如雞

2,安順市興安酒廠怎么樣

安順市興安酒廠是2015-03-25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qū)注冊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yè),注冊地址位于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qū)南山路488號。安順市興安酒廠的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2040233740393XJ,企業(yè)法人劉成林,目前企業(yè)處于開業(yè)狀態(tài)。安順市興安酒廠的經(jīng)營范圍是:白酒生產、銷售(在前置許可證有效范圍內開展經(jīng)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yè)的注冊資本屬于一般。通過百度企業(yè)信用查看安順市興安酒廠更多信息和資訊。

安順市興安酒廠怎么樣

3,有一句俗語得志貓兒雄過虎落毛鳳凰不如雞是什么意思

后邊是:得志貓兒雄過虎,落毛鳳凰不如雞。出自《增廣賢文》作者:明代佚名全句為: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得志貓兒雄過虎,落毛鳳凰不如雞。譯文:龍在淺水中游動被蝦戲弄,老虎淪落到平陽被狗欺負。被器重的貓氣勢比老虎還要兇猛,鳳凰掉光毛后還比不上雞。比喻一個人在失勢后被弱小的人所欺壓。相關故事故事出自諸葛亮出使東吳游說吳蜀聯(lián)合抗曹之事。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智,總想找借口殺他,在一次宴會上,周瑜故意對諸葛亮說:“孔明先生我吟一首詩你來對,對的出有賞,對不出以殺頭問罪如何?”諸葛亮從容笑到:“軍中無戲言,請都督說?!敝荑ご笙?,開口便道:“有水便是溪,無水也是奚,去掉溪邊水,加鳥便是雞。得志貓兒勝過虎,落坡鳳凰不如雞?!敝T葛亮聽罷,隨口便道:“有木便是棋,無木也是其,去掉棋邊木,加欠便是欺。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薄对鰪V賢文》強調了讀書的重要、孝義的可貴,這些觀點體現(xiàn)了正統(tǒng)的儒家精神。但也正是由于這種龐雜,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認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廣泛的代表性?!对鰪V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易懂。但中心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

有一句俗語得志貓兒雄過虎落毛鳳凰不如雞是什么意思

4,張獻忠

 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9月18日出生于陜西省定邊 張獻忠畫像縣郝灘鄉(xiāng)劉渠村(古稱柳樹澗堡),《明史》稱他與李自成同年生,張獻忠少時曾讀過書,成人后參軍,曾當過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職,便至延綏鎮(zhèn)從軍。因犯法當斬,主將陳洪范觀其狀貌奇異,為之求情于總兵官王威,重打一百軍棍除名,從此便流落鄉(xiāng)間。   明崇禎三年(1630年),張獻忠積極響應王嘉胤的反明號召在米脂起義,自號八大王,一作西營八大王。次年,參加王自用聯(lián)軍,為三十六營之一。他英勇善戰(zhàn),很快成為三十六營的主要首領并以能謀善戰(zhàn)的八大王出名。 王嘉胤死后,與李自成等歸附高迎祥,高迎祥稱闖王,張獻忠、李自成號闖將,崇禎八年(1635年)參與滎陽之會,議決進取,獻忠與高迎祥等共攻略東方。不久張獻忠與李自成因小故開始分裂,張獻忠率部攻長江流域,李自成攻黃河流域。   崇禎十年(1637年),遭明軍總兵官左良玉部的進攻,張獻忠的起義部隊嚴重受損,本人也受傷,政治上發(fā)生動搖。次年正月,張獻忠率本部義軍進駐谷城(今屬湖北省谷城縣)受朝庭招安授予副將。駐地王家河,易名太平鎮(zhèn),以示休兵。 張獻忠被招安,既不按原安排遣散義軍,更不參加對李自成部義軍的戰(zhàn)斗,而是把守一地加強軍事訓練,保持自主權。   崇禎十二年(1639年),張獻忠因對官府腐敗官僚無止境的索賄、敲詐、對自己的刁難、不信任已感不滿,加之受到李自成的影響,五月初九采用“避實搗虛”“以走致辭敵”的有效戰(zhàn)術,重舉反明的大旗。以走制敵,轉戰(zhàn)四川境,使明軍疲于奔命。十四年,大敗明軍于開縣黃陵城,長驅出川,破襄陽,殺襄王朱翊銘,進破光州等地。明督師楊嗣昌因追剿失敗,憂懼交加,舊病復發(fā),在沙市去世。   崇禎十六年據(jù)武昌,稱大西王。不久克長沙,宣布免征三年錢糧,從者愈眾。崇禎十七年(1644年)8月9日攻破成都,巡府龍文光,蜀王朱至澍及其嬪妃全部自殺身亡,其他官員當了俘虜。義軍進入成都號稱60萬大軍,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區(qū)的州、縣,在成都,張獻忠先號稱秦王,接著宣告建立大西國,改元大順。建立健全制度,后稱帝,以成都為西京[1],8月16日登基皇位。   清順治三年(1646年),局勢越來越緊張。當部隊到達川北西充縣與鹽亭縣交界處鳳凰山坡時,大西國皇帝張獻忠與清朝親王豪格相遇,兩軍激戰(zhàn)之中,張獻忠中箭身亡。 編輯本段相關事件高舉義旗   大西皇帝張獻忠天啟末年,陜西全境災荒不斷。陜北又發(fā)生了嚴重的干旱和蟲災,禾苗枯焦,餓殍遍野。由于海外貿易的刺激,明朝富庶的南方大片的田畝被用于經(jīng)濟作物的種植,糧食產量隨之下降,北方大旱則導致糧食更為匱乏,糧價開始節(jié)節(jié)攀升,與之相對應的是,明朝中央財政卻因為災荒之年稅收相應減少,隨著財政的進一步拮據(jù),賑濟成為空談,而沒有了賑濟,農民無法生活下去,最終只有鋌而走險,起來造反。陜北地區(qū)首先爆發(fā)了農民暴動,并很快形成燎原之勢。最初,有府谷的王嘉胤、王自用暴動,他們占領了黃龍山。接著宜川王左掛、安寨高迎祥、洛川張存孟、延川王和尚、漢南王大梁等紛起響應,斗爭烈火燃遍了陜西全境。不久,李自成在米脂起義后參加了高迎祥的暴民隊伍。   崇禎三年(1630年),張獻忠在家鄉(xiāng)聚集十八寨農民也組織了一支隊伍響應王嘉胤等暴動。他自號“八大王”。由于他“身長瘦而面微黃,須一尺六寸,僄勁果俠,軍中稱為‘黃虎’”。這一隊伍初屬王自用,后自成一軍。因他小時讀過一點書,又受過軍事訓練,為人多智謀,果敢勇猛,很快就顯示了指揮才能,他的部眾成為當時以王自用為盟主的三十六營中最強勁的一個營。從此,張獻忠隨著流民隊伍,轉戰(zhàn)于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湖北、四川等地,屢立戰(zhàn)功。他的隊伍也由幾千人發(fā)展到幾萬人,成為最強大的一支部隊。在與官軍的作戰(zhàn)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崇禎六年(1633年)冬,義軍大部分渡過黃河南下,張獻忠所部是以高迎祥為盟主的十三家之一。   崇禎七年(1634年), 張獻忠入川,攻陷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進圍太平 張獻忠起義波及范圍,重慶女總兵秦良玉提兵趕至,獻忠懾于秦良玉及其手下"白桿兵"威名,蒼惶逃走,秦良玉率軍追擊,與正好回川的兒子馬祥麟前后夾擊,打敗張獻忠,使之退走湖廣。    大西政權貨幣崇禎八年(1635年),各路義軍被官軍圍困于河南。為了沖出包圍圈,十三家義軍首領,在河南滎陽舉行了軍事會議。商討結果,決定分兵出擊,打破官軍的圍剿計劃。會后,張獻忠和李自成在闖王高迎祥的率領下,向東挺進。這支東路軍的主力就是張獻忠的部隊。他的部隊作戰(zhàn)勇猛,連破河南的固始和安徽的霍丘等州縣,直指明朝的中都鳳陽。   作為東路軍先鋒的張獻忠部隊,在大霧彌漫的清晨包圍了鳳陽城。不到半天工夫,就全殲了守衛(wèi)鳳陽的兩萬官軍,擊斃守將朱國正等人,俘獲了鳳陽知府顏容暄,并當著百姓的面,歷數(shù)他的罪行后,處以死刑。張獻忠把勝利品和府庫里的糧食,分給當?shù)氐呢毧噢r民,又叫農民和四鄉(xiāng)百姓,砍光皇陵的幾十萬株松柏,還拆除了周圍的建筑物和朱元璋出家的龍興寺(又名皇覺寺),然后掘了皇帝的祖墳,同時將鳳陽富戶殺的一干二凈。   這件事對朝廷震動很大,崇禎帝得知消息后,立即穿上喪服,跑到太廟,跪在祖宗的牌位之下放聲大哭;并下令朝廷官員素衣素食辦理公務,表示哀悼。崇禎帝撤了兵部尚書的職,砍了鳳陽巡撫和巡按御史的頭,又把早已革職閑住的五省督師拉出來定了死罪。盡管如此嚴厲,官軍仍然擋不住張獻忠部隊的蝗蟲式的掃蕩。   張獻忠攻下鳳陽后,又揮師南下,接連攻克廬州(今安徽合肥)、安慶、和州、滁州,一直沿長江打到江蘇的儀征,一路所向披靡。后來又回師向西,經(jīng)英山、霍山,同馬守應部會師于湖北麻城。接著,從湖北進入河南,又進入陜西,由商雒打回關中。張獻忠轉戰(zhàn)千里,忽東忽西,選擇官軍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打破了官軍企圖在中原圍殲義軍的戰(zhàn)略計劃。張獻忠回到關中后,與高迎祥在鳳翔會合。又在陜西與明朝兵部尚書洪承疇統(tǒng)率的官軍進行了幾次戰(zhàn)斗,洪承疇手下的大將,如艾萬年、曹文詔等人都被義軍斬殺,官軍損失慘重。義軍遂轉而直插河南。 暫受招撫  崇禎九年(1636年)初,流民軍已發(fā)展壯大到幾十萬人,在河南會合時,常連營百里,而當時張獻忠的部隊就有十萬人以上。九月,闖王高迎祥遇伏被俘,被朱明王朝凌遲處死。李自成等大部轉戰(zhàn)于潼關以西地區(qū),張獻忠所部遂成為潼關以東地區(qū)官軍攻擊的主要目標。張獻忠所部轉戰(zhàn)于鄂、豫、皖時,多次打敗官軍?!叭牒幽弦u破許州,殺左良玉兄”,獲物資巨萬。三月,在安慶家店的戰(zhàn)斗中又擊斃明將潘可大等人。但是,由于流民軍各部缺乏統(tǒng)一部署和協(xié)同行動,每部各自為戰(zhàn),崇禎十一年(1638年)春,各路流民軍均連遭挫折。特別是崇禎十年(1637年)四月,明朝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楊嗣昌策劃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網(wǎng)”的圍剿戰(zhàn)略,李自成在陜西遭到幾次失敗,劉國能等也在河南歸順朝廷,都給張獻忠的隊伍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張獻忠在進襲南陽的戰(zhàn)斗中被左良玉軍擊敗,本人也受了傷,幸被部下孫可望力救脫險,遂帶部隊退居谷城(今屬湖北)。在官軍的強大攻勢下,為了保存實力,張獻忠在谷城、羅汝才在鄖陽,分別接受了兵部尚書熊文燦的“招撫”。受“招撫”后,張獻忠拒絕接受改編和調遣,不接受官銜,保持了獨立性。他把四萬人的部隊分布在總部谷城的四郊,分四營,各設一員大將率領。在休整期間,集草屯糧,打造軍器,招兵買馬,訓練士卒。張獻忠還經(jīng)常請人給他講《孫子兵法》,并結合戰(zhàn)例,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東山再起  崇禎十二年(1639年)五月,張獻忠在谷城再次反叛。暴民很快打垮守備谷城官軍,殺了縣令阮之鈿和巡按御史林銘球,拆毀城垣,劫 張獻忠家廟庫縱囚。明監(jiān)軍道張大經(jīng)和馬廷寶、徐起祚被迫投降。張獻忠離開谷城時,把官府上下大小官員向他索賄的名單、數(shù)字和時間,都詳細地寫在城內外的墻壁上,使百姓看清了明朝政治的腐朽。   張獻忠再起時,羅汝才、馬守應部也起而響應,并到谷城與張獻忠會合。隱伏在商雒山中的李自成也重整旗鼓,經(jīng)湖北鄖、均地區(qū)進入河南。農民起義的烽火,又一次在中原大地上熊熊燃燒起來。   熊文燦得知義軍再起的消息,立即調左良玉和羅岱領兵追剿。張獻忠將大軍埋伏在房縣以西的羅猴山,張網(wǎng)布陣,并派出一支隊伍佯攻敗退,引誘官軍入山,伏兵圍攻,官軍一萬多人全部潰散,羅岱被活捉,左良玉丟盔棄甲,伏鞍而逃,連軍符印信也丟失了。崇禎帝一怒之下,撤了熊文燦的職,并予逮殺;左良玉降三級,帶罪隨軍立功。接著,改派大學士、兵部尚書楊嗣昌督師,總督以下并聽節(jié)制,再次展開對農民軍的大規(guī)模圍剿。   楊嗣昌一到襄陽,就拋出他策劃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wǎng)”的戰(zhàn)略。會師十萬,并檄河南、四川、陜西、鄖陽諸撫鎮(zhèn)將領,分扼沖要,主要任務是全力圍剿張獻忠和李自成。起初,張獻忠不了解情況,接連失利,非常被動。后來通過情報摸清了官軍底細,他說服羅汝才,兩軍聯(lián)合,加強了義軍的力量。義軍“以走制敵”、“避實擊虛”、出沒無常的戰(zhàn)術對付官軍。同時,張獻忠加強了情報工作,派出很多機靈的軍士扮成商人小販,四處探聽消息。老百姓也常把官軍的動向告訴義軍,還常給張獻忠的隊伍做向導。因此,能及時掌握敵情,迅速采取軍事行動,打得官軍措手不及。然后迅速轉移,使官軍摸不清義軍的去向,難以追擊。官軍的主力部隊不是撲空,就是遭到埋伏而損兵折將。但是,義軍被困在官軍的包圍圈里非常不利,隨時都有被圍殲的危險。為此,張獻忠認為必須徹底粉碎官軍的圍剿計劃,跳出圈外去作戰(zhàn),才能更有力地打擊官軍。 入川作戰(zhàn)  崇禎十三年(1640年)閏正月,張獻忠在枸坪關被左良玉擊敗,率部突入四川。入川途中,在太平縣的瑪瑙山又受到鄭崇儉和左良玉的夾擊,傷亡慘重。接著又受到湖廣軍、四川軍和陜西軍的追擊堵截,義軍連受重創(chuàng),退居興安歸州山中,又被左良玉等軍圍住,義軍陷于困境。為此,張獻忠利用楊嗣昌和左良玉的矛盾,派人攜重寶賄左良玉,說:“獻忠在,故公見重。公所部多殺掠,而閣部猜且專。無獻忠,即公滅不久矣?!弊罅加穸分舅尚福瑥埆I忠乘機收聚散亡,在山民的幫助下,走出興安,與羅汝才等部會合。張獻忠又利用四川巡撫邵捷春和楊嗣昌之間的矛盾,集中兵力,猛攻邵捷春防守的新寧(今四川開江)。邵捷春根本沒有想到義軍如此神速,官軍一觸即潰。義軍突破新寧防線后,順利地進入了四川。義軍的入川,打破了楊嗣昌的圍剿計劃,并在軍事上也從防御轉入了進攻。楊嗣昌剛愎自用,滿以為官軍已把張獻忠、羅汝才等部包圍在鄂、川、陜三省交界地區(qū),勝利在握了。但實際上是“總督之令不能行于將帥,將帥之令不能行于士卒”。張獻忠盡量避免與官軍打陣地戰(zhàn),而采取“以走制敵”的策略,一晝夜能行三百余里,快速流動,常常把官軍搞得顧此失彼,腹背受敵,疲于奔命。   崇禎十三年十二月,楊嗣昌眼看無法消滅義軍,就采用“招撫”辦法,妄圖分化瓦解。他宣布赦免羅汝才罪,歸降者授以官職,唯不赦張獻忠,有能擒獲張獻忠者賞萬金,封侯爵。但第二天楊嗣昌駐地的墻壁上就出現(xiàn)“有能斬督師來獻者,賞銀三錢”的布告。義軍針鋒相對的回擊,使得楊嗣昌非常沮喪,并懷疑左右都通義軍。   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張獻忠已在四川轉戰(zhàn)了近半年。這時,義軍在開縣黃陵城被官軍左良玉部追及,左部參將劉士杰、游擊郭開力立即出戰(zhàn),義軍以逸待勞,張獻忠抽出一支精兵繞到官軍后方出擊。左良玉逃走,劉士杰、郭開力被擊斃,官軍將士死傷過半,義軍獲得全勝。 兵指鄂中  接著,張獻忠揮師出川,一晝夜急行軍,兵鋒直指鄂中。當義軍到達當陽時,駐守的官軍還在睡夢之中。張獻忠還作了一首歌謠嘲笑官軍:“前有邵巡撫(邵捷春),常來團轉舞;后有廖參軍(廖大亨),不戰(zhàn)隨我行。好個楊閣部(楊嗣昌),離我三天路!”   二月,張獻忠率部攻克襄陽。襄陽是明朝的軍事重鎮(zhèn),軍需餉銀,都聚集在城內。張獻忠以所獲餉銀,分十萬兩賑濟饑民,并將襄王朱翊銘和貴陽王朱常法等處死。義軍受到百姓的擁護,歡聲雷動。至此,張獻忠完全粉碎了楊嗣昌的“四正六隅”計劃,徹底摧毀了他所謂的“十面網(wǎng)”。楊嗣昌聽說張獻忠揮軍出川,急忙逃回宜昌。在沙市他得知李自成攻破洛陽,殺了福王的消息,自知死罪難逃,因而憂懼而死。左良玉被削職,帶罪領兵。   義軍接著又渡長江攻下樊城,與羅汝才合兵北上。四月,攻應山不下,轉攻隨州,克之。六月,張獻忠率部打南陽,東略信陽。七月,張獻忠又陷鄖西,至信陽。楊嗣昌死后,崇禎帝命陜西三邊總督丁啟睿接任督師,繼續(xù)圍剿義軍。原在一邊觀望不戰(zhàn)的左良玉,亦率部前來追擊張獻忠。秋八月張獻忠在信陽為左良玉部所敗,帶傷出商城,走英山方向,又被王允成擊敗,“眾道散且盡,從騎止數(shù)十”。在此之前,羅汝才與張獻忠不合,投奔了闖王李自成。信陽敗后,張獻忠也往投李自成。李自成“以部曲遇之,不從,自成欲殺之”,為羅汝才阻止。羅汝才私贈五百騎,張獻忠自河南經(jīng)安徽東下。這時,李自成的義軍正圍攻開封。督師丁啟睿和左良玉等官軍主力,都北上救援開封。年底,張獻忠乘間陷亳州,入英、霍山區(qū),與“革左五營”相見,“革左五營”是由老回回馬守應、革里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爭世王劉希堯、亂地王藺養(yǎng)成五營聯(lián)軍組成的。從此,義軍的聲勢又復振。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張獻忠率匯合后的義軍,攻陷舒城、六安,進克廬州,殺知府鄭履祥。又連下無為、廬江,并在巢湖訓練水軍。接著又打敗了總兵官黃得功、劉良佐的官軍。張獻忠義軍的勝利,使“江南大震”。鳳陽總督高斗光、安慶巡撫鄭二陽被逮治,起用馬士英代之。十月,張獻忠義軍被官軍劉良佐部擊敗,張獻忠率部西走鄲水?!案镒笪鍫I”北投李自成。左良玉為避李自成,盡撤湖廣兵東下。張獻忠乘機攻占黃梅。   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張獻忠率部乘夜攻下鄲州。三月,義軍連下鄲水、黃州、麻城。在麻城,張獻忠招募得數(shù)萬人。五月,義軍西取漢陽,從鴨蛋洲渡過長江,迅速攻占武昌府城。武昌為楚王朱華奎的王府所在地。守城官吏聞風而逃,楚王所募兵為之內應,大開城門迎接義軍。張獻忠處死楚王后,與部下分食其肉,同時“盡取宮中金銀各百萬,輦載數(shù)百車不盡”。發(fā)銀六百余萬兩,召集各地流民。 稱“大西王”  在武昌,張獻忠自稱“大西王”,建立了大西農民政權。設六部和五軍都督府,及委派地方官吏?!案奈洳惶焓诟?,江夏曰上江縣”,并開科取士,招攬人才,共錄取進士三十名,廩膳生四十八名,都授以州縣官職。這時,李自成也在襄陽建號稱王,并對張獻忠占據(jù)武昌十分不滿。李自成使人賀曰:“老回回已降,曹革左皆死,行及汝矣?!贝藭r,左良玉兵復西上,大西政權官吏多被擒殺。“獻忠懼,謀去之”。兩境相接,形成了并立的兩大農民軍勢力。張獻忠力弱,無法與李自成對抗。八月,張獻忠率部南下湖南,以二十萬重兵攻占岳州。隨后進攻長沙,明總兵尹先民、何一德投降。   張獻忠占據(jù)長沙后,宣布免征三年稅糧。接著,又攻取衡州及其所屬州縣,所到之處,如蝗蟲過街,不剩一物。   九月,義軍攻占永州,兵威所震,使廣東南雄、韶州屬縣的官兵“逋竄一空”。明分巡南韶副使王孫蘭嚇得自縊而死。十月,義軍占領楊嗣昌老家常德府武陵縣,對楊嗣昌父子及其家族仗勢作惡的罪行進行了清算。張獻忠發(fā)的令牌曰:“照得朱(誅)賊楊某,昔年曾調天下兵馬,敢抗天兵,某幸早死于吾忍(刃)矣。今過武陵,乃彼房屋土田,墳墓在此。只不歸順足矣,為何拴同鄉(xiāng)紳士庶,到處立團。合將九族盡誅,墳墓盡掘,房屋盡行燒毀;霸占土田,查還小民。有捉楊姓一人者,賞銀十兩;捉其子孫兄弟者,賞千金。為此牌仰該府?!闭f明義軍對官紳惡霸的無比憎恨。   在義軍攻占武陵的同時,張獻忠領兵向江西萍鄉(xiāng)進攻,陷萬載,分兵兩路攻下袁州。袁州是江右門戶,失去袁州,則“江右全省皆壞,則兩廣咽喉斷,而金陵之藩籬撤矣”④。在左良玉官軍的反攻下,袁州又為官軍奪取。由于左良玉部士兵暴虐,明廷被迫撤回其兵,以招募當?shù)乇?。張獻忠利用官軍調換的時機,突襲吉安,連占吉水、永新、安福、泰和等縣,并分設地方官吏,安撫百姓,再次奪回袁州。十二月,在江西總督呂大器帶兵反撲下,吉安等縣又先后失陷。張獻忠在江西受阻后,隨即回師再據(jù)岳州。明廷急派左良玉移鎮(zhèn)武昌,并分兵兩路,一攻岳州,一攻江西袁州,兩地再度給官軍占領。為此,張獻忠決定北上,在嘉魚(今湖北境內)沿江一帶埋伏部隊,大敗左良玉的精銳部隊,使“良玉軍,遂不振”。張獻忠又在沿途收降官軍,編為新附營,軍容較前更盛。這時,張獻忠控制了湖南全部,及湖北南部,廣東、廣西北部的廣大地區(qū)。為了將來的發(fā)展,張獻忠決定進軍四川。 再進四川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張獻忠率部向四川進發(fā)。義軍攻克夔州,“至萬縣,水漲,留屯三月”。接著,連克梁山、忠州和涪州,擊敗總兵曹英,破佛圖關,明朝四川總兵秦良玉率兵來戰(zhàn),亦被義軍擊敗。義軍攻克瀘州后,于六月二十日占領川北重鎮(zhèn)重慶。從漢中逃來的瑞王朱常浩、巡撫陳士奇、兵備副使陳纁、知府王行儉等一批明朝宗室和官僚,被義軍俘獲并處死。七月初四日,張獻忠命劉廷舉守重慶。他親自率義軍,分三路向四川首府成都挺進。沿路州縣“望風瓦解,烽火數(shù)百里不絕,成都大震”。四川巡撫龍文光由順慶馳援成都,又調總兵劉鎮(zhèn)藩及附近土兵守城。一時“成都援兵四集,獻忠使其眾偽為援兵,混入城中,龍文光不能辨”。八月初七日,義軍從四面同時攻城,里應外合,三日城破。   八月初九日,農民軍攻克成都。明藩成都王朱至澍、太平王朱至淥自殺,四川巡撫龍文光、巡按御史劉之渤、按察副使張繼孟等明朝派駐四川的主要官員因拒不投降,均被農民軍處死?!俺?,李自成使馬珂入川,攻陷順慶?!本旁?,命將馬珂據(jù)守綿州,張獻忠派艾能奇往攻之不克,親自去指揮,馬珂敗走漢中。十月,李定國攻克保寧;孫可望下龍安,使王運行守之,又率兵攻茂州,克之。接著,艾能奇又攻克雅州。至此,四川大部地區(qū)被張獻忠的農民軍所控制。 建立大西政權  十一月十六日,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建國號“大西”,改元“大順”,以成都為西京。大西政權建立后,設置左右丞相,六部尚書等文武官員。命“汪兆麟為左丞相,嚴錫命為右丞相”。以王國麟、江鼎鎮(zhèn)、龔完敬等為尚書。大西政權頒行《通天歷》,設錢局鑄“大順通寶”行用。開科取士,選拔三十人為進士,任為郡縣各官。大西政權宣布,對西南各族百姓“蠲免邊境三年租賦”。張獻忠的號令森嚴,不許“擅自招兵”,“擅受民詞”,“擅取本土婦女為妻”,違者正法。張獻忠封四個養(yǎng)子為王,孫可望為平東王,劉文秀為撫南王,李定國為安西王,艾能奇為定北王。   在軍事上,大西政權設五軍都督府,中軍王尚禮,前軍王定國,后軍馮雙禮,左軍馬元利,右軍張化龍。分兵一百二十營,有“虎威、豹韜、龍韜、鷹揚為宿衛(wèi)”,設都督領之。城外設大營十,小營十二,中置老營,名為御營,獻忠居之。又命孫可望為平東將軍,監(jiān)十九營;李定國為安西將軍,監(jiān)十六營;劉文秀為撫南將軍,監(jiān)十五營;艾能奇為定北將軍,監(jiān)二十營。分兵四出,“遂據(jù)有全蜀”。   不久,四川各地的明朝將領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王祥、楊展、曹勛等,紛紛聚集兵馬,襲擊大西農民軍,屠殺大西政權地方官員,給大西政權很大威脅。對此,張獻忠進行了嚴厲的鎮(zhèn)壓。   張獻忠命孫可望往取漢中,被李自成部將賀珍擊敗。張獻忠親往救援,道經(jīng)梓潼七曲山,“仰視神廟,題額張姓,曰:‘此吾祖也?!飞献鹛枺皇甲娓呋实邸?。命修廟刻石祀之。部將劉進忠入據(jù)保寧府,部將馬元利克順慶守之。乙酉年元旦過后,張獻忠于初三日對部下說:“三國以來,漢中原屬四川,今吾定都于川,不取漢中,難免他人得隴望蜀乎?聞闖王遣馬爌守漢中,爌庸才耳,若不早取,他日易以能人,則難圖也?!睘榱吮WC四川的安全,他派平東、虎威二將軍,向北平定漢南地區(qū)。又命都督張廣才早滅曾英,以便打開東下的道路。十六日,農民軍其名、張廣才兩軍齊發(fā),不知李自成以賀珍代馬爌。結果大西軍的三萬兵馬被賀珍部擊敗。 抗清斗爭  大順二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夏,南明福王弘光割據(jù)政權滅亡。十一月,清朝用剿撫兼施的策略一面以何洛會為定西大將軍進剿四川,一面派人下詔誘降張獻忠,勸說他歸順清朝。詔書說:“張獻忠前此擾亂,皆明朝之事”,表示諒解,“張獻忠如審識天時,率眾來歸,自當優(yōu)加擢敘,世世子孫,永享富貴”。并威脅說“倘遲延觀望,不早迎降,大軍既至,悔之無及”。然而張獻忠置之不理,反而增強了抗清的決心。這時,何洛會率領的清軍被陜西的義軍所牽制,所以一直沒有入川。   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和農民軍,除了與明朝在四川的殘余軍隊對抗外,還要同四川的地主武裝作斗爭。原川陜總督樊一蘅仍任原職,南明政權又任命原大學士王應熊為兵部尚書總督川湖云貴軍務,并賜尚方寶劍便宜行事,駐扎遵義,主持對張獻忠作戰(zhàn)。是年三月,明四川巡撫馬干派副將曾英帶兵攻陷重慶。接著,閣部王應熊會兵遵義,副將楊展、屠龍、莫宗文、賈登聯(lián)等請復川南?!捌鸶柿汲紴榭偨y(tǒng),副以侯天錫、屠龍,合參將楊展,游擊馬應試、余朝宗所攜潰卒,得三萬人?!庇谌鹿ハ輸⒅荩笪鬓r民軍損失一千余人。時副將曹英、參政劉鱗長及部將于大海、李占春、張?zhí)煜嗟?,都受樊一蘅?jié)制,有兵十余萬。他們不斷地向農民軍發(fā)動攻擊,妄圖恢復失地。   張獻忠時駐扎金山鋪,欲肅清新附不堅者,劉進忠諫曰:“生靈不可妄殺也?!睆埆I忠不納,反調劉進忠回金山鋪會剿,劉進忠疑之,遂向北走投清軍。   大順三年初,清朝改派肅親王豪格為靖遠大將軍,和吳三桂等統(tǒng)率滿漢大軍,全力向大西農民軍撲來。當時,明參將楊展領兵復奪川南州縣,率師北指,與張獻忠的部隊激戰(zhàn)于彭山的江口,張獻忠大敗,退回成都。楊展由南面逼向成都。王應熊又派曾英為總兵,王祥為參將,聯(lián)師進攻,阻擋農民軍的東下。他們對大西農民軍進行瘋狂的襲擊,嚴重地威脅著大西農民政權。對此,張獻忠針鋒相對,給予堅決的回擊。五月,豪格率清軍攻占漢中。   七月,為了北上陜西抗擊清軍,張獻忠決定放棄成都。并“盡殺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撲殺之”。他對孫可望說:“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幼子為人所擒,汝終為世子矣。明朝三百年正統(tǒng),未必遽絕,亦天意也。我死,爾急歸明,毋為不義?!北砻髁藦埆I忠聯(lián)明抗清的決心。接著,分其兵為四,并命令四位將軍,各率兵十余萬向陜西進發(fā)。九月間,張獻忠率部離開成都,北上迎擊清軍。十一月,張獻忠大軍扎營于西充鳳凰山。 編輯本段張獻忠之死  原大西軍將領劉進忠叛變后,先在合州(今重慶合川區(qū))同明軍曾英勾結,后又出保寧(今四川閬中)去,投降了南下的清軍統(tǒng)帥豪格。清軍以劉進忠為向導,帶領清軍進入川北。清順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豪格派護軍統(tǒng)領鰲拜等將領,分率八旗護軍輕裝疾進,出其不意,對農民軍發(fā)起突然襲擊。二十七日晨,清軍隔太陽溪與張獻忠的農民軍相遇。面對這意外的突然來襲,張獻忠臨急應戰(zhàn),指揮農民軍馬步兵分兩面抗擊清軍。這時,清軍統(tǒng)帥豪格率大軍繼至,遣參領格布庫等向農民軍右翼進攻,都統(tǒng)準塔攻擊農民軍左翼。戰(zhàn)斗打得非常激烈,清軍將領格布庫等被農民軍擊斃,農民軍也遭到了慘重的損失。   張獻忠“初不為備,聞兵至,猶以為他寇,身衣蟒半臂,腰插三矢,引牙將臨河視之?!眲⑦M忠為清將指點說:“此八大王也?!鼻鍖⒓卑l(fā)暗箭射之,張獻忠不幸中箭。時年僅四十歲。   張獻忠死后,他的部眾“以錦褥裹尸,埋于僻處,而遁”。清軍“求得發(fā)而斬之,梟其首于成都”。另據(jù)清靖遠大將軍和碩肅親王豪格等奏報:“臣帥師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南部,偵得逆賊張獻忠,列營西充縣境,隨令護軍統(tǒng)領鰲拜等,分領八旗護軍先發(fā)。臣統(tǒng)大軍星夜兼程繼進,于次日黎明抵西充。獻忠盡率馬步賊兵拒師,鰲拜等奮擊大破之,斬獻于陣?!钡怯辛夹牡那嗄隁v史學家沒有發(fā)現(xiàn)清軍報告張獻忠尸體的文件。   張獻忠死后,他的部將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馮雙禮等率領農民軍向南,在重慶受到明軍曾英部的阻擊,農民軍擊斃守將曾英后,繼續(xù)向貴州方向轉移。后與南明聯(lián)合,共同抗擊清軍,轉戰(zhàn)在西南各省的廣大地區(qū),堅持了近二十年,直到清朝的康熙初年。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