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山,洞庭山有多高

本文目錄一覽

1,洞庭山在哪里

洞庭山洞庭山位于江蘇省蘇州市西南,太湖東南部。洞庭山位于江蘇省蘇州市西南,太湖東南部。洞庭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東洞庭山、西洞庭山兩地的統(tǒng)稱,一般也稱作洞庭東山、洞庭西山,俗稱東山、西山。洞庭山歸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管轄,分屬于吳中區(qū)東山鎮(zhèn)、金庭鎮(zhèn)。東洞庭山——因在西洞庭山之東,稱東洞庭山、洞庭東山,后簡稱為東山。相傳隋莫厘將軍居此,故舊稱莫厘山。位于吳中區(qū)東山鎮(zhèn)。據(jù)隋書《十道志》記載,隋時東山島與陸地相隔30余里。宋代,東洞庭山是湖島。清道光十年(1830),東山與陸地(今渡村)相隔縮至50米。100多年前,山東北面的連島沙嘴和陸地相接而成半島。

洞庭山在哪里

2,洞庭山有多高

洞庭山的最高峰莫厘峰海拔293.5米。洞庭山位于江蘇省蘇州市西南,太湖東南部。洞庭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東洞庭山、西洞庭山兩地的統(tǒng)稱,一般也稱作洞庭東山、洞庭西山,俗稱東山、西山。洞庭山歸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管轄,分屬于吳中區(qū)東山鎮(zhèn)、金庭鎮(zhèn)。東洞庭山——因在西洞庭山之東,稱東洞庭山、洞庭東山,后簡稱為東山。相傳隋莫厘將軍居此,故舊稱莫厘山。位于吳中區(qū)東山鎮(zhèn)。據(jù)隋書《十道志》記載,隋時東山島與陸地相隔30余里。宋代,東洞庭山是湖島。清道光十年(1830),東山與陸地(今渡村)相隔縮至50米。100多年前,山東北面的連島沙嘴和陸地相接而成半島。西洞庭山——明《姑蘇志》載:“洞庭山,在太湖中。一名包山,以四面水包之,故名;或又謂包公嘗居之(陶隱居云包公為句容人鮑靚)?!薄端?jīng)注》作苞山。島東北有洞山、庭山,故稱洞庭山;因與東山相對,稱西洞庭山、洞庭西山,簡稱西山。島因山名,稱西山島。位于蘇州古城西南45公里處太湖中,屬吳中區(qū)西山鎮(zhèn)。2007年7月起更名為金庭鎮(zhèn)。洞庭山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洞庭碧螺春的原產(chǎn)地,也是國家5A級風(fēng)景區(qū)。洞庭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名人輩出,古跡名勝不勝枚舉,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天天有魚蝦,季季有花果,擁有豐富的地下深層天然礦泉水資源,洞庭山礦泉水主要水源地就坐落于此。

洞庭山有多高

3,有關(guān)洞庭山的詩句

1. 關(guān)于洞庭山的詩句古詩 關(guān)于洞庭山的詩句古詩 1.關(guān)于洞庭山的古詩 1、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唐代:張說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譯文:放眼遙望巴陵地區(qū)洞庭湖一帶的秋景,成天看到的就是這孤獨的君山漂浮在水中。 傳說這君山上曾居住著神仙可惜未能得見,我的心潮隨著那蕩漾的湖水綿遠(yuǎn)悠長。2、水調(diào)歌頭·滄浪亭宋代:蘇舜欽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 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 撇浪載鱸還。落日暴風(fēng)雨,歸路繞汀灣。 丈夫志,當(dāng)景盛,恥疏閑。壯年何事憔悴,華發(fā)改朱顏。 擬借寒潭垂釣,又恐鷗鳥相猜。不肯傍青綸。 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譯文:太湖岸邊的景物一片凄涼,明凈的湖水環(huán)接著洞庭山,浩渺湖泊不見魚龍的蹤影,它們被鎖在彌漫的煙霧里。 正想起范蠡和張翰的時候,忽然有一只小船載著鱸魚,迅速駛來,撇開重重波浪。傍晚,暴風(fēng)雨突撲面而來,只好沿著小洲彎處回航。 胸懷著干一番事業(yè)的大志,如今正當(dāng)身強力壯的年華,恥于投閑置散隱居水鄉(xiāng)。為什么壯年時就面容憔悴,容顏變得衰老,白發(fā)蒼蒼?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釣,但是又擔(dān)心鷗鳥猜疑妒忌,使魚兒都不肯游近釣絲旁。 還是劃著小舟穿過蘆荻去,默默地觀看湖面浪涌濤蕩。3、木蘭花慢·太湖縱眺清代:洪亮吉眼中何所有?三萬頃,太湖寬。 縱蛟虎縱橫,龍魚出沒,也把綸竿。龍威丈人何在?約空中同憑玉闌干。 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桔都酸。更殘,黑霧杳漫漫,激電閃流丸。 有上界神仙,乘風(fēng)來往,問我平安。思量要栽黃竹,只平鋪海水幾時干?歸路欲尋鐵甕,望中陡落銀盤。 譯文:眼中看到了什么呢?是有三萬六千頃、江水浩浩蕩蕩的太湖。太湖寬廣水深,幽壑藏蛟虎,但任它洪波浩蕩,龍魚出沒,我自把定魚竿獨坐垂釣。 龍威丈人在哪里呢?恍惚中只覺得他正約我一起登高縱目同上玉京。登高豪飲,酒醒之時只覺唇焦口燥,恰有洞庭山桔析酲解酒,喉舌生津。 夜深更殘,太湖黑霧彌漫,閃電激發(fā),金蛇狂舞。有上界仙人,乘風(fēng)飄飄而下,向我問候。 突然想要栽遍黃竹,自創(chuàng)一片人間仙境。只是什么時候才能將這這一望無際的太湖水吸干呢?夜半歸去,只見烏云消盡,一盤銀輪似的明月悄悄落到了水底,太湖一片美好靜謐。 擴展資料:寫作背景:《木蘭花慢·太湖縱眺》:這首詞馳騁想象,雜糅仙境,形象迭出,頻繁轉(zhuǎn)換,充滿了神奇恍惚,光怪陸離的趣現(xiàn)實描寫,造成了一種劇烈的令人驚嘆的審美效果。作者所描寫的仙境以虛為主,為了抒發(fā)豪邁超逸的情致而改造了實有景象,塑造了一個神秘險怪的太湖形象。 《滄浪亭記》:本詞是蘇舜欽的僅存之詞。北宋慶歷四年,范仲淹、札衍等人推行“慶歷新政”,蘇舜欽被范仲淹推薦為集賢校理、監(jiān)進(jìn)奏院。 保守派想打擊改革派,彈劾他監(jiān)守自盜,被撤職流寓蘇州。并在此購下了一處荒廢不堪卻很幽靜的花園,臨水買石筑成滄浪亭之后,寫有著名的《滄浪亭記》。 全詞寫作者被貶謫而壯志難酬的彷徨和憂心。上闋寫作者隱逸于太湖旖旎風(fēng)光的樂趣,下闋寫作者深感歲月蹉跎而志向難伸的苦悶和惆悵。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這是作者謫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陽)的送別之作。梁六為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長沙)刺史梁知微,時途經(jīng)岳州入朝,遂有與詩人的相遇。 當(dāng)時作者被貶為岳州刺史,在為梁知微舉行的送別宴會上創(chuàng)作此詩。洞庭山(君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題云“自洞庭山”相送。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八十九。這是送別之作。 詩中送別之意,若不從興象風(fēng)神求之,那真是“無跡可求”的。 2.關(guān)于洞庭山的古詩 1、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唐代:張說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譯文: 放眼遙望巴陵地區(qū)洞庭湖一帶的秋景,成天看到的就是這孤獨的君山漂浮在水中。 傳說這君山上曾居住著神仙可惜未能得見,我的心潮隨著那蕩漾的湖水綿遠(yuǎn)悠長。 2、水調(diào)歌頭·滄浪亭 宋代:蘇舜欽 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 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 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 撇浪載鱸還。落日暴風(fēng)雨,歸路繞汀灣。 丈夫志,當(dāng)景盛,恥疏閑。 壯年何事憔悴,華發(fā)改朱顏。 擬借寒潭垂釣,又恐鷗鳥相猜。 不肯傍青綸。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譯文: 太湖岸邊的景物一片凄涼,明凈的湖水環(huán)接著洞庭山,浩渺湖泊不見魚龍的蹤影,它們被鎖在彌漫的煙霧里。正想起范蠡和張翰的時候,忽然有一只小船載著鱸魚,迅速駛來,撇開重重波浪。傍晚,暴風(fēng)雨突撲面而來,只好沿著小洲彎處回航。 胸懷著干一番事業(yè)的大志,如今正當(dāng)身強力壯的年華,恥于投閑置散隱居水鄉(xiāng)。為什么壯年時就面容憔悴,容顏變得衰老,白發(fā)蒼蒼?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釣,但是又擔(dān)心鷗鳥猜疑妒忌,使魚兒都不肯游近釣絲旁。還是劃著小舟穿過蘆荻去,默默地觀看湖面浪涌濤蕩。 3、木蘭花慢·太湖縱眺 清代:洪亮吉 眼中何所有?三萬頃,太湖寬。 縱蛟虎縱橫,龍魚出沒,也把綸竿。 龍威丈人何在?約空中同憑玉闌干。 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桔都酸。 更殘,黑霧杳漫漫,激電閃流丸。 有上界神仙,乘風(fēng)來往,問我平安。 思量要栽黃竹,只平鋪海水幾時干? 歸路欲尋鐵甕,望中陡落銀盤。 譯文: 眼中看到了什么呢?是有三萬六千頃、江水浩浩蕩蕩的太湖。太湖寬廣水深,幽壑藏蛟虎,但任它洪波浩蕩,龍魚出沒,我自把定魚竿獨坐垂釣。 龍威丈人在哪里呢?恍惚中只覺得他正約我一起登高縱目同上玉京。登高豪飲,酒醒之時只覺唇焦口燥,恰有洞庭山桔析酲解酒,喉舌生津。 夜深更殘,太湖黑霧彌漫,閃電激發(fā),金蛇狂舞。有上界仙人,乘風(fēng)飄飄而下,向我問候。突然想要栽遍黃竹,自創(chuàng)一片人間仙境。 只是什么時候才能將這這一望無際的太湖水吸干呢?夜半歸去,只見烏云消盡,一盤銀輪似的明月悄悄落到了水底,太湖一片美好靜謐。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木蘭花慢·太湖縱眺》: 這首詞馳騁想象,雜糅仙境,形象迭出,頻繁轉(zhuǎn)換,充滿了神奇恍惚,光怪陸離的趣現(xiàn)實描寫,造成了一種劇烈的令人驚嘆的審美效果。作者所描寫的仙境以虛為主,為了抒發(fā)豪邁超逸的情致而改造了實有景象,塑造了一個神秘險怪的太湖形象。 《滄浪亭記》: 本詞是蘇舜欽的僅存之詞。北宋慶歷四年,范仲淹、札衍等人推行“慶歷新政”,蘇舜欽被范仲淹推薦為集賢校理、監(jiān)進(jìn)奏院。保守派想打擊改革派,彈劾他監(jiān)守自盜,被撤職流寓蘇州。并在此購下了一處荒廢不堪卻很幽靜的花園,臨水買石筑成滄浪亭之后,寫有著名的《滄浪亭記》。 全詞寫作者被貶謫而壯志難酬的彷徨和憂心。上闋寫作者隱逸于太湖旖旎風(fēng)光的樂趣,下闋寫作者深感歲月蹉跎而志向難伸的苦悶和惆悵。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這是作者謫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陽)的送別之作。梁六為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長沙)刺史梁知微,時途經(jīng)岳州入朝,遂有與詩人的相遇。當(dāng)時作者被貶為岳州刺史,在為梁知微舉行的送別宴會上創(chuàng)作此詩。洞庭山(君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題云“自洞庭山”相送。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八十九。這是送別之作。詩中送別之意,若不從興象風(fēng)神求之,那真是“無跡可求”的。 3.還有描寫洞庭山的古詩嗎 〖望洞庭〗 作者: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注釋]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3.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水面無風(fēng) 波平如鏡;一說是遠(yuǎn)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 兩說均可。 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 這里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的美景。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fēng)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 這首詩的第三句有的版本作“別秋江”,兩種用語都表達(dá)了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但“引愁心”用擬人化手法更富感情色彩,與“別秋江”相比更勝一籌?!把阋钚娜ァ边\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穎。 題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見麻姑,聞?wù)f君山自古無。 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fēng)吹落洞庭湖。 題君山 唐五代? 雍陶 風(fēng)波不動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 應(yīng)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寄題君山亭送呂天衢秀才 宋 蔡肇 百川赴下流,江海互吞吐。 回瀾薄空日,老岸不立土。 坡陀出巨石,鰲背啟窗戶。 我來俯凝碧,萬頃過微雨。 南沙八十里,草林盡可數(shù)。 風(fēng)聲玄冥開,松影翠蛟舞。 昏昏魚龍氣,暝色失洲渚。 林間古蘭若,梵放雜鳴櫓。 不能掛長帆,破浪極幽睹。 至今清夜夢,窈窕越修阻。 喜君自茲來,浩浩見眉宇。 館置古城東,淡飯忘羈旅。 連城雖自珍,歷塊誰為許。 束書問東舟,了不掛一語。 脫身少年場,清座參佛祖。 冰顏未生髭,老氣欲冠古。 所得豈虛名,自是慰諸呂。 南天正炎溽,歸思亟飛羽。 江魚已釣肥,江酒尚酤煮。 訪子昔游地,耿耿月沉浦。 席龍望東南,浮云渺吳楚。 4.關(guān)于洞庭湖的古詩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這是一首干謁詩。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長安,寫了這首詩贈當(dāng)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的賞識和錄用,只是為了保持一點身分,才寫得那樣委婉,極力泯滅那干謁的痕跡。 秋水盛漲,八月的洞庭湖裝得滿滿的,和岸上幾乎平接。遠(yuǎn)遠(yuǎn)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塊。開頭兩句,寫得洞庭湖極開朗也極涵渾,汪洋浩闊,與天相接,潤澤著千花萬樹,容納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望洞庭 唐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翻譯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yuǎn)遠(yuǎn)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 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四 李白 洞庭湖西秋月輝。 瀟湘江北早鴻飛。 醉客滿船歌白苧。 不知霜露入秋衣。 岳陽樓 李商隱 欲為平生一散愁, 洞庭湖上岳陽樓。 可憐萬里堪乘興, 枉是蛟龍解覆舟。 5.有關(guān)洞庭湖的古詩句 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 ——白居易《輕肥》 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 謂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 ——白居易《白雪毛》 洞庭與青草,大小兩相敵。 混合萬丈深,淼茫千里白。 ——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一從分首劍江濱,南國相思寄夢頻。 書去又逢商嶺雪,信回應(yīng)過洞庭春。 ——杜牧《寄盧先輩》 洞庭湖闊蛟龍惡,卻羨楊朱泣路岐。 ——李商隱《荊門西下》 6.古詩《望洞庭》詩句的詩意 以下供參考! 劉禹錫《望洞庭》賞析 [原詩]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注釋]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3.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水面無風(fēng) 波平如鏡;一說是遠(yuǎn)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 兩說均可。 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 這里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譯]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yuǎn)遠(yuǎn)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 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賞析]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fēng)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xiàn)湖面的開闊廖遠(yuǎn),這應(yīng)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jīng)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xiàn)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yuǎn)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里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于古代漢語中“偏義復(fù)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全詩純?nèi)粚懢?,既有描寫的?xì)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著名詩人 7.描寫洞庭湖的詩句 《望洞庭》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劉禹錫。其全文詩句如下: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翻譯】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fēng)平浪靜如同未磨拭的銅鏡。遠(yuǎn)遠(yuǎn)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青青的螺。 《咸陽值雨》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溫庭筠。其全文詩句如下: 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 【翻譯】 咸陽橋上細(xì)雨綿綿,像巨大的窗簾懸掛在天空,透過迷茫的雨簾可以看到江上的釣魚船。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連那雨后的云彩也會飄到岳陽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張說。其全文詩句如下: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翻譯】 在巴陵放眼遠(yuǎn)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見君山孤零零地飄浮在水上。我和你分別后就像難和神仙相遇一樣,懷念的心緒如同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遠(yuǎn)深長。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李白。其全文詩句如下: 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翻譯】 鏟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讓湘水暢快地四處流淌。這浩瀚的湖水像是無盡的美酒,讓我們開懷暢飲,醉倒在這洞庭秋色中。 《贈少年》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溫庭筠。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fēng)葉下洞庭波。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 【翻譯】 江湖漂泊,與君相逢嘆晚,卻苦離恨太多,黃葉飄飄,洞庭風(fēng)起,心海涌波。知音酒不醉,夜別淮陰,祝君成功如韓信,月照高樓,心緒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風(fēng)歌》。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李白。其古詩全文如下: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翻譯】 南湖的秋水,夜寒無水霧,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銀河上青天。姑且把洞庭湖賒買給月宮嫦娥,再駕船到白云邊上買桂花酒去。 《春夜聞笛》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李益。其古詩全文如下: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翻譯】 在寒山吹著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謫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shù)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

有關(guān)洞庭山的詩句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