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白話文(裴松之注三國志白話文)

1. 裴松之注三國志白話文

1. 裴松之注三國志白話文

裴松之注《三國志》可信嗎?

可信。因為:

第一,裴松之是劉宋時期的史學(xué)家。他八歲時就通曉《論語》《毛詩》。博覽古書,知識淵博。

第二,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完成的時間在公元429,這個時間距離陳壽去世有130多年。所以他在作注時引用的資料多為魏晉人著作。

2. 裴松之注三國志譯文

2. 裴松之注三國志譯文

原文是:寧我負(fù)人,毋人負(fù)我 !

譯文:寧可我對不起其他人,不能其他人對不起我。

出自:《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書》

原文: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凄愴曰:“寧我負(fù)人,毋人負(fù)我!”遂行。

譯文:曹操聽到了磨刀聲后,以為是要?dú)⑺谑?,就先下手為?qiáng)殺了呂伯奢一家。然后悲傷的說:這世上寧可我對不起其他人,不能其他人對不起我。

3. 三國志裴松之全文翻譯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出處】《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敬笠狻坎灰詾閴氖滦【腿プ?,不要以為好事小就不去做?!咎崾尽窟@是劉備臨終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詔中的話,勸勉他要進(jìn)德修業(yè),有所作為。好事要從小事做起,積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壞事也要從小事開始防范,否則積少成多,也會壞大事。所以,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積多了就成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惡積多了則“足以亂國家”。

4. 三國志裴松之注閱讀

真實(shí)性上陳壽的 內(nèi)容豐富話就裴松之的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換言之《三國志》不是裴松之寫的!一般來說《三國志》在市面上的是有陳壽的原文和裴松之的注。所以就無所謂誰好誰不好了。 陳壽在寫《三國志》時只有紀(jì)和傳。比其其他23史它少了表和書。所以《三國志》的魅力就讓人們有點(diǎn)遺憾了。但是陳壽是離三國時代最近的寫史者,雖然他惜墨如金但是基本符合三國史實(shí)。南朝宋時裴松之替《三國志》做注。他本人還是較為嚴(yán)謹(jǐn)?shù)?,就算是有爭議的問題他也是將多個材料同時列出供讀者參考。因為《三國志》過于少,所以我們研究三國歷史時更多的是兩者一起參考

5. 三國志裴松之注閱讀理解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的作者是杜甫,出自《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的作者是董其昌。

出處: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畫訣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nèi)營,立成鄄鄂。

3.“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的作者是裴松之。

釋源:《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志·魏志·王肅傳》:“明帝時大司農(nóng)弘農(nóng)董遇等,亦歷注經(jīng)傳,頗傳于世?!迸嶙ⅲ骸段郝浴吩唬骸俺?,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xùn)注。又善《左氏傳》,更為作朱墨別異。人有從學(xué)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dāng)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p>

6. 裴松之注三國志翻譯

這句話出自裴松之注《三國志》的《曹瞞傳》,原文是:“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p>

7. 三國志裴松之注全文通譯在線閱讀

三國志

原文:

陶謙字恭祖,丹楊人。謙性剛直,有大節(jié),少察孝廉,拜尚書郎,除舒令。謙在官清白,無以糾舉,祠靈星,有贏錢五百,欲以臧之。謙委官而去。

會西羌寇邊,皇甫嵩為征西將軍,表請武將。召拜謙揚(yáng)武都尉,與嵩征羌,大破之。后邊章、韓逆為亂,司空張溫銜命征討。又請謙為參軍事,接遇甚厚,而謙輕其行事,心懷不服。及軍罷還,百寮高會,溫屬謙行酒,謙眾辱溫。溫怒,徙謙于邊?;蛘f溫曰:“陶恭祖本以材略見重于公,不如釋憾除恨,克復(fù)初分,于以遠(yuǎn)聞德美。”溫然其言,乃追還謙。遂為之置酒,待之如初。

(趙)昱年十三,鄉(xiāng)黨稱其孝,就處士東莞綦毋君受《公羊傳》,至歷年潛志,不窺園圃,親疏希見其面。高潔廉正,州郡請召,常稱病不應(yīng)。國相檀謨、陳遵共召,不起。陶謙初辟別駕從事,辭疾遜遁。謙重令揚(yáng)州從事會稽吳范宣旨,昱守意不移;欲威以刑罰,然后乃起。舉茂才,遷廣陵太守。賊笮融從臨淮見討,迸入郡界,昱將兵拒戰(zhàn),敗績見害。

曹公父于泰山被殺,歸咎于謙。欲伐謙而畏其強(qiáng),乃表令州郡一時罷兵。詔曰:“今海內(nèi)擾攘,州郡起兵,征夫勞瘁。其各罷遣甲士,還親農(nóng)桑。”謙被詔,乃上書曰:“自古在昔,未有不揚(yáng)威以弭亂,震武以止暴者也。若承命解甲,弱國自虛,釋武備以資亂,損官威以益寇。今日兵罷,明日難必至,上忝朝廷寵授之本,下令群兇日月滋蔓,非所以強(qiáng)干弱枝遇惡止亂之務(wù)也?!庇衷唬骸叭A夏沸擾,于今未弭,包茅不入,職貢多闕,寤寐憂嘆,無日敢寧。誠思貢獻(xiàn)必至,薦羞獲通,然后銷鋒解甲,臣之愿也?!辈芄弥t上事,知不罷兵。乃進(jìn)攻彭城,多殺人民。謙引兵擊之,青州刺史田楷亦以兵救謙。公引兵還。

(選自《三國志·裴松之注》,有刪節(jié))

譯文:

陶謙字恭祖,是丹楊人。陶謙本性剛強(qiáng)正直,他有高遠(yuǎn)宏大的志節(jié),年輕的時侯被舉薦為孝廉,被授予尚書郎的官職,后又授予舒令的官職。陶謙為官期間廉潔,沒有什么可以督察舉發(fā)的,在舉行祭祀祈年時,有馀錢五百(銖),有人想要隱藏起來。陶謙把錢交給官府后離開。

恰逢西羌侵犯邊境,皇甫嵩擔(dān)任征西將軍,他上表請求配備武將,皇上任命陶謙擔(dān)任揚(yáng)武都尉,和皇甫嵩一起征討西羌,把西羌打得大敗。后來邊章和韓遂叛亂,司空張溫奉命出兵討伐。又請求讓陶謙參與軍事,接待陶謙的規(guī)格非常高,但陶謙輕視他的行為,心中存有不服之氣。等到大軍返回,百官舉行了盛大宴會,張溫囑咐陶謙依次斟酒,陶謙當(dāng)眾侮辱張溫。張溫憤怒,把陶謙貶謫到邊疆去。有人勸張溫說:“恭祖本來憑借才能謀略被您器重,(您)不如消除怨恨,就能夠恢復(fù)(你們)當(dāng)初的情分,來讓(您的)美德遠(yuǎn)揚(yáng)?!睆垳卣J(rèn)為他的話對,就追趕陶謙讓他返回。于是為陶謙擺下酒宴,對待他就如當(dāng)初一樣。

趙昱十三歲,鄉(xiāng)里人稱贊他孝順。他到處士東莞人綦毋君那里學(xué)習(xí),趙昱在過去的多年中一直專心致志學(xué)習(xí)《公羊傳》,不窺視園地,無論是親密的人還是疏遠(yuǎn)的人都很少見到他的面。趙昱高尚純潔廉潔正,州郡招請他,他常常稱病不答應(yīng)。國相檀謨、陳遵共同召見趙昱,趙昱不接受召見。陶謙當(dāng)初征召他并授予他別駕從事的官職,趙昱托辭生病從而避開了。陶謙又讓揚(yáng)州從事會稽人吳范宣布詔書,張昱堅持自己的意愿不改變;陶謙想用刑罰來威脅他,這樣以后趙昱才接受了。張昱被舉薦為茂オ,調(diào)任為廣陵太守。叛賊笮融在臨淮被征討,突然進(jìn)入郡界,趙昱率兵抵御抗擊,戰(zhàn)敗后被殺害。

曹操父親在泰山被殺,歸罪于陶謙。(曹操)想討伐陶謙,卻畏懼他軍力強(qiáng)大,于是上表讓各州郡立即停戰(zhàn)。詔書說:“現(xiàn)在天下紛亂,州郡出兵,士兵疲勞困苦。應(yīng)當(dāng)各自停戰(zhàn),遣散將士,(讓他們)回家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碧罩t被召回,于是上書說:“從古代以來,沒有不通過炫耀武力來平息戰(zhàn)亂,用武威震懾來制止暴戾行為的。如果受命遣散將士,會削弱國家,讓國家空虛,放下軍事裝備反而會助長戰(zhàn)亂,減損官府的威信來增加敵人的力量。現(xiàn)在停戰(zhàn)(遣散將士),將來災(zāi)難必定會到來,對上讓我有愧于皇帝授予官爵的本義,對下讓眾多壞人一天天一月月地滋長擴(kuò)大,這不是用來削減地方勢力,加強(qiáng)中央權(quán)力,防止發(fā)生邪惡之事,制止動亂的緊要的事情?!碧罩t又說:“國內(nèi)出現(xiàn)了許多動亂,到現(xiàn)在還沒有消除,應(yīng)該進(jìn)貢的包茅也沒有送來,我日夜憂慮嘆息,沒有哪天安定下來。我確實(shí)想進(jìn)貢的物品一定會送到,進(jìn)獻(xiàn)的美味食品能夠順暢地進(jìn)獻(xiàn),這樣以后就融化兵器,解甲歸田,這是我的心愿啊?!辈懿俚弥罩t上表的事,知道不能停戰(zhàn),就進(jìn)攻彭城,殺了許多百姓。陶謙帶兵攻打他,青州刺史田楷也帶兵救陶謙,曹操只好帶兵回去了。

8. 三國志裴注白話文在線閱讀

裴松之(372-^51):字世期,南朝宋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后移居江南,東晉史學(xué)家,《三國志 注》作者,與裴騅、裴子野祖孫三代有“史學(xué)三裴”之稱。

裴仁基(? 一619):字德本,河?xùn)|郡(今山西永濟(jì))人,隋朝大將。

裴度(765—839):字中立,河?xùn)|聞喜人,唐朝名相,唐朝杰出的政治家。

9. 三國志及裴松之注翻譯

十年春正月,攻譚,破之,斬譚,誅其妻子,冀州平。[注一]下令曰:“其與袁氏同惡者,與之更始?!绷蠲癫坏脧?fù)私仇,禁厚葬,皆一之于法。是月,袁熙大將焦觸、張南等叛攻熙、尚,熙、尚奔三郡烏丸。觸等舉其縣降,封為列侯。

初討譚時,民亡椎冰,[注二]令不得降。頃之,亡民有詣門首者,公謂曰:“聽汝則違令,殺汝則誅首,歸深自藏,無為吏所獲。”民垂泣而去;后竟捕得。

夏四月,黑山賊張燕率其眾十余萬降,封為列侯。故安趙犢、霍奴等殺幽州刺史、涿郡太守。三郡烏丸攻鮮于輔于獷平。[注三]

秋八月,公征之,斬犢等,乃渡潞河救獷平,烏丸奔走出塞。

九月,令曰:“阿黨比周,先圣所疾也。聞冀州俗,父子異部,更相毀譽(yù)。昔直不疑無兄,世人謂之盜嫂;第五伯魚三娶孤女,謂之撾婦翁;王鳳擅權(quán),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議,張匡謂之左道:此皆以白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齊風(fēng)俗,四者不除,吾以為羞。”

冬十月,公還鄴。

初,袁紹以甥高干領(lǐng)并州牧,公之拔鄴,干降,遂以為刺史。干聞公討烏丸,乃以州叛,執(zhí)上黨太守,舉兵守壺關(guān)口。遣樂進(jìn)、李典擊之,干還守壺關(guān)城。

建安十年春正月,曹操進(jìn)攻袁譚,破之,斬殺袁譚,誅其妻兒,冀州平定。曹操下令道:“與袁氏兄弟共同為惡者,給予他們改過自新的機(jī)會?!庇置畎傩諅儾坏迷賵笏匠?,嚴(yán)禁厚葬,違者一概依法懲處。此月,袁熙大將焦觸、張南等人叛攻袁熙、袁尚,袁熙、袁尚投奔地處幽州三郡的烏丸地區(qū)。焦觸等人舉其縣投降,被封為列侯。

當(dāng)初曹操討伐袁譚時,百姓中有些人逃避鑿冰征役,曹操下令不得接受他們投降。不久,有些逃往的人到門前自首,曹操道:“接受你們自首,則違背軍令;殺死你們,則又是誅殺認(rèn)罪之人。你們回去好好藏好,不要被官吏們捕獲。”自首者流淚而去;后來終歸還是被捕獲了。

夏四月,黑山賊張燕率其眾十余萬人投降,被封為列侯。故安趙犢、霍奴等人殺死幽州刺史、涿郡太守。烏丸軍攻鮮于輔于獷平。

秋八月,曹操率兵出征,斬殺趙犢等人,接著渡過潞河救援獷平縣,烏丸軍出逃塞外。

九月,曹操下令道:“結(jié)黨營私,相互勾結(jié),此乃先賢們所憎惡的。我聽聞冀州習(xí)俗,父子各為派別,更相詆毀吹捧。昔日直不疑無兄,世人卻說他和嫂子私通;第五伯魚三次娶孤女為妻,卻說她毆打岳父;王鳳專擅朝政,谷永卻將他比作忠臣申伯;王商忠正不阿,張匡卻說他執(zhí)邪道以亂政:此皆以白為黑,欺天罔君者也。我欲整頓風(fēng)俗,上述四種行為不除,我深感羞恥。”

冬十月,曹操返回鄴城。

當(dāng)初,袁紹任命他外甥高干兼領(lǐng)并州牧,曹操攻下鄴城時,高干投降,曹操任他為并州刺史。高干聞曹操討伐烏丸,便占據(jù)并州叛變曹操,執(zhí)拿上黨太守,舉兵把守壺關(guān)口。曹操遣樂進(jìn)、李典擊之,高干退守壺關(guān)城。

[注一]《魏書》曰:公攻譚,旦及日中不決;公乃自執(zhí)桴鼓,士卒咸奮,應(yīng)時破陷。

《魏書》曰:曹操攻擊袁譚,兩軍從清晨站到正午,仍不分勝負(fù)。曹操于是親執(zhí)鼓槌擊鼓,士卒們軍心大振,頓時攻破袁軍。

[注二]臣松之以為討譚時,川渠水凍,使民椎冰以通船,民憚役而亡。

臣松之認(rèn)為曹操征討袁譚時,川渠水凍結(jié)成冰,使民眾們鑿冰以通船,民眾們害怕服役而逃走。

[注三]《續(xù)漢書郡國志》曰:獷平,縣名,屬漁陽郡。

《續(xù)漢書郡國志》曰:獷平,縣名,屬漁陽郡。

十一年春正月,公征干。干聞之,乃留其別將守城,走入匈奴,求救于單于,單于不受。公圍壺關(guān)三月,拔之。干遂走荊州,上洛都尉王琰捕斬之。

秋八月,公東征海賊管承,至淳于,遣樂進(jìn)、李典擊破之,承走入海島。割東海之襄賁、郯、戚以益瑯邪,省昌慮郡。[注一]

三郡烏丸承天下亂,破幽州,略有漢民合十余萬戶。袁紹皆立其酋豪為單于,以家人子為己女,妻焉。遼西單于蹋頓尤強(qiáng),為紹所厚,故尚兄弟歸之,數(shù)入塞為害。公將征之,鑿渠,自呼沲入泒水(泒音孤),名平虜渠;又從泃河口(泃音句)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

建十一年春正月,曹操征討高干。高干聞之,便留下其別將把守壺關(guān)城,自己逃往匈奴,求救于單于,單于沒有接受高干請求。曹操圍攻壺關(guān)三月,拔之。高干于是逃往荊州,上洛都尉王琰將其逮捕斬殺。

秋八月,曹操東征海賊管承,至淳于縣后,派遣樂進(jìn)、李典擊破管承,管承逃入海島。曹操分割東海之襄賁、郯、戚三縣以增加瑯邪郡土地,取消昌慮郡。

三郡烏丸曾趁天下大亂,攻破幽州,擄掠漢民共十余萬戶。袁紹把烏丸的豪族酋長都封為單于,把本族人的女兒作為自己女兒,許配給他們當(dāng)妻子。遼西單于蹋頓勢力尤為強(qiáng)大,被袁紹所厚待,因此袁尚兄弟投奔他,數(shù)次入塞為劫掠作害。曹操準(zhǔn)備征討蹋頓,開鑿河渠,自呼沲河引水入泒河,名平虜渠;又從泃河口鑿河道通潞河,名泉州渠,以通入大海。

[注一]《魏書》載十月乙亥令曰:“夫治世御眾,建立輔弼,誡在面從,《詩》稱‘聽用我謀,庶無大悔’,斯實(shí)君臣懇懇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懼失中,頻年已來,不聞嘉謀,豈吾開延不勤之咎邪?自今以后,諸掾?qū)僦沃小e駕,常以月旦各言其失,吾將覽焉?!?/p>

《魏書》載十月乙亥令曰:“治理國家,統(tǒng)御軍民, 任命輔佐官吏,應(yīng)力戒當(dāng)面一切順從,背地自行其是?!对姟贩Q述‘如果聽用我的謀劃,也許不致落到敗亡的地步,而感到后悔不已?!?,實(shí)乃君臣之間懇誠相待的要求啊。我自擔(dān)當(dāng)重任以來,常常害怕不合準(zhǔn)則,連年以來,不聞嘉謀,難道是我延攬人才不勤的過錯嗎?自今以后,諸掾?qū)僦沃?、別駕,固定在每月初一各自報告自己一個月里的過失,我將親自閱覽?!?/p>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