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堯虞舜夏商周口訣
唐是個(gè)古地名。堯帝受封于此地,所以叫唐堯。
據(jù)(史記)記載,堯帝是黃帝曾孫帝嚳的兒子,初封于陶,后封于唐并執(zhí)掌帝位,所以后人稱堯帝叫唐堯,或陶唐,其實(shí)帝堯姓祁或伊祁,為黃帝十二姓之一。
虞舜是后人對帝舜的稱號(hào),(史記)記載舜嬪于有虞氏,而不是出自有虞氏,舜帝出自東夷、現(xiàn)諸城,舜都于蒲坂也就是虞地,后人稱為虞舜,其實(shí)舜姓姚或媯。
2. 唐堯呂舜夏商周口訣
臨汾里堯都,是堯時(shí)帶的統(tǒng)治中心,臨汾北現(xiàn)洪洞地界的羊獬是堯的故里,現(xiàn)臨汾東南方向有堯陵。舜是堯的接班人,同時(shí)也是堯的女婿,舜故里在洪洞圣王,舜耕歷山時(shí)遇堯王微服訪賢,堯發(fā)現(xiàn)舜的仁愛、孝道皆上品,便傳位于舜,同時(shí)堯的兩個(gè)女兒娥皇、女英也嫁給了舜。
3. 堯舜禹夏商周口訣
粟和黍?yàn)橹饕Z食作物 鐵犁牛耕成為古代中國農(nóng)業(yè)的主要耕作方式 發(fā)展灌溉排水,調(diào)節(jié)地區(qū)水情,改善農(nóng)田水分狀況,防治旱、澇、鹽、堿災(zāi)害,以促進(jìn)農(nóng)業(yè)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
4. 夏商殷周口訣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這一稱謂的來源有十種說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diǎn)是“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
商朝:五帝帝舜時(shí)期,商人的始祖契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 ,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对娊?jīng)·商頌·玄鳥》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君主仲丁時(shí),商朝的國都開始了頻繁的遷移。至盤庚時(shí),又將國都遷至北蒙,改名為“殷“”, 國都才穩(wěn)定下來,在此建都長達(dá)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稱為殷或殷商。甲骨卜辭、古本《竹書紀(jì)年》等早期文獻(xiàn)均稱這個(gè)朝代為“商”,《尚書》《史記》等文獻(xiàn)稱呼商朝為“殷”,這兩種稱呼并見于先秦的文獻(xiàn)中。元明時(shí)代的今本《竹書紀(jì)年》等文獻(xiàn)稱它為“殷商” 。在先秦文獻(xiàn)中,《尚書·召誥》用“大邦殷”稱呼商國。
5. 唐堯虞舜禹夏商周怎么讀
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的讀音
1、黃帝:讀音為huang(二聲)di(四聲)。黃帝是古華夏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中國遠(yuǎn)古時(shí)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
2、顓頊:讀音為zhuān xū。中國上古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五帝”之一,姬姓,號(hào)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
3、帝嚳:讀音為di(四聲)kù(四聲)。高辛氏,名?。ㄒ蛔鲏?,夔),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高辛鎮(zhèn)),據(jù)說是黃帝的曾孫,中華上古時(shí)期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五帝之一。
4、唐堯:讀音為tang(二聲)yao(二聲)。姓伊祁,號(hào)放勛,古唐國人(今河北省保定市唐縣)。中國上古時(shí)期方國聯(lián)盟首領(lǐng)、“五帝”之一。
5、虞舜:讀音為yu(二聲)shùn(四聲)。約公元前2128年— 約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名重華,字都君,謚曰“舜”,是中國上古時(shí)代父系氏族社會(huì)后期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
6. 唐堯虞舜夏商周下一句
--朝代劃分與歷史朝代歌
中國歷史上所有主要的朝代:
1。 夏朝 前2100年 - 前1600年
2。 商朝 前1600年 - 前1066年
3。 周朝 前1066年 - 前221年
1。
西周 前1066年 - 前771年
2。 東周 前770年 - 前256年
1。 春秋 前770年 - 前476年(三家分晉始為戰(zhàn)國)
2。 戰(zhàn)國 前475年 - 前221年
4。
秦朝 前221年 - 前206年
1。 西楚 前206年 - 前202年
5。 漢朝 前206年 - 220年
1。 西漢 前206年 - 23年
2。
新朝 8年 - 23年
3。 東漢 25年 - 220年
6。 三國 220年 - 280年
1。 曹魏 220年 - 265年
2。 西蜀 221年 - 263年
3。
孫吳 222年 - 280年
7。 晉朝 265年 - 420年
1。 西晉 265年 - 316年
2。 東晉 317年 - 420年
8。 十六國 304年 - 439年
1。
漢前趙 304年 - 330年
2。 成漢 304年 - 347年
3。 前涼 314年 - 376年
4。 后趙 319年 - 350年
5。
前燕 337年 - 370年
6。 前秦 350年 - 394年
7。 后秦 384年 - 416年
8。 后燕 384年 - 407年
9。 西秦 385年 - 431年
10。
后涼 385年 - 403年
11。 南涼 397年 - 414年
12。 南燕 398年 - 410年
13。 西涼 407年 - 421年
14。
夏 407年 - 431年
15。 北燕 407年 - 436年
16。 北涼 401年 - 439年
9。 南北朝 420年 - 581年
1。
南朝
1。 南朝宋 420年 - 479年
2。 南朝齊 479年 - 502年
3。 南朝梁 502年 - 557年
4。 南朝陳 557年 - 589年
2。
北朝
1。 北魏 386年 - 534年
2。 東魏 534年 - 550年
3。 北齊 550年 - 577年
4。 西魏 535年 - 557年
5。
北周 557年 - 581年
10。 隋朝 581年 - 618年
11。 唐朝 618年 - 907年
12。 五代十國 907年 - 979年
1。
五代 907年 - 960年
1。 后梁 907年 - 923年
2。 后唐 923年 - 936年
3。 后晉 936年 - 946年
4。 后漢 947年 - 950年
5。
后周 951年 - 960年
2。 十國(902年 - 979年)
1。 吳越(904年-978年)
2。 閩國[[909年-945年,(當(dāng)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3。
荊南(906年-963年)
4。 楚國(907年-951年,楚創(chuàng)立者馬殷實(shí)際自897年開始地方割據(jù))
5。 吳國(904年-937年)
6。 南唐(937年-975年)
7。
南漢(917年-971年)
8。 北漢(951年-979年)
9。 前蜀(907年-925年)
10。 后蜀(934年-965年)
13。 宋朝
1。
北宋 960年 - 1127年
2。 南宋 1127年 - 1279年
3。 遼 916年 - 1125年
4。 西夏 1032年 - 1227年
5。
金朝 1115年 - 1234年
14。 元朝 1260年 - 1368年
15。 明朝 1368年 - 1644年
16。 清朝 1644年 - 1911年
第一種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zhàn)國
一統(tǒng)秦兩漢
三分魏楚吳
二晉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二種
[香港版本]第一首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zhàn)國亡,秦朝并六國,贏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后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后莊,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shí)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tǒng),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fēng)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nèi)戰(zhàn),五星紅旗揚(yáng)
第三種 [香港版]第二首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tǒng)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種 [香港版本]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戰(zhàn)國、秦。
西漢、新
公元界線平帝分,
東漢、三國、西東晉,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遼、金,
元、明、清。
民國壽命短,
社會(huì)主義氣象新。
以上約計(jì)四千二百春。
第五種 [香港版本]第四首
夏后殷商西東周,春秋戰(zhàn)國秦皇收,
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稱雄。
宋齊梁陳是南朝,北魏齊周稱北朝。
北周滅齊傳於隋,隋又滅陳再統(tǒng)一。
隋滅唐興稱富強(qiáng),五代十國各稱王。
契丹興起在北方,建號(hào)為遼入汴梁。
五代梁唐晉漢周,宋朝建國陳橋頭。
女真建金先滅遼,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興起國號(hào)元。
滅金滅宋歸一統(tǒng),元朝統(tǒng)治九十年。
明代共傳十六君,滿洲初起號(hào)后金。
后金國號(hào)改為清,入關(guān)稱帝都北京。
人民覺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國立。
人民民主再勝利,齊心奔向共產(chǎn)國。
第六種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tǒng)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7. 堯舜禹夏商周順口溜
李白作的關(guān)于堯舜禹時(shí)期的詩
李白《遠(yuǎn)別離》:遠(yuǎn)別離,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瀟湘之浦。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離苦?日慘慘兮云冥冥,猩猩啼煙兮鬼嘯雨。我縱言之將何補(bǔ)?皇穹竊恐不照余之忠誠,雷憑憑兮欲吼怒。堯舜當(dāng)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quán)歸臣兮鼠變虎?;蛟疲簣蛴那?,舜野死。九疑聯(lián)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帝子泣兮綠云間,隨風(fēng)波兮去無還。慟哭兮遠(yuǎn)望,見蒼梧之深山。蒼梧山崩湘水絕,竹上之淚乃可滅。
8. 三皇五帝夏商周口訣解釋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朝代歌,其主要是方便記憶我國歷史上各個(gè)朝代的名稱的歌謠,其形式多為簡單易記、朗朗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歷史朝代歌多是配合著“歷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
9. 三皇五帝夏商周口訣全部
口訣表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10. 唐堯舜禹夏商周的意思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一)
唐虞夏商周完東,春秋戰(zhàn)國秦末烽,
漢分三國收魏晉,南北朝夕隋唐風(fēng),
五代十國遼夏匆,宋疲金盡元朝攻,
明滅清寒虛國庫,國民革命歸于中。
(二)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tǒng)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三)
三皇五帝夏商周,歸秦及漢三國休。晉終,南宋清收。
(四)
黃虞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秦,
兩漢三國晉,晉后南北分,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11. 唐堯虞舜夏商周的意思
堯帝十三歲時(shí)受封于“陶”地—今山東定陶,后又受封于“唐”地—今河北唐縣一帶,故號(hào)“陶唐氏”。由于《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史書,它只從堯帝談起,故太史公稱堯?yàn)椤疤仗剖稀?,舜為“有虞氏”,禹為“夏后氏”。其后的學(xué)者們,包括太史公,將之簡稱為“唐堯”、“
唐代,是中國古代最繁榮強(qiáng)盛的一個(gè)朝代。從唐太宗貞觀開始,拓土開邊,威震中亞、西亞及南海諸國。西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稱唐太宗為“天可汗"。武功之盛,可想而知。到了唐玄宗開元之治,國威更加繁盛,遠(yuǎn)近各國都派人前來“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