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的詩歌被稱為什么
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圣”,杜甫的詩稱為“詩史”
李白的詩并沒有被后人稱為什么具體的名字。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李白被稱為“詩仙”。但他的詩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雅稱把。杜甫對其詩歌有“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評,贊其“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保ā墩{(diào)張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曾鞏贊李白文“又如長河,浩浩奔放,萬里一瀉,末勢猶壯”
2,李白和杜甫的資料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1]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1-2]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yuǎn),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yuǎn),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fù)。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yuǎn)播,對中國文學(xué)和日本文學(xué)都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3,李白的成名詩是哪首
樂府詩《蜀道難》是李白的成名作。詩人初到長安造訪賀知章,以此詩示之,賀看后感嘆不已:“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稱其為‘謫仙’,并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漢族。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望廬山瀑布
樸刀
李白《蜀道難》 蜀道難 噫吁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始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guī)p。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镵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硑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yuǎn)道之人,胡為呼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將進(jìn)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將進(jìn)酒 君莫停。 ( 君一作杯 )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cè)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 一作鐘鼎玉帛豈足貴 ) 但愿長醉不愿醒。 ( 不愿一作不復(fù)) 古來圣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1、最大氣蒼涼的景色描寫: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2、最自信的詩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3、最狂傲不羈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4、最無奈的詩句: 大道入青天,我獨不得出?! ?、最膾炙人口的憂愁詩: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6、最細(xì)膩的景物描寫: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7、化為經(jīng)典成語的詩句: 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8、最驚心動魄的景物描寫: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9、最摧人淚下詩句: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0、中國人最熟悉最經(jīng)典的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11,最堅強的:人生達(dá)命豈暇愁, 且飲美酒登高樓12,最煽情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钭У模骸 栍嗪我鈼躺?,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罾寺钋榈模骸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13,最有殺氣的: 翔云列曉陣,殺氣赫長虹?! ?4 最瀟灑的: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4,峨眉山月歌詩意是什么
【原文】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疽馑肌?峨眉山上,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從清溪出發(fā)奔向三峽,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3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 4.發(fā):出發(fā)。 5.清溪:指清溪驛,在四川犍(qián)為峨眉山附近。 6.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在今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黎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7.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 8.下:順流而下。 9.渝州:今重慶一帶。
作品原文 峨眉山月半輪秋,(1) 影入平羌江水流。(2)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3) 思君不見下渝州。(4)[1]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 (3)夜:今夜。 發(fā):出發(fā)。 清溪:指清溪驛,在四川犍為峨眉山附近。 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在今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4)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 下:順流而下。 渝州:今重慶一帶。[2] 作品譯文 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著小船,從清溪驛順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我。 但在從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我思念不已。[2] 作品賞析 這首詩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大約作于725年(開元十三年)以前。全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短圃姽{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發(fā)清溪,及向三峽,忽又不見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詩自神韻清絕。”[3][4]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yuǎn)游的時令是在秋天?!扒铩弊忠蛉腠嶊P(guān)系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lián)P明輝”)。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讀者聯(lián)想到青山吐月的優(yōu)美意境。峨眉山附近的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gòu)成連動式謂語,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在固定位置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霸铝磷?,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靈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fā)進(jìn)入岷江,向三峽駛?cè)?。“仗劍去國,辭親遠(yuǎn)游”的青年,乍離鄉(xiāng)土,對故國故人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而明月畢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表現(xiàn)了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語短情長。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而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集中的藝術(shù)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fā)的意蘊相當(dāng)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詩中詠月的地方,都在抒發(fā)江行思友之情,令詩人感到很陶醉。 本來,短小的絕句在表現(xiàn)時空變化上頗受限制,因此一般寫法是不同時超越時空,而此詩所表現(xiàn)的時間與空間跨度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個字中,地名出現(xiàn)了五處,共十二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僅見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為絕唱,殊不厭重”(王麟洲語),其原因在于: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詩人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串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征意義的藝術(shù)形象,這就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tǒng)一起來。其次,地名的處理也富于變化?!岸朊忌皆隆?、“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虛用;“發(fā)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而在句中位置也有不同。這樣,詩句就顯得沒有痕跡,妙入化工。[5] 明代王世貞評價說:“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洲。使后人為之,不勝痕跡矣,攻觸掇吠墀杜峨森法緝益見此老爐錘之妙。”[3] 詩中凡詠月處,皆抒發(fā)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詩人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串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征意義的藝術(shù)形象,這就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tǒng)一起來。
5,孟郊 古詩
http://www.lingshidao.com/gushi/mengjiao.htm 孟郊詩全集 卷372_1 「列女操」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貞女貴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72_2 「灞上輕薄行」孟郊 長安無緩步,況值天景暮。相逢灞浐間,親戚不相顧?! ∽試@方拙身,忽隨輕薄倫。常恐失所避,化為車轍塵?! 〈酥猩装l(fā),疾走亦未歇?! 【?72_3 「長安羈旅行」孟郊 十日一理發(fā),每梳飛旅塵。三旬九過飲,每食唯舊貧?! ∪f物皆及時,獨余不覺春。失名誰肯訪,得意爭相親。 直木有恬翼,靜流無躁鱗。始知喧競場,莫處君子身?! ∫安咛僦褫p,山蔬薇蕨新。潛歌歸去來,事外風(fēng)景真?! 【?72_4 「長安道」孟郊 胡風(fēng)激秦樹,賤子風(fēng)中泣。家家朱門開,得見不可入?! ¢L安十二衢,投樹鳥亦急。高閣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卷372_5 「送遠(yuǎn)吟」孟郊 河水昏復(fù)晨,河邊相送頻。離杯有淚飲,別柳無枝春?! ∫恍鋈粩?,萬愁俄已新。東波與西日,不惜遠(yuǎn)行人?! 【?72_6 「古薄命妾」孟郊 不惜十指弦,為君千萬彈。??中侣曋?,坐使故聲殘?! 壷媒袢毡?,即是昨日歡。將新變故易,持故為新難。 青山有蘼蕪,淚葉長不干。空令后代人,采掇幽思攢?! 【?72_7 「古離別(一作對景惜別)」孟郊 松山云繚繞,萍路水分離。云去有歸日,水分無合時?! 〈悍家垭p眼,春色柔四支。楊柳織別愁,千條萬條絲?! 【?72_8 「雜怨(一作古樂府雜怨)」孟郊 憶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歸?! 〕癁殡p蒂花,莫為四散飛?;溥€繞樹,游子不顧期?! ∝蔡一ㄇ宄浚闻t粉新。夭桃花薄暮,游女紅粉故?! 溆邪倌昊ǎ藷o一定顏?;ㄋ腿死媳M,人悲花自閑?! ∝毰R不明,寒花日少容。暗蛩有虛織,短線無長縫?! ±怂豢烧?,狂夫不可從。浪水多散影,狂夫多異蹤?! 〕执艘簧?,空成萬恨濃?! 【?72_9 「靜女吟」孟郊 艷女皆妒色,靜女獨檢蹤。任禮恥任妝,嫁德不嫁容?! 【右浊笃?,小人難自從。此志誰與諒,琴弦幽韻重?! 【?72_10 「歸信吟」孟郊 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72_11 「山老吟」孟郊 不行山下地,唯種山上田。腰斧斫旅松,手瓢汲家泉?! ≡n知文字力,莫記日月遷。蟠木為我身,始得全天年?! 【?72_12 「游子吟(迎母漂上作)」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72_13 「小隱吟」孟郊 我飲不在醉,我歡長寂然。酌溪四五盞,聽彈兩三弦。 煉性靜棲白,洗情深寄玄。號怒路傍子,貪敗不貪全。 卷372_14 「苦寒吟」孟郊 天寒色青蒼,北風(fēng)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檬坏没?,壯陰奪正陽??嗾{(diào)竟何言,凍吟成此章。 卷372_15 「猛將吟」孟郊 擬膾樓蘭肉,蓄怒時未揚。秋鼙無退聲,夜劍不隱光?! 』㈥犑烛?qū)出,豹篇心卷藏。古今皆有言,猛將出北方?! 【?72_16 「傷哉行」孟郊 眾毒蔓貞松,一枝難久榮。豈知黃庭客,仙骨生不成。 春色舍芳蕙,秋風(fēng)繞枯莖。彈琴不成曲,始覺知音傾?! ○^月改舊照,吊賓寫馀情。還舟空江上,波浪送銘旌?! 【?72_17 「怨詩(一作古怨)」孟郊 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慈≤饺鼗?,今年為誰死。
孟郊詩全集【http://www.shigeku.org/xlib/lingshidao/gushi/mengjiao.htm】 卷三百七十二卷372_1 「列女操」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貞女貴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卷372_2 「灞上輕薄行」孟郊 長安無緩步,況值天景暮。相逢灞浐間,親戚不相顧。 自嘆方拙身,忽隨輕薄倫。常恐失所避,化為車轍塵。 此中生白發(fā),疾走亦未歇。卷372_3 「長安羈旅行」孟郊 十日一理發(fā),每梳飛旅塵。三旬九過飲,每食唯舊貧。 萬物皆及時,獨余不覺春。失名誰肯訪,得意爭相親。 直木有恬翼,靜流無躁鱗。始知喧競場,莫處君子身。 野策藤竹輕,山蔬薇蕨新。潛歌歸去來,事外風(fēng)景真。卷372_4 「長安道」孟郊 胡風(fēng)激秦樹,賤子風(fēng)中泣。家家朱門開,得見不可入。 長安十二衢,投樹鳥亦急。高閣何人家,笙簧正喧吸。卷372_5 「送遠(yuǎn)吟」孟郊 河水昏復(fù)晨,河邊相送頻。離杯有淚飲,別柳無枝春。 一笑忽然斂,萬愁俄已新。東波與西日,不惜遠(yuǎn)行人。卷372_6 「古薄命妾」孟郊 不惜十指弦,為君千萬彈。??中侣曋?,坐使故聲殘。 棄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歡。將新變故易,持故為新難。 青山有蘼蕪,淚葉長不干。空令后代人,采掇幽思攢。卷372_7 「古離別(一作對景惜別)」孟郊 松山云繚繞,萍路水分離。云去有歸日,水分無合時。 春芳役雙眼,春色柔四支。楊柳織別愁,千條萬條絲。卷372_8 「雜怨(一作古樂府雜怨)」孟郊 憶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歸。 朝為雙蒂花,莫為四散飛。花落還繞樹,游子不顧期。 夭桃花清晨,游女紅粉新。夭桃花薄暮,游女紅粉故。 樹有百年花,人無一定顏?;ㄋ腿死媳M,人悲花自閑。 貧女鏡不明,寒花日少容。暗蛩有虛織,短線無長縫。 浪水不可照,狂夫不可從。浪水多散影,狂夫多異蹤。 持此一生薄,空成萬恨濃。卷372_9 「靜女吟」孟郊 艷女皆妒色,靜女獨檢蹤。任禮恥任妝,嫁德不嫁容。 君子易求聘,小人難自從。此志誰與諒,琴弦幽韻重。卷372_10 「歸信吟」孟郊 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卷372_11 「山老吟」孟郊 不行山下地,唯種山上田。腰斧斫旅松,手瓢汲家泉。 詎知文字力,莫記日月遷。蟠木為我身,始得全天年。卷372_12 「游子吟(迎母漂上作)」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卷372_13 「小隱吟」孟郊 我飲不在醉,我歡長寂然。酌溪四五盞,聽彈兩三弦。 煉性靜棲白,洗情深寄玄。號怒路傍子,貪敗不貪全。卷372_14 「苦寒吟」孟郊 天寒色青蒼,北風(fēng)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壯陰奪正陽??嗾{(diào)竟何言,凍吟成此章。卷372_15 「猛將吟」孟郊 擬膾樓蘭肉,蓄怒時未揚。秋鼙無退聲,夜劍不隱光。 虎隊手驅(qū)出,豹篇心卷藏。古今皆有言,猛將出北方。卷372_16 「傷哉行」孟郊 眾毒蔓貞松,一枝難久榮。豈知黃庭客,仙骨生不成。 春色舍芳蕙,秋風(fēng)繞枯莖。彈琴不成曲,始覺知音傾。 館月改舊照,吊賓寫馀情。還舟空江上,波浪送銘旌。卷372_17 「怨詩(一作古怨)」孟郊 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卷372_18 「湘弦怨」孟郊 昧者理芳草,蒿蘭同一鋤??耧j怒秋林,曲直同一枯。 嘉木忌深蠹,哲人悲巧誣。靈均入回流,靳尚為良謨。 我愿分眾泉,清濁各異渠。我愿分眾巢,梟鸞相遠(yuǎn)居。 此志諒難保,此情竟何如。湘弦少知音,孤響空踟躕。卷372_19 「楚竹吟酬盧虔端公見和湘弦怨」孟郊 握中有新聲,楚竹人未聞。識音者謂誰,清夜吹贈君。 昔為瀟湘引,曾動瀟湘云。一叫鳳改聽,再驚鶴失群。 江花匪秋落,山日當(dāng)晝曛。眾濁響雜沓,孤清思氛氳。 欲知怨有形,愿向明月分。一掬靈均淚,千年湘水文。卷372_20 「遠(yuǎn)愁曲」孟郊 飄飖何所從,遺冢行未逢。東西不見人,哭向青青松。 此地有時盡,此哀無處容。聲翻太白云,淚洗藍(lán)田峰。 水涉七八曲,山登千萬重。愿邀玄夜月,出視白日蹤。卷372_21 「貧女詞寄從叔先輩簡」孟郊 蠶女非不勤,今年獨無春。二月冰雪深,死盡萬木身。 時令自逆行,造化豈不仁。仰企碧霞仙,高控滄海云。 永別勞苦場,飄飖游無垠。
孟詩現(xiàn)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沒有律詩。藝術(shù)上不蹈襲陳言,或擅長用白描手法,不用典故詞藻,語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淺易;或“鉤章棘句,掐擢胃腎”(《墓志》),精思苦煉,雕刻其險;如韓愈所說“規(guī)模背時利,文字覷天巧”(《答孟郊》),一掃大歷以來的靡弱詩風(fēng)。其中有的詩篇反映時代現(xiàn)實、揭露藩鎮(zhèn)罪惡,如《征婦怨》、《感懷》、《殺氣不在邊》、《傷春》等;有的關(guān)心人民生活、憤慨貧富不平,如《織婦辭》、《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現(xiàn)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結(jié)愛》、《杏殤》等;有的刻畫山水風(fēng)景,如《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歸天臺》、《峽哀》、《游終南山》等;雖然社會生活內(nèi)容不同,都思深意遠(yuǎn),造語新奇,體現(xiàn)了孟詩的特色。有些作品如《秋懷》等,則情調(diào)不免低沉;“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贈崔純亮》)一類詩句,雖反映了世途艱險,但也表現(xiàn)了狹窄的心情。孟郊[7] 專寫古詩以短篇五古最多。其中有的詩反映現(xiàn)實,揭露藩鎮(zhèn)罪惡,如《征婦怨》、《感懷》、《殺氣不在邊》、《傷春》等;有的關(guān)心人民疾苦,憤慨貧富不均,如《織婦辭》、《寒地百姓吟》等。有的寫仕途失意,抨擊澆薄世風(fēng),如《落第》、《溧陽秋霽》、《傷時》、《擇友》等,還有的自訴窮愁,嘆老嗟病,如《秋懷》、《嘆命》、《老恨》等。而“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贈崔純亮》)一類詩,雖反映了世途艱險,但也表現(xiàn)了作者偏激的心情。孟詩藝術(shù)風(fēng)格,或長于白描,不用詞藻典故,語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淺易;或精思苦煉,雕刻奇險。這兩種風(fēng)格的詩,都有許多思深意遠(yuǎn)、造語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詩過于艱澀枯槁,缺乏自然之趣。他和賈島齊名,皆以苦吟著稱,唐人張為稱他的詩“清奇僻苦主”,而蘇軾則稱“郊寒島瘦”。后來論者把孟、賈二人并稱為苦吟詩人的代表。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刊印有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夏敬觀、華忱之均著有其年譜。一生困頓,性情耿介,詩多描寫民間疾苦和炎涼世態(tài)。語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風(fēng)格。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選錄1.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孟郊與母親別離孟郊與母親別離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結(jié)愛心心復(fù)心心,結(jié)愛務(wù)在深。一度欲離別,千回結(jié)衣襟。結(jié)妾獨守志,結(jié)君早歸意。始知結(jié)衣裳,不如結(jié)心腸。坐結(jié)行亦結(jié),結(jié)盡百年月。3.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4.列女操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孟郊圖片(選)孟郊圖片(選)(20張)貞婦貴殉夫,舍生亦如此。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咀⑨尅课嗤簜髡f梧為雄樹,桐為雌樹,其實梧桐樹是雌雄同株。殉:以死相從?!竞單觥窟@是一首頌揚貞婦烈女的詩。以梧桐偕老,鴛鴦雙死,比喻貞婦殉夫。同時以古井水作比,稱頌婦女的守節(jié)不嫁。此詩內(nèi)容或以為有所寄托,借贊頌貞婦烈女,表達(dá)詩人堅守節(jié)操,不肯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之品行。然而,就全詩看,從題目到內(nèi)容的全部,都是為了明確的主題的。就詩論詩,不能節(jié)外生枝,因此,不能不說它是維護(hù)封建禮教道德的,是屬于封建糟粕的,應(yīng)予批判。5.怨詩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慈≤饺鼗?,今年為誰死!韓愈稱贊孟郊為詩“劌目鉥心,刃迎縷解。鉤章棘句,掐擢胃腎。神施鬼設(shè),間見層出”(《貞曜先生墓志銘》)。說得直截點,就是孟郊愛挖空心思做詩;說得好聽點,就是講究藝術(shù)構(gòu)思。藝術(shù)構(gòu)思是很重要的,有時竟是創(chuàng)作成敗的關(guān)鍵,比方說寫女子相思的癡情,是古典詩歌中最常見的主題,不同詩人寫來就各有一種面貌。薛維翰《閨怨》:“美人怨何深,含情倚金閣。不笑不復(fù)語,珠淚紛紛落?!睆穆錅I見怨情之苦,構(gòu)思未免太平,不夠味兒。李白筆下的女子就不同了:“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長相思》)。也寫掉淚,卻以“代言”形式說希望丈夫回來看一看,以驗證自己相思的情深(全不想到那人果能回時,“我”得破涕為笑,豈復(fù)有淚如泉?),可這傻話正表現(xiàn)出十分的情癡,夠意思的。但據(jù)說李白的夫人看了這首詩,說:“君不聞武后詩乎?‘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笔埂疤姿蝗羰А保ㄒ姟读ぴ娫挕罚?。何以要“爽然若失”?因為武后已有同樣的構(gòu)思在先,李白自覺其詩句尚未能翻出她的手心哩。孟郊似乎存心要與前人爭勝毫厘,寫下了這首構(gòu)思堪稱奇特的“怨詩”。他也寫了落淚,但卻不是獨自下淚了;也寫了驗證相思深情的意思,但卻不是喚丈夫歸來“看取”或“驗取”淚痕了。詩也是代言體,詩中女子的話卻比武詩、李詩說得更癡心、更傻氣。她要求與丈夫(她認(rèn)定他一樣在苦苦相思)來一個兩地比試,以測定誰的相思之情更深。相思之情,是看不見,摸不著,沒大小,沒體積,不具形象的東西,測定起來還真不容易??膳酉氤龅谋仍嚪▋菏嵌嗝雌婷?。她天真地說:試把我們兩個人的眼淚,各自滴在蓮花(芙蓉)池中,看一看今夏美麗的蓮花為誰的淚水浸死。顯然,在她心目中看來,誰的淚更多,誰的淚更苦澀,蓮花就將“為誰”而“死”。那么,誰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測定出來了。這是多么傻氣的話,又是多么天真可愛的話!池中有淚,花亦為之死,其情之深真可“泣鬼神”了。這一構(gòu)思使相思之情形象化,那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將成它可靠的見證。李白詩云:“昔日芙蓉花,今為斷腸草”,可見“芙蓉”對相思的女子,亦有象征意味。這就是形象思維。但不是癡心人兒,諒你想象不到??梢娒辖紝懺娬媸恰皠ツ裤_心”、“掐擢胃腎”,讀者不得不承認(rèn)韓愈的品藻是孟詩之的評了?!皳Q你心,為我心,始知想憶深”(顧夐《訴衷情》)自是透骨情語,孟郊《怨詩》似乎也說著同一個意思,但他沒有以直接的情語出之,而假景語以行。然而“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人間詞話》)。這樣寫來更饒有回味。其藝術(shù)構(gòu)思不但是獨到的,也是成功的。詩的用韻上也很考究,它沒有按通常那樣采用平調(diào),而用了細(xì)微的上聲“紙”韻相葉,這對于表達(dá)低抑深思的感情十分相宜。6.征婦怨良人昨日去,明月又不圓。別時各有淚,零落青樓前。君淚濡羅巾,妾淚滿路塵。羅巾長在手,今得隨妾身。路塵如得風(fēng),得上君車輪。漁陽千里道,近如中門限。中門逾有時,漁陽長在眼。生在綠羅下,不識漁陽道。良人自戍來,夜夜夢中到。7.古別離欲別牽郎衣,郎今到何處?不恨歸來遲,莫向臨邛去!8.古薄命妾不惜十指弦,為君千萬彈。??中侣曋?,坐使故聲殘。棄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歡。將新變故易,持故為新難。青山有蘼蕪,淚葉長不干??樟詈蟠?,采掇幽思蘭。9.古怨別颯颯秋風(fēng)生,愁人怨離別。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別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10.洛橋晚望天津橋下冰初結(jié),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
6,與黃河有關(guān)的古詩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黃河二首》【唐】杜甫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shù),胡人高鼻動成群。
《詠史詩?黃河》【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復(fù)旋,黃河依舊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江上漁者——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fēng)波里。
惠崇春江曉景——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黃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吹沙走浪幾千里,轉(zhuǎn)側(cè)屋閭無處求。
江上——王安石
江北秋陰一半開,曉云含雨卻低徊。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黃河的詩歌——黃河頌
《黃河頌》是《黃河大合唱》其中的一個樂章,它由序曲、主體、尾聲三部分組成。詞作者是光未然,曲作者是冼星海。
從內(nèi)容看,第一節(jié)是朗誦詞,是全詩的序曲部分,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稱呼讀者為“朋友”,開宗明義地說出了要“歌頌黃河”的主題,展示了黃河的偉大堅強。
第二節(jié)是歌詞,是全詩的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文中用一個“望”字來統(tǒng)帥,歌頌了黃河的偉大精神。主體部分是由繪黃河、頌黃河兩部分組成。繪黃河,繪出了黃河的磅礴氣勢,繪出了黃河的英雄氣魄。頌黃河,歌頌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指出了黃河的歷史貢獻(xiàn);歌頌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wèi)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yōu)勢;歌頌黃河流域?qū)拸V,澤被眾生,黃河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勵著中華民族。歌詞中反復(fù)出現(xiàn)“??!黃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是直抒胸臆,二是把“頌”的部分分為三個層次:歌頌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黃河保衛(wèi)了中華民族,黃河還將激勵著中華民族。
最后尾聲部分號召我們學(xué)習(xí)黃河的精神。詩人代表中華兒女發(fā)出向它學(xué)習(xí)的誓言,學(xué)習(xí)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的精神,以此全詩首尾呼應(yīng),渾然一體。
《黃河頌》詩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頌黃河,實際上是歌頌我們的民族,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她旋律激昂,音樂壯闊,氣勢磅礴,熱情深切,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歌頌了黃河氣勢宏偉,歷史源遠(yuǎn)流長。
《黃河頌》,是黃河的頌歌,是時代的頌歌,是中華民族的頌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堅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頌歌。
<黃河大合唱>以黃河為象征,唱出了中華兒女澎湃激昂的心聲,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撼人心的感召力.
<黃河大合唱>作者冼星海,共創(chuàng)作八個樂章
1-----黃河船夫曲
2-----黃河頌
3-----黃河之水天上來
4-----河邊對口曲
5-----黃河怨
6-----黃水謠
7-----保衛(wèi)黃河
8-----怒吼吧黃河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fù)返.
------------------------------------
長河落日圓,暮宿黃河邊.
---------------------------------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1、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2、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李白《將進(jìn)酒》)
4、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5、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張養(yǎng)浩《潼關(guān)懷古》)
6、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jìn)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fù)返.
黃河詩詞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黃河二首》【唐】杜甫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shù),胡人高鼻動成群。
《詠史詩?黃河》【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復(fù)旋,黃河依舊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江上漁者——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fēng)波里。
惠崇春江曉景——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黃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吹沙走浪幾千里,轉(zhuǎn)側(cè)屋閭無處求。
江上——王安石
江北秋陰一半開,曉云含雨卻低徊。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將進(jìn)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qiāng)進(jìn)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zhuàn)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xuè)。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jìng)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jiāng)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詩文解釋】
你難道沒有看見,洶涌奔騰的黃河之水,有如從天上傾瀉而來?它滾滾東去,奔向東海,永遠(yuǎn)不會回還。你難道沒有看見,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發(fā)?早晨還是滿頭青絲,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時,理應(yīng)盡情歡樂,切莫讓金杯空對皎潔的明月。既然老天造就了我這棟梁之材,就一定會有用武之地,即使散盡了千兩黃金,也會重新得到。烹羊宰牛姑且盡情享樂,今日相逢,我們真要干杯三百。岑夫子,丹丘生,請快喝不要停,我為你唱一首歌,請你們側(cè)耳為我細(xì)細(xì)聽。在鐘鼓齊鳴中享受豐美食物的豪華生活并不值得珍貴,但愿永遠(yuǎn)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來那些圣賢無不感到孤獨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陳王曹植過去曾在平樂觀大擺酒宴,即使一斗酒價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暢飲。主人啊,你為什么說錢已經(jīng)不多,快快去買酒來讓我們一起喝個夠。牽來名貴的五花馬,取出價錢昂貴的千金裘,統(tǒng)統(tǒng)用來換美酒,讓我們共同來消融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詩文賞析】
置酒會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懷才不遇」之際,于是乎對酒詩情,揮灑個淋漓盡致。詩人的情感與文思在這一刻如同狂風(fēng)暴雨勢不可擋;又如江河入海一瀉千里。
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個無法挽救的悲劇,能夠解憂的惟有金樽美酒。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表是在感嘆人生易老,里則在感嘆懷才不遇。理想的破滅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詩人無力改變,于是把沖天的激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樂之舉,發(fā)泄不滿,排遣憂愁,反抗現(xiàn)實。
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zhuǎn)喜、轉(zhuǎn)狂放、轉(zhuǎn)激憤、再轉(zhuǎn)狂放,最后歸結(jié)于「萬古愁」,回應(yīng)篇首,如大河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全詩五音繁會,句式長短參差,氣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驚天地、泣鬼神,是詩仙李白的巔峰之作。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xiàn)他的個性,這類詩固然數(shù)長安放還以后所作思想內(nèi)容更為深沉,藝術(shù)表現(xiàn)更為成熟。《將進(jìn)酒》即其代表作。
《將進(jìn)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diào),題目意繹即“勸酒歌”,故古詞有“將進(jìn)酒,乘大白”云。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蕭士赟《分類補注李太白詩》)的名篇,約作于天寶十一載(752),他當(dāng)時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保?。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赟)之際,于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發(fā)抒。
詩篇發(fā)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fēng)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熬灰婞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潁陽去黃河不遠(yuǎn),登高縱目,故借以起興。黃河源遠(yuǎn)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如此壯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窮極,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語帶夸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舒卷往復(fù)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保┧鶝]有的。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范疇的夸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的夸張。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fā)”,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態(tài)宛如畫出。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夸張。于是,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shù)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棄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沈德潛說:“此種格調(diào),太白從心化出”,可見其頗具創(chuàng)造性。此詩兩作“君不見”的呼告(一般樂府詩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闔者,此可謂大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悲感雖然不免,但悲觀卻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dāng)縱情歡樂。五六兩句便是一個逆轉(zhuǎn),由“悲”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詩情漸趨狂放。“人生達(dá)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行樂不可無酒,這就入題。但句中未直寫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對月”的形象語言出之,不特生動,更將飲酒詩意化了;未直寫應(yīng)該痛飲狂歡,而以“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調(diào)?!叭松靡忭毐M歡”,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xiàn)象而已。詩人“得意”過沒有?“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又似乎并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詩人于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jié)贊嘆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簡直象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的。于此,從貌似消極的現(xiàn)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nèi)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本質(zhì)內(nèi)容來。正是“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為什么不為這樣的未來痛飲高歌呢!破費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盡還復(fù)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qū)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詩如其人,想詩人“曩者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萬”(《上安州裴長史書》),是何等豪舉。故此句深蘊在骨子里的豪情,絕非裝腔作勢者可得其萬一。與此氣派相當(dāng),作者描繪了一場盛筵,那決不是“菜要一碟乎,兩碟乎?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而是整頭整頭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決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壯的詩句!
至此,狂放之情趨于高潮,詩的旋律加快。詩人那眼花耳熱的醉態(tài)躍然紙上,恍然使人如聞其高聲勸酒:“岑夫了,丹丘生,將進(jìn)酒,杯莫停!”幾個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詩歌節(jié)奏富于變化,而且寫來逼肖席上聲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對手,不但“忘形到爾汝”,詩人甚而忘卻是在寫詩,筆下之詩似乎還原為生活,他還要“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以下八句就是詩中之歌了。這著想奇之又奇,純系神來之筆。
“鐘鼓饌玉”意即富貴生活(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鐘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詩人以為“不足貴”,并放言“但愿長醉不復(fù)醒”。詩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轉(zhuǎn)而為憤激。這里不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當(dāng)位至卿相,飛黃騰達(dá),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說富貴“不足貴”,乃出于憤慨。以下“古來圣賢皆寂寞”二句亦屬憤語。詩人曾喟嘆“自言管葛竟誰許”,所以說古人“寂寞”,也表現(xiàn)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長醉不醒了。這里,詩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了。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句。古來酒徒歷歷,何以偏舉“陳王”?這與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開,他心目中樹為榜樣的是謝安之類高級人物,而這類人物中,“陳王”與酒聯(lián)系較多。這樣寫便有氣派,與前文極度自信的口吻一貫。再者,“陳王”曹植于丕、睿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的同情。一提“古來圣賢”,二提“陳王”曹植,滿紙不平之氣。此詩開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實全篇飽含一種深廣的憂憤和對自我的信念。詩情所以悲而不傷,悲而能壯,即根源于此。
剛露一點深衷,又回到說酒了,而且看起來酒興更高。以下詩情再入狂放,而且愈來愈狂?!爸魅撕螢檠陨馘X”,既照應(yīng)“千金散盡”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壯語:即便千金散盡,也當(dāng)不惜將出名貴寶物——“五花馬”(毛色作五花紋的良馬)、“千金裘”來換取美酒,圖個一醉方休。這結(jié)尾之妙,不僅在于“呼兒”“與爾”,口氣甚大;而且具有一種作者一時可能覺察不到的將賓作主的任誕情態(tài)。須知詩人不過是被友招飲的客人,此刻他卻高踞一席,氣使頤指,提議典裘當(dāng)馬,幾令人不知誰是“主人”。浪漫色彩極濃??烊丝煺Z,非不拘形跡的豪邁知交斷不能出此。詩情至此狂放至極,令人嗟嘆詠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猶未已,詩已告終,突然又迸出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與開篇之“悲”關(guān)合,而“萬古愁”的含義更其深沉。這“白云從空,隨風(fēng)變滅”的結(jié)尾,顯見詩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觀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筆不辦。
《將進(jìn)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夸張手法不無關(guān)系,比如詩中屢用巨額數(shù)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xiàn)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實深厚的內(nèi)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zhuǎn)樂、轉(zhuǎn)狂放、轉(zhuǎn)憤激、再轉(zhuǎn)狂放、最后結(jié)穴于“萬古愁”,回應(yīng)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非?刻能學(xué),又非率爾可到。通篇以七言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極參差錯綜之致;詩句以散行為主,又以短小的對仗語點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馬,千金裘”),節(jié)奏疾徐盡變,奔放而不流易。《唐詩別裁》謂“讀李詩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遠(yuǎn)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dāng)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悲感雖然不免,但悲觀卻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dāng)縱情歡樂。五六兩句便是一個逆轉(zhuǎn),由“悲”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詩情漸趨狂放?!叭松_(dá)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行樂不可無酒,這就入題。但句中未直寫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對月”的形象語言出之,不特生動,更將飲酒詩意化了;未直寫應(yīng)該痛飲狂歡,而以 “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調(diào)?!叭松靡忭毐M歡”,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xiàn)象而已。詩人“得意”過沒有? “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又似乎并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詩人于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jié)贊嘆的句子?!坝杏谩倍氨亍?,一何自信!簡直象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的。于此,從貌似消極的現(xiàn)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nèi)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本質(zhì)內(nèi)容來。正是“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為什么不為這樣的未來痛飲高歌呢!破費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盡還復(fù)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qū)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詩如其人,想詩人“曩者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萬”(《上安州裴長史書》),是何等豪舉。故此句深蘊在骨子里的豪情,絕非裝腔作勢者可得其萬一。與此氣派相當(dāng),作者描繪了一場盛筵,那決不是“菜要一碟乎,兩碟乎?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而是整頭整頭地“烹羊宰?!保缓壬稀叭俦睕Q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壯的詩句!
7,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意
老朋友西去辭別了黃鶴樓,在鮮花茂盛的三月去了揚州,孤船越走越遠(yuǎn)在藍(lán)天盡頭消失了,只見長江向天際滾滾奔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注釋] 1.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傳說有神仙在此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廣陵:即揚州。 5.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 6.煙花:指艷麗的春景。 7.盡:消失。 8.唯見:只見。 9.天際:天邊。 [簡析]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游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歷來傳頌的名篇,這首詩是李白出蜀壯游期間的作品,寫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 詩的起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緊扣題旨,點明送行的地點及自己與被送者的關(guān)系?!肮嗜恕币辉~說明了兩位詩人的深厚情誼?!包S鶴樓”是天下名勝,是詩人墨客流連聚會之所,又是傳說中仙人乘鶴升天之處。而今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在此道別,更帶有詩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緊承首句,寫送行的時令與被送者要去的地方?!皳P州”是東南都會,自古繁華,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爭艷的季節(jié)。詩人用“煙花”修飾“三月”,不僅傳神地寫出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的陽春特色,也使人聯(lián)想到處在開元盛世的揚州,那花團(tuán)錦簇、繡戶珠簾,繁榮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時間也選擇得恰當(dāng)。李白對友人的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羨?!盁熁ㄈ孪?lián)P州”這清麗明快的詩句,正表達(dá)了詩人內(nèi)心的愉快與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詩人,當(dāng)友人揚帆遠(yuǎn)去的時候,惜別之情油然而生。從《李太白集》里,我們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間有著不少贈答詩。在《贈孟浩然》中,李白寫道:“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笨梢娎畎讓γ虾迫皇嵌嗝淳磁?,兩人的情誼是多么深厚。 詩的第三、四句正是寫李白送別詩友時的惜別深情?!肮路h(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北砻婵磥磉@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著詩人鮮明的形象。“孤帆”絕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fēng)帆,漸去漸遠(yuǎn),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后終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這兩句詩表達(dá)了多么深摯的友情,然而在詩句中卻找不到“友情”這個字眼。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無窮。 另外在詩歌的用韻上,詩人也頗具匠心地選擇了“樓”“州”“流”三個聲調(diào)悠揚的韻腳,吟誦起來余音裊裊。這與孤帆遠(yuǎn)去、江流天際的景象以及詩人目送神馳、情意綿綿的神態(tài)十分吻合。再加上語言清麗自然,意境雄渾開闊,這首詩真是令人越讀越愛,百讀不厭,無怪乎千古傳頌。 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品評李太白七絕的藝術(shù)特色時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使人神遠(yuǎn),太白有焉?!崩钐椎钠呓^在詩壇上的確是獨步了。 第一句的意思是: 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由黃鶴樓出發(fā)到揚州去. 第二句的意思是: 我速(SU)立江邊,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遠(yuǎn),漸漸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見,浩浩蕩蕩的江水流向天際. 知道了吧?!
“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jīng)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guān)的富于詩意的生活內(nèi)容。而黃鶴樓本身,又是傳說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揚州,又構(gòu)成一種聯(lián)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別環(huán)境中那種詩的氣氛涂抹得尤為濃郁。煙花,指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給讀者的感覺絕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煙景。煙花在揚州的另一種解釋為柳絮。三月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游,又正是煙花之地?!盁熁ㄈ隆?,不僅再現(xiàn)了那暮春時節(jié)、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yōu)美,文字綺麗,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痹姷暮髢删淇雌饋硭坪跏菍懢?,但在寫景中包含著一個充滿詩意的細(xì)節(jié)?!肮路h(yuǎn)影碧空盡”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jīng)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yuǎn)去的風(fēng)帆。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jīng)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yuǎn)遠(yuǎn)的水天交接之處。 “唯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誰又能說是單純寫景呢?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體現(xiàn)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嗎?詩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滾滾東去的一江春水嗎?總之,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fēng)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著一片向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景色,將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將目送孤帆遠(yuǎn)影的細(xì)節(jié),極為傳神地表現(xiàn)出來。
《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g文: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頻頻揮手,一起在那告別了黃鶴樓,他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將去揚州遠(yuǎn)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yuǎn)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長江浩浩蕩蕩地向著天邊奔流?! ↑S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廣陵即揚州。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輕的李白從四川出峽,在湖北安陸住了十年,認(rèn)識了隱居在襄陽鹿門山的孟浩然。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稱賞的詩界名士,曾有“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的增詩稱譽之,故詩中稱之為“故人”。
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譯文: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頻頻揮手,一起在那告別了黃鶴樓,他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將去揚州遠(yuǎn)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yuǎn)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長江浩浩蕩蕩地向著天邊奔流。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廣陵即揚州。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輕的李白從四川出峽,在湖北安陸住了十年,認(rèn)識了隱居在襄陽鹿門山的孟浩然。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稱賞的詩界名士,曾有“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的增詩稱譽之,故詩中稱之為“故人”。
老朋友在西面的黃鶴樓與我辭別,在三月份煙霧迷漫、繁花似錦的春天去揚州.孤船的帆影漸漸遠(yuǎn)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長江浩浩蕩蕩地向天邊流去.名句賞析——“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這首詩前兩句敘述友人順江東下?lián)P州的情形,“煙花”兩字點染出柳如煙、花似錦的一派春光,詩人送別朋友時的惆悵情緒淡淡寺流露了出來.后兩句著意描寫友人“西辭”,一片孤帆,伴著詩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連的遠(yuǎn)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盡頭,詩人卻仍佇立樓頭,凝眸遠(yuǎn)望,不愿離去.詩中沒一個說到離愁別思,但字里行間卻分明流露出朋友遠(yuǎn)去的惆悵與留戀.在詩人筆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動人的景物描繪之中,情與景達(dá)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賞析一: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游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歷來傳頌的名篇,這首詩是李白出蜀壯游期間的作品,寫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詩的起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緊扣題旨,點明送行的地點及自己與被送者的關(guān)系.“故人”一詞說明了兩位詩人的深厚情誼.“黃鶴樓”是天下名勝,是詩人墨客流連聚會之所,又是傳說中仙人乘鶴升天之處.而今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在此道別,更帶有詩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緊承首句,寫送行的時令與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揚州”是東南都會,自古繁華,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爭艷的季節(jié).詩人用“煙花”修飾“三月”,不僅傳神地寫出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的陽春特色*,也使人聯(lián)想到處在開元盛世的揚州,那花團(tuán)錦簇、繡戶珠簾,繁榮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時間也選擇得恰當(dāng).李白對友人的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羨.“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這清麗明快的詩句,正表達(dá)了詩人內(nèi)心的愉快與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詩人,當(dāng)友人揚帆遠(yuǎn)去的時候,惜別之情油然而生.從《李太白集》里,我們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間有著不少贈答詩.在《贈孟浩然》中,李白寫道:“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可見李白對孟浩然是多么敬佩,兩人的情誼是多么深厚.詩的第三、四句正是寫李白送別詩友時的惜別深情.“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面看來這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著詩人鮮明的形象.“孤帆”絕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fēng)帆,漸去漸遠(yuǎn),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后終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這兩句詩表達(dá)了多么深摯的友情,然而在詩句中卻找不到“友情”這個字眼.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無窮.另外在詩歌的用韻上,詩人也頗具匠心地選擇了“樓”“州”“流”三個聲調(diào)悠揚的韻腳,吟誦起來余音裊裊.這與孤帆遠(yuǎn)去、江流天際的景象以及詩人目送神馳、情意綿綿的神態(tài)十分吻合.再加上語言清麗自然,意境雄渾開闊,這首詩真是令人越讀越愛,百讀不厭,無怪乎千古傳頌.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品評李太白七絕的藝術(shù)特色*時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使人神遠(yuǎn),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絕在詩壇上的確是獨步了.(鄭伯殷)賞析二:這首送別詩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于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這首詩,可以說是表現(xiàn)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fēng)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jié)、繁華的地區(qū)相聯(lián)系,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的向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dāng)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里的世界,還幾乎象黃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jīng)詩名滿天下.他給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間,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贈孟浩然》詩中說:“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再說這次離別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jié)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候,從黃鶴樓到揚州,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而揚州呢?更是當(dāng)時整個東南地區(qū)最繁華的都會.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游覽的人,所以這次離別完全是在很濃郁的暢想曲和抒情詩的氣氛里進(jìn)行的.李白心里沒有什么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rèn)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他向往揚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就跟著飛翔,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隨著江水蕩漾.“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乃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jīng)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guān)的富于詩意的生活內(nèi)容.而黃鶴樓本身呢?又是傳說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揚州,又構(gòu)成一種聯(lián)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在“三月”上加 “煙花”二字,把送別環(huán)境中那種詩的氣氛涂抹得尤為濃郁.煙花者,煙霧迷蒙,繁花似錦也.給人的感覺決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煙景.三月,固然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游,又何嘗不是煙花之地呢?“煙花三月”,不僅再現(xiàn)了那暮春時節(jié)、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yōu)美,文字綺麗,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詩的后兩句看起來似乎是寫景,但在寫景中包含著一個充滿詩意的細(xì)節(jié).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jīng)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yuǎn)去的風(fēng)帆.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jīng)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yuǎn)遠(yuǎn)的水天交接之處.“唯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誰又能說是單純寫景呢?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體現(xiàn)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嗎?詩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東去的一江春水嗎?總之,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fēng)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著一片向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用目送孤帆遠(yuǎn)影的細(xì)節(jié),極為傳神地表現(xiàn)出來了.(余恕誠)賞析三:這首詩是李白初居安陸時所作.出川未久,剛剛結(jié)束江南吳越之游的李白,這時結(jié)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兩人一見如故,在送孟浩然東下?lián)P州時,李白揮筆寫下了這首傳涌千古的杰作.形勢動、意境闊大是此詩最突出的特點.黃鶴樓在江夏,與廣陵(今江蘇揚州)相距數(shù)百里,詩人舉重若輕,將楚地吳天盡收于短短的四句詩中.首句說友人孟浩然辭別黃鶴樓開始東行,次句描寫陽春三月,友人一路江行的旖旎風(fēng)光.后兩句寫隱沒于碧空盡頭的孤帆和與天相接的江流,則象一條無形的纖繩,縮短了黃鶴樓與揚州在讀者心中的距離,使詩作描繪和包容了廣闊無垠的空間.此詩每句分別各用一個動詞:“辭”、“下”、“盡”、“流”,從不同角度(行者與相送者)表現(xiàn)了時間上的順承關(guān)系,給人以流動之感,加上動詞自身給詩句帶來的動勢,使全詩雄渾壯闊,.呈現(xiàn)出一種幽深高遠(yuǎn)的意境.這首送別詩之所以能寫得如此雄渾壯闊,幽深高遠(yuǎn),除詩人的才賦外,還有其客觀上的原因.唐代黃鶴樓處于武昌西黃鶴磯上(今武漢長江大橋武昌橋頭),踞山臨江,得形勢之要,登樓八面來風(fēng),憑欄可極目千里,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登臨送客,足可壯人襟懷,此其一.李白的江南之游結(jié)束未久,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或許即有他自身的經(jīng)歷和感受,這時友人繼之而下吳越、之廣陵,自然會在喚起他關(guān)于廣陵的種種記憶,因吳越江山在胸.使詩人的詩才橫貫吳楚,所以能、表現(xiàn)出氣象萬千的景象,此其二李白二十歲后遍游蜀中名山,二十五歲又“仗劍去國,辭親遠(yuǎn)游”,足跡幾遍中國東南,江漢平原的遼遠(yuǎn)壯闊,江南山水的纖巧秀麗與巴山蜀水的峻峭清雄形成鮮明的對照.看慣蜀中山水的李白,自然會對雄渾廣闊的自然景色*有其敏銳的感受和準(zhǔn)確的把握,此其三.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時,風(fēng)華正茂,對前途充滿信心和希望.因此才能把這首詩寫得神采飛揚.同在江夏、同是送別,他晚年所寫的一首《江夏別宋之悌》便顯得異常凄婉.這首詩寫道: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fēng).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歷盡坎坷的李白,再也沒有“仰天大笑出門去”的神采,送別詩也一改舊時風(fēng)貌,可見心境與詩境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此其四.情意深摯,是這首送別詩的第二個特點.宋方回論李白詩曾說:“最于贈答篇,肺腑見情愫”(《雜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的情驚主要表現(xiàn)在后兩句.這里詩人從自己一方落筆,表現(xiàn)出對友人的一片深情.“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有本作“孤帆遠(yuǎn)影碧山盡”,或“孤帆遠(yuǎn)映碧山盡”.但從抒發(fā)感情的角度說,還是通行本的文字最為貼切.可以想見:李白目送友人的一片孤帆漸行漸遠(yuǎn),直到消失在碧水藍(lán)天的盡頭,然而李白仍向友人消逝的方向眺望著,在那天水相接處,只有江水在不斷地東流.詩人似乎渴望東流的江水也載著他的深情,伴隨著友人而去.“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的妙處,在于拉開了詩人與孤帆的距離,在詩人的極目遠(yuǎn)眺中,充分表現(xiàn)出詩人的惜別之情.而“孤帆遠(yuǎn)影碧山盡”,以山做參照物,詩人與孤帆的距離便受到限定.若把“遠(yuǎn)影”改作“遠(yuǎn)映”,更將船行的情景坐實,限制了讀者的想象和心理感受.李白在另一首題為《送別》的詩中曾寫過這樣類似的詩句:“云帆望遠(yuǎn)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雖詩語較“孤帆”兩句更為質(zhì)樸,情緒也較低沉,但以此為注腳,正可體會李白的思維方式與抒情方式,玩味到“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的底韻.李白這首送別詩的意境,常為后代其他藝術(shù)形式尤其是電影藝術(shù)所借鑒,許多江邊送別的場面,都設(shè)計了征帆愈行愈遠(yuǎn),相送者愈登愈高,最后登上山頂?shù)乃托腥丝諏鞯溺R頭.由此亦可見這首詩藝術(shù)生命力之強盛.明方孝孺《吊李白詩》云:“詩成不管鬼神泣,筆下自有煙云飛.”以此來括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送別詩的神韻,也是很合適的.(宋紅)賞析四: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dāng)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里的世界,使可愛、美麗的.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jīng)詩名滿天下,他給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間,自由而愉快.這次離別是在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jié)是煙花三月,春意正濃,芬芳馥郁的時候,從黃鶴樓到揚州,一路都是繁花似錦,揚州更是當(dāng)時整個東南地區(qū)最繁華的都會.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游覽的人,所以這次離別充滿了濃郁的暢想和快樂的向往,李白的心里沒有什么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rèn)為孟浩然的這次旅行是愉快輕松的,他向往揚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跟著飛翔,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隨著江水蕩漾.“故人西辭黃鶴樓”,點明送別地點,“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是送別時間,陽春三月,到處是看不盡的繁華春景.“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寫景中包含著一個充滿詩意深情的細(xì)節(jié).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jīng)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yuǎn)去的風(fēng)帆.一直看到帆影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jīng)消失了,李白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yuǎn)遠(yuǎn)的水天交接之處.“唯見長江天際流”,不僅是眼見之景,還包含了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和對揚州繁華的向往.作者采用間接抒情手法,寓深情于眼前所見之景,不言情而情自溢.賞析五:這是一首送別詩.孟浩然從湖北到廣陵去,李白在黃鶴樓給他送行,作了這首詩時間應(yīng)當(dāng)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李白從27歲到35歲的將近十年之間,雖然也到處漫游,但卻比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陸境外,這時,他認(rèn)識了當(dāng)時著名的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歲,本是襄陽(今屬湖北?。┤?隱居鹿山門,常在吳、越、湘、閩等地漫游.這時他正想出游吳、越一帶,兩位大詩人在黃鶴樓分別,留下著名詩篇.詩題中“之廣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詩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別黃鶴樓向東遠(yuǎn)行了.因為黃鶴樓在廣陵之西,所以說西辭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東面了,接著第二句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揚州既廣陵,由武漢乘船到揚州是由長江下行所以說“下?lián)P州”.這句說孟浩然在陽春三月的時節(jié)去,那景如煙花的揚州.揚州本來就以風(fēng)景美麗而著稱,特別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艷麗,所以李白用煙花來形容孟浩然即將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對此行的羨慕之意.以上兩句寫送別情況,還沒有寫離別之情.第三四句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留.“,寫作者送走了好友,獨自在黃鶴樓遙望風(fēng)帆遠(yuǎn)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載著過人東去的船,漸行漸遠(yuǎn),終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夠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絕的長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隨著視線遠(yuǎn)去,直望到船兒都已經(jīng)在碧空中消失.他還佇立著凝望天邊的長江流水,可見他對好友的惜別之情了.這種離別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間,是不會如此深刻的.而寫離別之情的手法,也只取離別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并不直接抒寫感情,卻越發(fā)使人體會到真味情切.著首詩中的第三句,在宋朝人編的《萬首唐人絕句》中寫成“孤帆遠(yuǎn)影碧山盡”,在陸游的《入蜀記》中,則寫成“孤帆遠(yuǎn)映碧山盡”,并且竭力稱贊他描寫入微.此后不同的版本往往就出現(xiàn)不同的寫法,不過無論是何者,都不失為絕佳詩句.作者介紹:李白一生經(jīng)歷可分為四個時期.李白少年時代的學(xué)習(xí)范圍很廣泛,除儒家經(jīng)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并“好劍術(shù)”.相信道教,有超脫塵俗的思想;同時又有建功立業(yè)的政治抱負(fù).他青少年時期在蜀地所寫詩歌,留存很少,但已顯示出突出的才華.李白約在二十五、六歲時出蜀東游.在此后10年內(nèi),漫游了長江、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地方,開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長安,爭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歸.天寶元年(742),他被玄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作為文學(xué)侍從之臣,參加草擬文件等工作.不滿兩年,即被迫辭官離京.此時期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趨于成熟.此后11年內(nèi),繼續(xù)在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地區(qū)漫游,“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他仍然關(guān)心國事,希望重獲朝廷任用.天寶三載,李白在洛陽與杜甫認(rèn)識,結(jié)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會面.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fā),李白正在宣城(今屬安徽)、廬山一帶隱居.次年十二月他懷著消滅叛亂、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志愿應(yīng)邀入永王李璘幕府.永王觸怒肅宗被殺后,李白也因此獲罪,被下潯陽(今江西九江)獄,不久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途中遇赦得歸,時已59歲.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帶.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大軍出鎮(zhèn)臨淮,討伐安史叛軍,還北上準(zhǔn)備從軍殺敵,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本家叔叔當(dāng)涂(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冰的寓所凄然死去